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生動講述紅色故事

張 楊

2022年06月15日09:0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生動講述紅色故事

  在我國的廣袤大地上,紅色文化資源星羅棋布。每一段歷史、每一位英雄、每一種精神、每一件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鑄就的偉大精神,共同匯聚成共和國的紅色血脈。

  班永吉的《行悟初心》(東方出版社2022年3月)是作者第7部“心”字系列的散文專集。這本“初心”與其它6本書名中的關鍵詞——“心路”“心情”“心旅”“心海”“真心”“心地”一道繪就了作者感銘時代的鮮明印記。

  《行悟初心》收入了班永吉近60篇散文作品。作者曾有20年軍齡,他每到一處紅色文化的舊址或紀念館,總是習慣性地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思,借此回望歷史、緬懷先輩、砥礪初心,並希望以文學的方式表達對革命傳統和精神譜系的尊崇。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近年來在對黨史、國史、軍史遺址的尋訪中,收獲的見聞與感悟。作者傾心與歷史人物對話,讓人物、事件與時代背景鮮活地鋪展在讀者面前,文章的畫面感、感染力都很強。書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讀者都很熟悉,革命先輩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盛世繁華。我們雖處和平年代,但最不能忘記的依舊是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輩、人民英雄和時代歌者。我們永遠緬懷那些甘願為真理而獻身的人,他們為了信仰,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他們用生命向往著偉大和崇高。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敬仰。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閱讀《行悟初心》,你可以深切感悟到“他們信仰的理想正在實現,他們開創的事業正在繼續,他們書寫的歷史必將由我們繼續書寫下去。”從《瞿秋白——“永久的青年”》一文中,我們讀到了瞿秋白烈士所言“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領略到“永久的青年”所飽含的告誡:信仰不是生來鑄就﹔從《不能忘卻的緬懷》一文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方志敏烈士寫下的那段話——“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這麼光榮的一天,決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我們可以這樣相信的,朋友!”“這麼光榮的一天”如今業已變為現實﹔從《毛澤東首訪蘇聯》一文中,我們可以讀到打開新中國外交局面之艱難不易。經過70多年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比對今昔,我們更應該為正在“強起來”的祖國而踔厲奮發﹔從《致敬,新青年》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21世紀的新青年與“青年革命先輩們”的心靈對話。今天的新青年向百年前作為“新青年”的革命先烈訴說著今日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幸福,期許著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多麼希望他們也都能看見……書中的故事,飽含著作者心中流淌著的希冀與願景。“強國有我”的這一代熱血青年,將會懷抱初心,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作者在這本書的后記中寫道: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的“作品”。孩子總歸是自己的好。但孩子身上的不足一定要看得到,不能嬌慣溺愛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必須使他得到各種養分和鍛煉。

  未來屬於青年。作者用力、用情吶喊:讓我們的后代們走進歷史、觸摸歷史、感悟歷史、勿忘歷史,感知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如今新生活來之不易,將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與光明宏大的未來連通起來,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書寫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人生的無悔華章。

  “作者善於講紅色故事,講得生動、真實、有感染力。在記錄歷史的同時觀照現實,在涵養心靈的同時面向未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如此評價這本散文集。神州今日看奮起,擎旗定有后來人。或許,這就是作者寫作《行悟初心》這本書的用意所在吧。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