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遼沈戰役:開啟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序幕

馮 斌 劉 奎 姚 池

2022年05月31日08:13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遼沈戰役:開啟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序幕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遼沈戰役經過圖

  遼沈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首戰,於1948年9月12日開始,11月2日結束。在50多天的連續英勇奮戰中,我東北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剿總”總司令部、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6個整師,以及特種部隊和地方部隊,總計47.2萬人,取得了輝煌勝利,開啟了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序幕。戰役中,盡管東北野戰軍總兵力超過東北國民黨軍,但在作戰中仍然堅決貫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軍”的原則,持續贏得和保持整體作戰的主動權,以不可阻擋的磅礡氣勢,順利解放東北全境。

  切斷北寧線,阻擊援錦之敵

  9月12日,遼沈戰役正式打響。東北野戰軍南下錦州,率先在北寧線錦州至昌黎段向國民黨軍發起進攻,隨后不斷擴大戰果,切斷北寧線、孤立錦州。錦州被圍后,蔣介石大為惶恐,於10月2日親抵沈陽謀劃對策,決定以沈陽地區11個師加3個騎兵旅,由第9兵團司令廖耀湘指揮,組成“西進兵團”﹔從華北及山東抽調7個師,連同錦西、葫蘆島的4個師,共計11個師,由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指揮,組成“東進兵團”,企圖東西對進,與我軍在錦州實施決戰,著名的塔山阻擊戰由此打響。

  塔山位於錦西、錦州之間,距錦州國民黨軍前沿陣地約30千米,北寧鐵路、錦榆公路縱貫其間,可謂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10月4日,東北野戰軍指揮部指示,塔山阻援部隊要採取堅決固守、寸土不讓的方針,“准備在此線死守不退”。國民黨軍方面,西進的廖耀湘兵團徘徊不進,他在等待“東進兵團”突破塔山防線后,才敢放心大膽地向錦州推進。10月10日起,敵“東進兵團”乘我陣地尚未鞏固之際發起猛烈進攻,一度進佔我前沿陣地。但由於我軍頑強阻擊,經6晝夜苦戰,“東進兵團”始終沒能越過塔山一步。由於廖耀湘的消極避戰,“西進兵團”始終沒有給攻錦部隊造成太大壓力,蔣介石的東西對進戰略徹底失敗。

  攻克錦州,和平解放長春

  就在塔山一線鏖戰之際,東北野戰軍攻錦部隊各突擊集團於10月9日發起外圍戰斗,至13日我軍控制了錦州外圍,確保攻城部隊兵臨錦州城下。14日上午,我軍向錦州發起總攻,各突擊集團在炮火掩護下,快速攻入錦州城內,持續向縱深發展進攻,展開了艱苦的巷戰。15日拂曉,各突擊集團相繼殲滅守軍主力,在城內勝利會師。當日18時,我軍全殲殘敵,解放錦州。化裝潛逃的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杰亦被俘虜,東北的陸上大門就此關閉。

  長春方向,我軍自1948年6月起就開始了長期圍困,長春守敵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盡管多次突圍,均被我圍困部隊粉碎。錦州失守后,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位於長春的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於17日率部起義,新7軍軍長李鴻於19日率部投誠,鎮守長春的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成為“光杆司令”,無奈放下武器宣布投降,長春和平解放。

  發起遼西會戰,聚殲“西進兵團”

  在我軍解放錦州時,廖耀湘的“西進兵團”一直在彰武、新立屯地區踟躕不前。錦州失守后,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曾主張該兵團退守沈陽,或是轉向營口。然而,蔣介石判斷東北野戰軍攻錦作戰傷亡很大,需經較長時間休整補充才能再戰,遂令“西進兵團”與“東進兵團”再度配合務求奪回錦州,重新打通出關陸上通道,爾后掩護沈陽守軍經鐵路撤入關內。敵另以位於遼陽的部隊南下,搶佔營口,以備“西進兵團”前進受阻時改經營口會同沈陽守軍從海上撤退。蔣介石還委任杜聿明為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熱遼邊區司令,指揮撤退行動。

  10月20日,東北野戰軍決定發起遼西會戰,攻錦部隊北上劍指國民黨軍“西進兵團”。21日,得到加強的“西進兵團”向南發起攻擊,23日到達黑山、大虎山地區,進攻勢頭被我軍攔了下來。為盡快打通撤退通道,24日,廖耀湘指揮5個師兵力,在200多門重炮和數十架飛機支援下猛攻我黑山、大虎山陣地。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等部在黑山進行頑強阻擊、浴血奮戰,始終固守陣地,為我主力從錦州趕赴黑山、大虎山爭得了寶貴時間。久攻黑山、大虎山不下的廖耀湘部,9個師被合圍於黑山以東沿公路兩側地區,另3個師被合圍於大虎山以東地區。26日,我軍對“西進兵團”展開向心突擊,由於廖耀湘指揮所被我軍佔領,各部失去指揮,人馬驚慌失措、棄甲曳兵、潰不成軍。激戰至28日拂曉,我軍全殲敵兵團部及5個軍部、12個師(旅)等共10萬余人,俘廖耀湘。殲滅國民黨軍“西進兵團”,標志著遼沈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

  攻佔沈陽營口,解放東北全境

  衛立煌在“西進兵團”被殲后,感到大勢已去,遂將據守沈陽外圍據點的部隊調進城內加強城防,本人於10月30日匆忙乘飛機逃走。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統一指揮殘部約14萬人駐守沈陽,妄圖做垂死掙扎,並伺機經營口從海上撤退。為全殲衛立煌集團余部,中央軍委於10月27日電示東北野戰軍,須以有力兵團阻塞敵人向海上的逃路。東北野戰軍遂調整部署,31日對沈陽實現四面合圍,並以3個縱隊和1個獨立師直插營口。

  11月1日凌晨,東北野戰軍對沈陽國民黨軍發起總攻,守軍除第207師、第53軍一部有所抵抗外,其余部隊在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紛紛投誠。2日,我軍佔領東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沈陽,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及1個兵團部、2個軍部、7個師(旅)、3個騎兵旅及地方部隊共13.4萬人。

  營口方向,我第9縱隊率先進抵營口外圍,第7、第8縱隊等部進佔遼陽、鞍山、海城后直逼營口。11月2日晨,第9縱隊強攻並順利奪佔營口,殲滅守軍1.4萬余人,摧毀敵運輸艦1艘、軍用商船22艘,國民黨軍殘部1萬余人從海上逃離。錦西、葫蘆島地區的國民黨軍於9日撤走,東北野戰軍於10日佔領錦西、葫蘆島。至此,東北全境解放。

  遼沈戰役作為解放戰爭首場戰略決戰,實現了運動戰、圍殲戰、城市攻堅戰、陣地阻擊戰等多種樣式的緊密結合,且軍事斗爭與政治攻勢密切配合,作戰行動與保障行動共同釋效,在特定作戰域中爭得了先機,在戰略指導、戰役指揮和戰術運用方面,蘊涵著極為豐富的軍事財富,即便是對於帶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作戰,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遼沈戰役的勝利,還造就了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力量,並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可靠的戰略后方,為后續決戰、解放全國奠定了雄厚基礎。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