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河湖展新顏  清水潤民心(譜寫新篇章)

本報記者  王  浩  李曉晴

2022年06月09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堅決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喝上南水北調水,水垢少了,口感更好。”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陳二村村民馬同軍感慨。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7年多,汩汩清水潤北方,讓超1.4億人喝上放心水。

治國必先治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水利部堅持推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強化體制機制法治管理等6條水利高質量發展實施路徑,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江河湖泊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堅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強河湖生態修復,實施河湖水系整治,完善治理體系,清理整治侵佔河湖突出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我國江河湖泊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得到不斷滿足。

——系統治水,越來越多的河湖水清岸綠。

碧水蜿蜒,綠帶交織。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長江岸線變成百姓親江親水親綠的風景線。“這裡風景如畫,我的婚紗照就是在岸邊拍的。”市民王芙說。退捕上岸、拆除碼頭、還岸於江,當地採取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全力守護長江。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江河展新顏。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岸線利用項目排查整治騰退岸線162千米,黃河實現連續22年不斷流,珠江流域等水質持續為優,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數據顯示,2021年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好於年度目標1.4個百分點。

——從嚴護水,影響河湖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淮河豫皖省界段發現非法小碼頭。”接到舉報線索后,淮河水利委員會河湖管理處河湖管理科科長吳瓊立即核實督辦,“交界處從‘三不管’變成‘強力管’,3天內拆除亂建碼頭,岸線得到恢復。”近5年來淮河流域近8000個“四亂”問題完成整改銷號,建成1000多個幸福河湖。

劃定紅線強監管,水利部明確120萬公裡河流、1955個湖泊的管控邊界。重拳出擊治亂象,全國累計清理整治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河湖“四亂”問題19.4萬個。

——制度管水,百萬河湖長守水盡責。

“巡河要腿勤眼尖手快,水裡有沒有漂浮物,岸上有沒有垃圾雜物,犄角旮旯都不能放過。”江西省安福縣錢山鄉鄉級河長曾惠亮每周定期巡河。全縣322名縣鄉村河長上崗,目前縣域內地表水水功能區、界河交接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水。

河長制帶來河長治。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建立,31個省份設立黨政雙總河長,省市縣鄉設立四級河湖長30多萬名,各地因地制宜設立村級河湖長90多萬名。2018年以來,省市縣鄉級河湖長年均巡查河湖約700萬人次。

水安全保障更加牢固,國家水網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強節水、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前提下,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我國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居世界前列,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江河防洪、城鄉供水、農田灌溉等水利基礎設施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加牢固的水安全保障。

防洪減災體系更加完善,保江河安瀾。

大壩高聳,護佑大江。4月25日,廣西大藤峽工程具備全線擋水條件。“工程防洪庫容達15億立方米,相當於100多個西湖水量,可充分發揮攔蓄削峰作用。”大藤峽公司董事長吳小龍介紹。

水利工程為保障江河安瀾增添底氣。目前全國建成各類水庫9.8萬多座,堤防長度43萬公裡,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1萬公裡。七大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為骨干的防洪工程體系,預警監測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具備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

跨區域跨流域調配能力不斷增強,保供水安全。

“洮河水流到旱塬上,自來水通到院子裡,不再為吃水犯難了。”甘肅省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民王維琪夸贊。

引洮河水,解渴隴中。作為甘肅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工程自通水以來,年供水量由2015年的0.44億立方米提升至2021年的1.67億立方米,全省約1/4人口受益。

南水北調、引江濟淮、珠三角水資源配置……一個個重大引調水工程,有效促進水資源跨流域、跨區域調配。目前全國年調水規模達640億立方米,有力緩解了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問題。

農田灌溉設施加快升級,保糧食安全。

“灌區開足馬力放水,晚播麥喝上‘及時水’,豐收底氣足了。”河北省成安縣北鄉義鄉路固村楊寶麗用上漳滏河灌區的水。灌區累計改善灌溉面積201萬畝,糧食平均畝產由2000年的350公斤提高到530多公斤。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經過多年努力,全國已建成大中型灌區7000多處。大中型灌區已成為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主陣地,糧食單產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一半。

建設主骨架、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國家水網不斷織密,我國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不斷增強。

水支撐能力不斷夯實,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水是生存之本,也是生態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用水需求變化,提升水資源供給的保障標准、保障能力、保障質量,不斷夯實水支撐能力。

有了幸福水,群眾獲得感滿滿。

“過去盼水來,如今有了自來水,啥時候想用啥時候有,日子越過越好。”一根水管,改變了青海省貴德縣干果羊村村民吉太扎西的生活。貴德縣實施56項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8.5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瞄准群眾民生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解決了2.81億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2.7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以鞏固提升,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1095萬人告別了高氟水、苦咸水。2021年,根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求,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提升了4263萬農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加強水源保護,劃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農村飲用水水質不斷提升。

用上節約水,高質量發展上台階。

“廢水達標后,用於地面沖洗、保潔,一水多用,讓用水量從2017年的976.38萬立方米減少到2021年的278.62萬立方米,少繳水資源稅613.27萬元。”河南省許昌龍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王俊峰介紹。

各地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2021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51.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分別比2015年下降32.1%和43.9%。

護好生態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河底清淤、河道清障,岸線綠化,一套組合拳守護河湖健康。”山東省夏津縣水利局副局長時繼旺介紹,全縣383.2公裡的各級河道設置河管員83名,重點治理各類涉河湖問題72項,水環境治理成效不斷提升。

2021年,水利部門治理農村河道3800多公裡、湖塘1300多個,受益村庄3300多個,農村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邁上新征程,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9日 06 版)

(責編:彭靜、王欲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