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自古英雄出少年

董冰

2022年05月23日08:5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自古英雄出少年

【光明論壇·溫故】

2022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中,中華民族始終有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傳統,始終有著‘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懷,始終有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的信念,始終有著‘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期待。”

“自古英雄出少年”語出宋朝民間小說《隋唐傳奇》,原句為“自古英雄出煉獄”,用以夸贊古今眾多英雄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必須要經過磨煉、打擊、學習和忍耐。后演化為“自古英雄出少年”,除了夸贊,更多是對年輕人的信任、勸勉、鼓勵和期待,流傳甚廣,婦孺皆知。

勸勉年輕人向上向學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彼時諸子百家之學興盛,私學紛紛設立,廣收弟子。各家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言傳身教,不斷勉勵、說服青年人潛心向學、勤奮讀書,迫切為國家和社會儲備棟梁之材。先師孔子即稱贊和勉勵年輕人“后生可畏”。孔子認為,年輕人的優勢在於體力充沛、精力充足,恰是學習的大好時機,年少之時應積極向學,不虛度光陰年華,假以時日將大有可為。因之,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孟子發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吶喊。后生要長成為英雄和可畏之人,實則當從年少之時就開始學習積累。中國古代對“學”的理解和認知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涉知識、技術層面的學習,更是糅合了學問、道德、修養、志向等的安身立命之學,以成就頂天立地之“大我”。

學以立德。《大學》開篇即講明“學”之宗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彰顯美好的品德,達到至高的道德境界是我國古代教育所推崇的學之根本。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既有修身立德、成聖成賢的個人要求,又有治國平天下、經世致用的社會需要。儒家給出了君子之德最完整的描繪,孔子以“仁”釋“德”,並統攝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個體達到較高的道德修養就可以施仁政於民。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仁者愛人”,孟子則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仁政思想。愛民、富民、安民、利民是我國古代年輕人在求學過程中需要及早確立的價值情懷。

學以立志。我國古代教育要求年輕人培養遠大的志向、乘風破浪的志氣和堅不可摧的意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等,這些勵志名言激勵著古代年輕人服務家國天下、救世安民,實現崇高的人生價值。“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有志者事竟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大丈夫精神則鑄就了我國古代年輕人不畏難、不畏險、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學以立功。我國古代教育觀反對把年輕人培養成脫離實際、崇尚空談、百無一用的“書生”,而是要建立事功、積極實踐,做到知行合一。《大學》篇把“格物致知”置於八目之首。孔子曾主張“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他告誡學生“言必信,行必果”。荀子提出:“學至於行之而止矣。”南宋永康學派陳亮提出“重實事”“講實學”,致力於“濟時、救國、經世、致用”的“事功”之學。到明代大儒陽明先生更為明確地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知行本是一個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把知與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真學問”。

近代以降,中國遭受列強入侵、蠶食和壓榨,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五四運動前,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等思想先驅以新精神、新思想、新學識啟蒙青年,喚起救國救民的青春力量,希冀以青年之奮斗和創造精神改天換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便將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締造並領導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造了青年運動的百年榮光。毛澤東同志一段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影響和激勵了一代代中國青年不懈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關愛、關心青年,准確把握新時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點,把教育青年、培養青年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五四前后,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足見青年群體在他心中的分量。從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崇德修身”,到勉勵青年人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到告誡青年人“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再到寄語青年“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習近平總書記用深邃的思考把握青年成長規律,為當代青年面向未來、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

(作者系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副教授、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基地研究員)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