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杭州拱墅區多措並舉補齊“幼有所育”短板

服務更精心  家長更放心(有溫度的舉措  暖民心的行動)

本報記者  竇  皓

2022年06月07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結合線上平台,提供多樣化的普惠服務,積極探索嬰幼兒照護新模式,不斷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逐步構建群眾家門口的“幼有所育優質服務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多渠道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近年來,各地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網絡正越織越密,更多人正享受到幼有善育的便利。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作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點,近年來積極探索嬰幼兒照護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家門口的托育園,到養育照護一網通辦,再到多樣化的普惠服務,“幼有所育優質服務圈”正在逐步形成。

托育中心

就在身邊

下午5點,家住拱墅區和睦新村的吾嘯丹忙完手頭的工作,來到家對面的托育中心,准備接兩歲多的女兒小丸子回家。

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體能游戲、繪本閱讀……進門處公告欄上貼著一周的活動計劃表。托育中心裡,嬰幼兒活動區、備餐區、盥洗區、休息區一應俱全,各式玩偶、積木和圖書整齊擺放在小方桌上,樓頂還有一大片室外活動空間。

小丸子正在和老師做“捏攏放開”的手指游戲,旁邊牆面上貼著她的新作——用碎紙片拼貼出來的菠蘿圖案。看到爸爸來接她回家,小丸子立馬扑到了吾嘯丹懷裡。

“在托育中心接受教育后,她現在不僅表達能力大大提升,也更懂禮貌了,還改掉了哭鬧的毛病。”吾嘯丹說。

吾嘯丹和妻子開著一家網店,早上7點半就開始工作,一直忙活到晚上。由於妻子要更多照顧網店生意,帶孩子的任務便落到了爸爸吾嘯丹的肩上。“孩子小,工作又忙,以前放在身邊的時候,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經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吾嘯丹說。

為解決這樣的教育難題,拱墅區出台政策,讓有資質的第三方運營普惠性托育機構,把托育中心建到群眾家門口。目前轄區內有21家普惠性托育機構,基本實現各街道全覆蓋。

“每個月不到3000元,價格實惠,老師們也都很專業。”原本給孩子選擇半日托的吾嘯丹,一個月后就改成了全日托。

托育中心去年5月開始運行,政府不僅將房租全免,還會根據托育機構孩子的數量給予托育補助。此外,針對硬件設施、人員培訓也有相應補助,最大程度降低機構運營成本。“目前這裡有60多個托位,滿足小區需求的同時,附近的孩子也可以來。”托育中心總園長翟娟介紹。

“下一步打算把二寶也送過來。”吾嘯丹有了新計劃。

養育照護

一鍵通達

“不僅方便快捷,而且足不出戶。”說起入托,吾嘯丹在手機上便完成了從“找機構”到“進機構”的全流程。

從“浙裡辦”APP登錄“養育照護一鍵通”,就可以根據位置信息查找附近的普惠性托育機構,還可以顯示機構介紹和備案信息。“當時看到小區旁邊就有一個,心裡還有點疑慮。”預約參觀了這個離家不過百米的托育中心之后,吾嘯丹放了心,不久就把女兒送了過來。

入托體檢報告下載、入園手續辦理、健康檔案填寫……不用跑東跑西,也不用准備一大堆材料,這些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不光是家長端,托育機構從業人員的體檢預約、課程培訓等日常需求也被納入進來,實現了線上通達。

這些只是拱墅區“浙有善育”智慧監管平台的一部分,除了“養育照護一鍵通”上的育兒指導、養育活動、保健托育、體檢預約、公益與培訓等服務模塊外,監管平台還有輔助決策、機構監管、健康管理等內容。“在這個聚合平台上,還可以瀏覽育兒課程,查看孩子的健康成長記錄,報名參加線下養育照護培訓。”拱墅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郭巧珍說。

晨檢正常、早點種類豐富、上午活動非常專注……打開手機,吾嘯丹就能看到托育中心每天的食譜和女兒的即時情況。“今天吃得怎麼樣、睡得好不好都能看到。”吾嘯丹很滿意。此外,小丸子的身高體重、體檢結果等每個月齡的成長發育動態在手機裡也一目了然,同時還附有專家的養育指導評價。

同時,“浙有善育”平台也成了拱墅區監管部門的重要平台。全區嬰幼兒分布圖、托育機構熱圖、街道托位覆蓋圖等指標量化圖譜……平台在匯集衛生健康、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9個部門16.7萬條數據的基礎上,對全區托育機構開展全程全方位監測並納入年終績效評價。“通過數據分析判斷各區塊供需關系,實現托育資源優化配置,為我們打造15分鐘幼有所育優質服務圈提供決策依據。”拱墅區衛健局局長章菱說。

截至目前,該應用已有1.5萬多名家長注冊使用,入駐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166家,服務嬰幼兒約5.8萬人次,閱讀瀏覽量約82萬人次。

多樣服務

觸手可及

距離托育中心不遠處,最近新建了一個社區嬰幼兒成長驛站。

相比於托育中心,成長驛站更像是一個公共照護與陪伴場所。滑梯、積木、繪本一應俱全,沒有入托的孩子也可以來這裡玩耍。目前,拱墅區裡建有42個成長驛站,今年將實現街道示范型成長驛站全覆蓋。“示范型成長驛站提供了‘臨時托’的服務,通過鄰裡街坊的互幫互助,彌補了家庭和機構托育上的不足。”郭巧珍介紹,“家長有事出個門,就可以請驛站裡的鄰裡鄉親照看孩子,這裡的監控接入了政府系統,安全上也十分有保障。”

除了提供日常托育功能,成長驛站的養育小組活動也備受家長們的歡迎。充滿歡聲笑語的驛站裡,地上擺放著各式玩具。“看爸爸的。”吾嘯丹正帶著小丸子做“套圈”的親子游戲。按照老師提示,家長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陪伴孩子的技巧。除了成長驛站,區嬰幼照護指導中心和托育機構也會開設類似的活動和相關育兒課程。

“晚了就搶不到了。”和其他家長一樣,“養育照護一鍵通”上的活動和線下課程預約是吾嘯丹常逛的模塊。一有空,他就會打開手機,線上學習育兒技巧。去年6月小丸子入園后,吾嘯丹預約了所在托育機構的公益課程——《做智慧父母孕育幸福孩子》。“課程會發布到平台上,隻要有興趣都可以預約參加。”翟娟說。

“家長們可以知道附近哪裡正在開設哪些課程,根據需求線上報名。”郭巧珍介紹,“養育照護一鍵通”平台還會收集家長們的反饋意見,對后續課程的開設進行優化調整。

近年來拱墅區持續出台支持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的好政策,下一步還將建設一批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有效供給,力爭到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6個,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到95%以上。

周末,活動中心的老人們下著象棋,一旁的成長驛站裡,小丸子正在聽爸爸讀著繪本故事。“家門口托育服務幫我們減輕了不少負擔,對照顧二寶也有很大啟發和幫助。”吾嘯丹夫妻倆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7日 13 版)

(責編:彭靜、王欲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