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看中國·千家萬戶的事

“總書記的囑托我們做到了!”

2022年05月29日18:35    來源:人民網

正是小麥抽穗時節,放眼望去,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丁家瞿阝村的小麥大田生機盎然,一片蔥郁。今年已經71歲的老支書張寶軍最關心的就是這片麥田,“我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我們要做好糧食增收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2次到天津考察,對天津工作提出“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天津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守護好這片希望的田野,我們做到了!”

下午兩點半,張寶軍沿著小路走進麥田裡,時不時彎下腰,用手指捏捏麥穗,聞一聞麥粒的味道。張寶軍是丁家瞿阝村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去年從崗位上退了下來,現在他最關心的還是這片麥田。

武清區南蔡村鎮丁家瞿阝村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寶軍細心察看小麥生長情況。人民網 孫翼飛攝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清區南蔡村鎮丁家瞿阝村考察。“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就站在這片麥田,察看小麥長勢,強調一個國家隻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9年時間過去了,總書記的話仍字字刻在張寶軍的心裡。聽說記者來採訪,張寶軍換上那件當時與總書記一起合影時穿的淺藍色短袖襯衫,滿臉自豪地指著照片問大家:“我是不是一點都沒變老?這麼多年咋干都不覺得累,心裡美著呢!”

整個丁家瞿阝村都在鼓足干勁開辟出更多“希望的田野”。以前,澆地一直是丁家瞿阝村的一大難題,人工挖的溝渠,高處澆不著,低處又澇了。“現在地裡都修了地網防滲渠道,建了8個配套泵站,澆地問題解決了,產量也提高了,畝產比原來多了200斤,現在得有1200斤!守護好這片希望的田野,我們做到了!”

小麥畝產大幅提高,一方面得益於澆地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技術專家的幫助。武清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研究員邵鳳成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那片麥田已經全部種上了富硒優質黑小麥,營養價值高,等小麥收割完畢,緊接著再種一茬玉米。”

幾年前,村裡還在天津食品集團幫扶組的支持下建起了石磨面粉廠。村民收了麥子,就可以直接賣到面粉廠,省心又省事。村裡還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村民扣上了大棚,大棚葡萄成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果。

從2013年到2022年,丁家瞿阝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1.6萬元增加到2.7萬元,幾乎家家都開上了小汽車,住上了新樓房。丁家瞿阝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唱著嘹亮的豐收曲,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奮力邁進。

“我要用奮斗擦亮青春最亮的底色!”

2019年1月1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開大學考察,大家齊聲高喊“愛我中華、振興中華”,掌聲、歌聲、歡呼聲在校園裡久久回蕩。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生薛博文擠在隊伍裡,大聲匯報“畢業后去西部支教”。“當時恨不得立馬踏上去西部的列車!”薛博文說,總書記的話讓他心潮澎湃、備受鼓舞,每當回憶起那一幕,激動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復。

2019年夏天,正值南開大學支教20周年,薛博文從學長學姐的手中接過接力棒,奔向了3300公裡之外的新疆阿勒泰地區。

一到學校,薛博文每天的24小時都要“精打細算”。包括面臨高考壓力的高三畢業班,他要教5個班級的高中地理,通常忙到后半夜才有時間備第二天的課,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歇產假,他還要調解學生沖突、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支教的薛博文,滿懷熱情地給孩子們講著地理課。受訪者供圖

在阿勒泰地區支教一年的薛博文,腳上沾滿了泥土,心中開滿了鮮花。“今后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想想支教那段時光,都覺得自己能夠戰勝它。”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薛博文對未來充滿了干勁,“我要用奮斗擦亮青春最亮的底色,我希望在祖國的神州大地,用當代青年人奮力拼搏的精神面貌,書寫下無愧時代的壯麗篇章!”

“志願服務,帶給社區暖暖人情味兒!”

楊鳳珍是天津市和平區朝陽裡社區的一名志願者,她打年輕時就是一個“熱心腸”,隨著年齡增長現在被人們稱呼為“楊姨”。

5月15日早上4時30分,楊鳳珍早早地來到社區居委會,為核酸檢測做准備工作。“楊姨,您給送個口罩!”“楊姨,麻煩給來個防護服!”“楊姨,酒精不夠了!”……在居委會辦公室,楊鳳珍坐在離電話最近的位置,接到電話馬上沖到防疫物資儲備室,再飛快地送到社區核酸檢測點。一天下來,楊鳳珍累得腿肚子直轉筋,但心裡美滋滋的。“志願服務帶給了社區暖暖的人情味兒!”她說。

和平區朝陽裡社區志願者楊鳳珍認真清點著防疫物資。人民網 孫翼飛攝

在這一次核酸檢測中,79歲的齊達昌比楊鳳珍到得還早。早年當過兵的齊達昌,頭戴一頂軍綠色的帽子,身穿一件紅色志願者背心,話語簡潔,動作利落,一舉一動都透露著一名老兵的精氣神。

每逢周一,齊達昌都帶上自己的一套理發工具,早早來到社區居委會等著。“我恰好會這個手藝,給老街坊鄰居理理發,感覺實現了自我價值!”齊達昌說,朝陽裡社區老年人比較多,去理發店理發不方便,遇到不能下樓的老人,就親自上門服務。

“理發是小事,但對於這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是大事,有時候做點小事就是干了大實事。”不少人在理完發后,都給齊達昌錢,但他一分都不要,“很感謝社區能給我發光發熱的機會,我已經很開心了!”

朝陽裡社區志願者齊達昌正在給社區菜地翻土。人民網 孫翼飛攝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願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要為志願服務搭建更多平台,更好發揮志願服務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和平區朝陽裡社區,給了社區志願者極大的鼓舞。

作為民政部命名的全國第一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源地,朝陽裡社區在1989年就誕生了一個13人的“義務包戶服務小組”,包括居委會的全體6名成員和居民中的7名“積極分子”,一對一地幫助社區的13個困難戶。32年來,社區注冊志願者發展至3500余名,佔社區居民的70%。

在滿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天津1373萬海河兒女正攜手同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而不懈努力奮斗。(王浩 孫翼飛)

(責編:陳羽、任一林)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