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幸福說給總書記聽”系列報道

“和睦文亭”唱響愛老幸福歌

黃子娟 彭曉玲 楊啟紅 甘海瓊

2022年05月25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美好的情景總是令人終生難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懷家國、心系百姓,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考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察民情、問冷暖,留下許多生動畫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人民網推出“幸福說給總書記聽”系列報道,那些與總書記有過幸福交談的普通干部群眾,回想難忘情景,結合生活的巨大變遷,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把掏心窩的話兒說給總書記聽,所有質朴的話語都譜成一曲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響樂章。

“家門口的‘愛老幸福食堂’,可以讓我們走路不超過5分鐘就能吃上一口舒心的熱乎菜。聽說今年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點菜了。” 說起社區這項貼心服務,家住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亭巷的66歲老人郜淑珍幸福感滿滿。

溫馨可口的一餐飯,傳遞的是濃濃真情,折射的是民生擔當,這也是總書記心中的一個牽挂。

2021年6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文亭巷社區,考察社區加強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等情況,在位於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二層的“愛老幸福食堂”,總書記了解了社區向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的情況。

2021年6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考察。這是7日下午,習近平在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幸福食堂,了解社區向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情況。新華社記者 燕雁攝

“我記得特別清楚,總書記問我們是不是退休了?多少歲了……”習近平總書記來社區時,郜淑珍正在“愛老幸福食堂”旁的按摩室鍛煉,如今回憶起來她依然難掩激動。

平日裡,郜淑珍經常來社區“愛老幸福食堂”吃飯,“每天吃飯的老年人挺多的,種類也多,飯菜挺可口……”郜淑珍表示每到飯點,社區老人們都樂呵呵地早早來排隊。

“總書記在我們的‘愛老幸福食堂’說,‘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就應該是這樣。’我特別有感觸。我年紀大了,不僅有幸福和睦的小家庭,更有社區這個和睦大家庭也在為我們服務,這不就是雙倍的幸福嘛!”

郜淑珍(右三)參加社區活動。文亭巷社區供圖

“現在每天大概有130多位老人在轄區內的3個‘愛老幸福食堂’就餐。”文亭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翠青介紹,為了讓社區居民享受好服務,從今年2月份起,城西區創新優化了“愛老幸福食堂”政策,所有補貼月初全額發放到愛老幸福卡,月底清零﹔服務方式在原有“配餐式”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點餐式”、“自助式”和“互助式”服務,居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群眾最安心、最放心的港灣,享受更多社區服務,讓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加倍。近年來,文亭巷社區緊扣“和睦”二字,以“五融五筑·和睦家”社區品牌建設為主線,將轄區內的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黨組織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深化社區內各黨組織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做、事務共商、黨員共管、干部共育、文化共興的聯動工作模式,以黨建促進社區治理,更好為民服務。

文亭巷社區文化牆。人民網 甘海瓊攝

初夏時節的文亭巷社區海宏壹號D區,小區裡成片牡丹、月季競相開放,美化了環境,愉悅了人心,花園中間還有一處正在建設的涼亭,建成后必是小區居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籃球場、健身場所、停車場、便民超市、遛狗場所……近幾年小區的基礎設施完善得太多了。”海宏壹號D區小區居民、小區網格長鄭偉看來,這種種變化都是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四方聯動”機制的工作成果。

“自家院子裡能賞花打球、健身遛狗,就是我們的小幸福。”社區居民馮阿姨這看似簡單的幸福,是社區內各黨組織事務共商,做好每項小工作,發揮出的大效能。

小區內在建的涼亭。人民網 楊啟紅攝

基層黨建促進社區治理,更好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在文亭巷社區隨處可見。年近八旬的社區居民王玉珍平時一個人在家,社區計劃生育委員崔艷梅很不放心,“我結對幫扶的王玉珍阿姨很快就會有智能手機了,回頭我教她用,這樣我們也能隨時了解她的生活情況。” 缺個智能手機的需求被列入了社區群眾“需求庫”,很快轄區內的西寧市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認領了這個需求,買手機的事情已經提上日程。

群眾“需求庫”對接轄區“資源庫”,困擾老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問題迎刃而解。一年來,文亭巷社區創新整合資源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也為轄區黨員、黨組織進一步密切聯系居民群眾提供了有效途徑,社區黨群關系也更和諧,“和睦文亭”的外延逐漸擴大。

能讓社區居民享受到轄區“資源庫”的,還有銀行的母嬰室、綠色驛站、書屋等轄區政府機構、企業等各類黨組織的陣地資源。一年來,文亭巷社區著力豐富“15分鐘黨建服務圈”,社區內各黨組織堅持資源共享,最終受益的還是轄區居民。

文亭巷社區轄區職能展示。人民網 甘海瓊攝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優美的歌聲從文亭巷社區舞蹈室飄蕩出來,社區合唱團領唱卓瑪才仁再次用藏語唱起這首幸福之歌。“平時跟社區的老年朋友們一起學唱歌、排節目,還能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習俗等,樂趣很多。”在漢、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文亭巷社區,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工作深入推進,為許多和卓瑪才仁有著同樣愛好的社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活動舞台。

卓瑪才仁(第一排右二)同社區退休居民一起排練歌曲。人民網 張皓芃攝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基石。總書記在考察時曾勉勵社區工作人員,“你們做得很好。敬老尊賢,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劉翠青說,總書記的贊許既是鼓勵,又是鞭策。“我們社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不斷創新,繼續在為民服務工作上下功夫。”

相關鏈接:

“趕上了好時候,嘎查的路條條都是幸福路”

“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的干勁也是一天比一天足”

“馬鞍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生活得很好、很幸福!”

(責編:彭曉玲、鄧志慧)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