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時元皓 白紫微
2022年06月03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來自喀麥隆的在華非洲青年代表團團長門杜來說,2021年無疑是難忘的一年。一年裡,他兩次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這讓他倍感榮幸。
門杜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去年6月,門杜等45名北大留學生給習近平主席寫信,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致以美好祝福,講述了他們在中國學習生活的體會感悟,表達了對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由衷贊許,對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認同。去年6月21日,習近平主席給大家回信,鼓勵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把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
不久后,作為“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成員之一,門杜又和30多位外籍青年代表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祝賀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講述了他們在中國各地走訪的體會感悟,表示希望發揮橋梁作用,更好地促進中外交流對話。去年8月10日,習近平主席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對他們積極到中國各地走訪、深化對華了解表示贊賞,鼓勵他們加強交流互鑒,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兩封回信,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外國青年的關心,表達了他對我們促進民心相通的殷切期望,為我繼續了解中國增添了動力。”門杜說。
山西、貴州、寧夏、福建、河北……在中國求學生活的7年間,為了感受真實生動的中國,門杜參觀調研了許多地方,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在山西呂梁市興縣沙壕村,門杜跟著駐村第一書記體驗村干部的工作。“我看到第一書記對每家每戶的情況了如指掌,比如這家有幾個孩子,哪家丟了一頭牛,等等。這讓我十分驚訝。后來我了解到,每位第一書記都是這樣解決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用中國俗語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在山西的經歷,讓門杜更加理解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在江西井岡山,一位爺爺向我解釋什麼是‘聽黨話,跟黨走’。他說,中國共產黨始終和人民在一起,辦任何事都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自然信任黨。”門杜說。
或許是因為這段經歷,門杜對於中國的扶貧實踐格外關注。“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為深入探究這背后的原因,門杜查閱相關扶貧政策,了解易地搬遷、對口幫扶等措施。在不斷的走訪中,他也見証了中國的山鄉巨變:“在貴州,我看到一座座橋梁架起在大山之間,方便了當地民眾出行,人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在新疆,人們防風固沙,做到了人進沙退,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雙贏……”
“中國的發展經驗具有世界意義,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為其他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提供了寶貴借鑒。”門杜說。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如何攜手共同抗擊疫情?如何應對更多的全球性挑戰?門杜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幫助各國應對這些挑戰,共建“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的路徑。“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中國言出必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從出於興趣學習中文,到成為一名“中國通”,門杜越來越多地投身到增進非中青年友好的事業中。他與朋友聯合創立了中非青年聯合會,多次參加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辦的中非青年領導人論壇等交流活動,“我在幫助非洲青年了解中國,也希望更多中國青年進一步了解非洲。”在門杜看來,青年是非中友好的希望所在,他願為促進非中民心相通繼續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3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