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7日09:51 來源:新華社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一個民族,因盈滿正氣而生生不息。新時代公安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他們如一面面旗幟,庄嚴屹立,映照不變初心。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犧牲最多、奉獻最大。他們以汗水、鮮血乃至生命,護家國平安、人民無虞﹔他們以忠誠筑底、英勇著色,淬煉出可歌可泣的公安英模精神。
公安英模是全社會崇尚的英雄模范,公安英模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大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受表彰的1485名公安英模個人代表中,我們走近其中幾位,感受赤誠的力量。
“不要給我截肢!我還要拿槍!”
扎根天山南北,把生命最好的時光獻給公安事業,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特戰支隊五大隊教導員張晨陽的誓言。
帶隊搜捕、維穩處突、跨境押解,大大小小近百次專項勤務、任務,他總把困難留給自己,甘當戰友最堅實的后背。2015年5月,一次圍剿暴恐分子的斗爭中,張晨陽在危急時刻接住爆炸物,左手被炸得血肉模糊。
“醫生!不要給我截肢!我還要拿槍!”手術時,他一遍遍懇求醫生。歷經數次清創手術,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末端關節及手掌部分肌肉組織被截除,他的左手被評定為6級傷殘。
歸隊后,張晨陽忍痛強化訓練,手上、槍上、紗布上時常浸透鮮血。如今,他已能熟練進行單手長短槍射擊、換彈匣。“我不想掉隊,因為我是一名特警。”
從實戰單位轉崗機關工作后,張晨陽潛心鑽研,從突擊隊員成長為政工精兵。他主動請纓赴戰“疫”一線,奔波於公安檢查站、交通卡點,並協助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當地生產生活重回正軌。
奶奶病重時未曾陪伴,妻子懷胎十月沒能守護,女兒出生時,鐵漢張晨陽哭了一場。淚干了,帶著家人的支持與寬慰,他又趕赴下一個執勤、追捕、防疫的戰場。
“不法分子太狡猾了,我得時刻保持本領恐慌”
面龐還顯青澀,但履職盡責守國門的於童,在工作上已是利落非常。
入警6年,這名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90后”民警,驗放出入境人員超過10萬人次,查獲各類違法違規人員80余人次。
她查獲的偽假証件涵蓋了整版偽造、變造資料頁、拆裝騙領護照等多個類型。“不法分子太狡猾了,我得時刻保持本領恐慌。”好學好記好問的於童,保持著“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的成績。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於童主動報名加入“疫區防控突擊小組”,不顧自身健康安全風險,進駐口岸負壓隔離艙,檢查發熱需轉院入境旅客300余人,把旅客和口岸的平安護在身后。
8小時工作外,於童活躍在志願服務隊裡,她是獨居老人眼裡有求必應的“小於”、留守兒童最親切的“童童姐”、街坊鄰裡的“大白”志願者。2020年,響應國家移民管理局號召,於童成為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大順村小學的“於老師”,用畫筆啟迪孩子們的未來。支教期滿,她仍記挂著山裡的學生,每年為他們籌集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
“青春綻放國門邊境,這是中國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機遇,更是使命。”於童說。
“我也是一棵樹,已經在這裡扎根”
“‘甘其毛都’翻譯過來是‘一棵樹’的意思,我也是一棵樹,已經在這裡扎根。”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甘其毛都大隊副大隊長斯日古楞經常這麼說。
49歲的他,從事公安交管工作22年,扎根甘其毛都12年。“讓中蒙兩國司乘人員都平安回家,是我最大的心願。”話語朴實,透著力量。
甘其毛都是中國“脊背”上的國際邊貿城。每天通過這裡的貨運車近2000輛,駕駛員90%以上是蒙古國司機。“賽白奴(蒙古語‘你好’)”是斯日古楞的口頭禪,逢車必招手,見人必打招呼﹔維持交通秩序,“大嗓門”的他每天喊話上千次﹔從口岸到貨場,一天下來得走三個來回、近60公裡。“一個半月換一雙鞋,一個星期廢一雙襪子。”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甘其毛都口岸晝夜溫差大,全年風力6級以上。長年累月,煤灰、粉塵侵蝕著斯日古楞的呼吸系統。2010年做了鼻、喉、肺聯合手術后,他失去了味覺和嗅覺。
這並不影響他對工作的熱愛,斯日古楞正為籌建中蒙駕駛人聯誼協調機制奔忙著。口岸的每一條道路上、每一個蒙古包裡,都有他堅毅的身影。
“女兒還沒出生,就和我一起出過命案現場了”
性格溫和,眼神敏銳。47歲的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饒惠瑩,與尸體、刑事凶殺案件現場打了25年交道。
“女兒還沒出生,就和我一起出過命案現場了。”是調侃,是無奈,更是擔當。2000年7月,當地連續發生兩起殺人案,懷孕七個月的饒惠瑩,毫不猶豫地拿起設備趕往現場勘查。
單位為家,沒休過完整節假日﹔女兒高考,沒請假陪伴……饒惠瑩未曾抱怨,數十年如一日奮戰在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第一線,尋找細微痕跡、破譯案件“密碼”、揭秘現場真相。
“不管多久的案子,隻要有現場証據鏈,破案就開了門。”她常這麼說,也做到了。為生者權,為死者言,25年來,饒惠瑩參與勘查各類犯罪現場4200余起,提取現場痕跡物証5000余件,參與檢驗尸體800余具,採集錄入指紋22000余人次,查証破獲案件700余起。
“我想在有限的生命裡,拼盡全力”
從年頭到年尾,鍥而不舍萬裡追蹤,徹夜不眠盯梢蹲點,明知有危險而義無反顧——安徽省阜陽市公安局颍州分局刑偵大隊情報中隊四級警長年國強,是個“拼命三郎”。
“從內心深處,我想在有限的生命裡,拼盡全力。”常年作息不規律,2012年一次體檢中,37歲的年國強被診斷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需常年放化療。頭發掉了長、長了又掉,面部沉澱黑色素,腿部血管變成紫黑色……然而,骨子裡的倔勁戰勝了對疾病的恐懼,他依然奔波、行走在刑偵最前沿。
2016年調入情報中隊后,面對陌生領域,年國強每天泡在網上10多個小時,研究追逃新技法,總結提煉新經驗,成功破譯各類逃犯“行蹤密碼”,成為警界的“看風者”。
“干就干到最好”,2012年以來,年國強共參與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000余人,偵破部督案件50余起,追捕命案逃犯100余人,被戰友們喚作“年神”。
“做思考的腦,不當等令的手”
“做思考的腦,不當等令的手。”從警18年,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六大隊大隊長高湛始終奮戰在打擊犯罪一線。
熟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他,讓沉默的數據“開口”,主導研判線索近萬條,參與偵辦各類案件4000余起,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6000余名。
“科技發展不停、創新運用不止,公安偵查工作更要跟上時代發展。”為此,高湛不斷延伸拓展智慧偵查手段,依托“e體+”智慧賦能體系創新戰法。2021年8月,電信網絡詐騙“兩卡”問題較為嚴峻,他主動請纓參與“斷卡”行動,攻堅克難,迅速扭轉形勢,一個月內集中研判收網涉詐“兩卡”團伙200余人。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高湛抽絲剝繭、深挖線索,破獲一批公安部、省公安廳挂牌督辦的重大涉黑案件,搗毀盤踞在福州的涉黑涉惡組織10余個,抓獲涉黑涉惡團伙成員近300名,為福州市公安局獲評“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貢獻了力量。
“能力是一粒埋在體內的種子,有責任有壓力,種子就會發芽。”高湛不斷給自己加壓,在數據挖掘、分析研判上下苦功夫,“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努力揭開每起案件背后的真相。
試問蒼穹何不朽?唯有忠誠不落幕!公安英模以實際行動,為閃亮警徽添彩,讓藏藍警服生輝,無愧於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光榮稱號。(記者任沁沁、熊豐)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