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德 胡廣喜
2022年06月13日08:23 來源:學習時報
1948年6月至7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部隊及晉綏軍區部隊一部在徐向前指揮下,向國民黨軍隊發起晉中戰役,以少勝多、以弱戰強、以攻克守,大量殲滅閻錫山軍隊的有生力量,形成合圍中心城市太原的有利態勢,奠定了山西全境解放的基礎,被中央軍委和毛澤東贊譽為“對整個戰局幫助極大”,成為我軍戰史上靈活用兵、機動殲敵的典型戰例。
保衛麥收、斷敵糧秣,蓄泰山壓頂之力
經過人民解放軍近半年連續作戰,到1948年5月,閻錫山控制的山西地盤僅剩晉北孤城大同和以太原為中心的晉中地區,其反動統治已難逃土崩瓦解、分崩離析的宿命。由於晉中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閻錫山軍隊的重要糧食給養供應基地。時值5月夏糧收獲季節,為了確保糧秣供應,閻錫山制定了搶糧守城計劃,意圖搶在我軍之前掠奪晉中人民勞動果實,為其苟延殘喘提供支持。作為晉中戰役總指揮的徐向前,深刻洞穿了閻錫山搶糧守城詭計,決定以“保衛麥收”為口號,深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軍參戰,北上晉中,主動出擊,殲敵保糧,徹底打碎閻錫山的如意算盤,使國民黨軍隊陷於不戰自亂的困境。
華北地區人民解放軍部隊遵照中央軍委部署,以第1兵團第8、第13縱隊,太岳軍區部隊,北岳、太行軍區部隊各一部,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部隊一部,總計近50個團6萬余人,由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徐向前統一指揮,發起了保衛晉中夏糧豐收、殲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創造合圍奪取太原有利態勢的晉中戰役。
兵貴神速、出其不意,顯雷霆出擊之威
人民解放軍接連攻克運城、臨汾后,晉南地區實現解放,國民黨閻錫山統治范圍僅限於晉中地區。閻錫山一方面將大部分兵力散置於榆次至靈石鐵路和太原至孝義公路沿線各防守據點,另一方面以其精銳中堅力量“親訓師”“親訓炮兵團”為骨干組成“閃擊兵團”,伺機進行機動作戰,妄圖憑借同蒲鐵路忻縣(今忻州)至靈石段為支撐,依托晉中地區交通要道與主要據點,阻止我軍合圍太原解放山西。
針對閻錫山搶糧守城計劃,徐向前部署兵力首先打擊敵搶糧軍隊。6月11日,呂梁軍區部隊主動出擊,殲滅了在汾陽、孝義等地下鄉搶糧的閻錫山軍隊,並攻佔了仁岩等地﹔6月12日,太岳軍區部隊攻佔靈石,進一步打擊了敵軍囂張氣焰。閻錫山獲悉搶糧部隊被殲,惱羞成怒,急令其“閃擊兵團”出動,妄圖合圍解放軍部隊於高陽鎮地區,在遭到我軍部隊英勇阻擊后,雙方形成對峙局面。
徐向前見“閃擊兵團”已成功調出,於是命令第1兵團第8、第13縱隊向平遙、介休間鐵路線運動,阻斷“閃擊兵團”撤退后路,並安排北岳、太行軍區部隊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部隊分別攻擊榆次至太谷間與太原至忻縣間(今忻州)鐵路,堅決阻擊太原方向援軍,為徹底殲滅“閃擊兵團”提供保障。敵“閃擊兵團”發現我軍合圍聚殲意圖后,立即連夜回撤,於6月21日撤退至張蘭鎮地區,隨即遭到我軍第8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猛烈攻擊,激戰3小時,大部被殲,余部退入張蘭鎮,於6月24日與敵暫編第45師新兵團一起被太岳軍區部隊消滅,僅有些許殘余撤回平遙。與此同時,按照徐向前統一部署,呂梁軍區部隊和第13縱隊相機殲滅了閻錫山第70、第71和暫編第37師各一部,沉重打擊了其有生力量,徹底粉碎了敵軍搶糧守城計劃。
靈活機動、創設戰場,造瓮中捉鱉之勢
人民解放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地迅猛殲滅了“閃擊兵團”,讓閻錫山十分震驚、惶恐不安,急忙調派其野戰軍中將總司令趙承綬趕赴南線指揮作戰,准備在祁縣、平遙間與解放軍展開決戰。根據敵情變化,徐向前靈活用兵,利用閻錫山軍隊倚仗自身裝備強、火力猛、機動快的狂妄心理,一反常規,隻留下小部隊偽裝成解放軍主力在祁縣地區與敵周旋,真正主力則於6月29日揮師北上,直搗晉中腹地,並選擇寬闊平坦的榆次、太谷、徐溝間預設戰場,吸引調動國民黨軍隊趙承綬部進入我軍包圍圈。
7月3日,徐向前命令部隊全力破擊榆次、太谷間鐵路,迅速攻佔北陽、東陽車站,徹底切斷趙承綬部后路。趙承綬覺察我軍斷其后路后,命令第71師、暫編第46師和暫編第10總隊猛攻解放軍阻擊陣地,企圖打通北撤道路。解放軍部隊英勇激戰,在敵人飛機大炮輪番進攻下,死死封住敵人退路,將趙承綬部全部攔阻在太谷及其附近地區。趙承綬見回撤無望,隨即下令部隊由榆次、徐溝間向北突圍逃竄,妄圖逃出我軍包圍圈,而其選擇方向正是我軍提前預設戰場,隻待敵軍進入即可形成關門打狗、瓮中捉鱉之勢。
7月7日,解放軍第13縱隊與第8縱隊一部分路追擊,切斷通向徐溝的道路﹔北岳、太行軍區及太岳軍區部隊向西猛插,截斷通向榆次的道路﹔第8縱隊主力星夜兼程趕到太谷以北地區﹔呂梁軍區部隊按照部署進至榆次西南永康地區。至此,我軍已完全對敵形成了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戰場部署。經過一番激戰,敵趙承綬部全被壓縮在大常、小常等村鎮東西約10公裡、南北不足5公裡的狹長地域。為突破我軍包圍圈,7月8日,趙承綬集結部隊分路突擊,向榆次、徐溝方向展開猛烈攻擊,遭到我軍英勇頑強阻擊后始終難以脫身。解放軍各部隊集中火力,向圍困之敵發起猛烈攻擊,戰至7月16日,生俘趙承綬,將包圍之敵全部消滅。在我軍強大攻勢下,敵晉中地區各部倉皇逃竄,紛紛回撤太原,以求抱團自保。我軍則乘勝追擊、接連作戰,陸續將晉中之敵一一消滅,兵鋒直抵太原城下,達成了對太原的合圍,取得了晉中戰役的最終勝利。
晉中戰役前后共40天,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第1兵團等部隊靈活機動創造戰機、打破常規預設戰場、英勇頑強敢於戰斗,以6萬余人的兵力殲滅國民黨閻錫山部10萬余人,勝利實現了保護人民群眾勞動果實、殲敵大量有生力量合圍太原、加快推動山西全境解放的戰役目標和戰略部署,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