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大別山革命老區——

發展日新月異  群眾增收致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本報記者  馬躍峰  范昊天  游  儀

2022年05月17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蘇仙石鄉,農民向慕名而來的客商展示茶葉。
  鮑 雲攝(人民視覺)
  圖②: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游人乘船從漲渡湖濕地水杉林中穿過。
  邱新明攝(人民視覺)
  圖③: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宣化店紀念館。這裡佔地80余畝,建有中原軍區舊址景區。
  大悟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藍莓種植園。
  黃國華攝(人民視覺)

大別山間,新雨過后,薄霧輕籠。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城區的英雄山上,“紅旗飄飄”主題雕塑巍然屹立。遠處,油茶、蒼術、杜仲……一片片、一道道,鮮翠欲滴。

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百萬英雄兒女投身革命,僅在冊烈士就有13萬多人﹔孕育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誕生多支紅軍主力隊伍。

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縣考察時說,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絕不能忘記老區人民,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牢記囑托,砥礪前行。大別山區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各地市,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基礎,以加快產業振興為重點,以綠色發展為牽引,正走出一條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鞏固脫貧成果

完善基礎設施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74歲的脫貧戶汪能保在農家院裡喝著茶:“去年檢查出白內障,多虧縣裡有惠民政策,前陣子做過手術,眼睛又亮了起來。”

幾年前,汪能保罹患胃癌,老伴慢性病纏身,一家人生活困難。得益於安徽省健康脫貧大病和慢性病兩項兜底政策,他做手術花了12萬元,自己隻掏了不到1萬元,老伴藥費報銷80%以上。

治疾病,卸下“經濟包袱”,同時汪能保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幫扶下,種紅薯、挖竹筍、賣特產,老伴當上公益保潔員,全家去年收入近4萬元。

沿山道,跳溪澗,記者來到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的金剛台主峰。高聳的絕壁上數十個山洞,見証了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戰略轉移后,留守游擊隊和婦女排與敵斗爭的故事。時光流轉,當年條件艱苦的紅軍洞群,如今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金剛台山腳下,裡羅城村靜謐優美,村民陳先福開了農家樂。以前道路不通,山貨難賣。2013年,公路修好,公交通車,游客到來,一年能賺20多萬元。如今,裡羅城村還建起停車場、健身廣場、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自然生態、田園風光與紅色文化融為一體。

既要守住不返貧的底線,又要讓老區人民的日子“節節高”。近年來,鄂豫皖三省不斷強化農村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夯實群眾致富根基。“村村通公路,戶戶有收入,人人有笑臉”的願景,正在大別山革命老區變為現實。

發展特色農業

承接產業轉移

大別山革命老區地處我國中部腹地,山高林密,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老區周邊各地市依托資源優勢,做優特色農業、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

在信陽市光山縣,誠信實業開發有限公司的3500多畝油茶長勢旺盛。總經理陳勇介紹,公司整合周邊油茶資源,正在建設標准化萬畝高產油茶基地。“加工油茶,1斤鮮果產2.5兩油茶籽。廢料加工成有機肥和飼料,既延長產業鏈,又保護環境。”

光山縣以“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近30萬農民增收致富,其中油茶種植面積達27.1萬畝,建成2家茶油加工廠,開發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

大別山位於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帶和武漢城市圈交匯帶,是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戰略要地。近年來,鄂豫皖三省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加強革命老區與中心城市、城市群合作,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推動一批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從湖北省武漢市出發,驅車1小時,過黃岡長江大橋。道路兩側,是作為黃岡市承接武漢市產業轉移“橋頭堡”的黃岡產業園。

安一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機器前忙碌。公司創始人韓東原本在武漢市創業。2017年,他看中黃岡產業園的政策優勢,先后投資建成20多條激光器、探測器、紅外溫度傳感器生產線,去年產值達6000萬元。

湖北省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老區黃岡、孝感等地大力引進配套企業,積極融入武漢城市圈。黃岡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石志紅說,黃岡承接武漢“光芯屏端網”、大健康等產業外溢,2021年招引億元以上武漢市產業項目53個。如今,黃岡產業園26家投產企業中,已有過半數與武漢市實現同城化發展。

河南省搶抓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機遇,今年3月在信陽市設立豫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對接長三角和大灣區的“橋頭堡”。《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十四五”振興發展規劃》發布,積極承接滬蘇浙、合肥都市圈等地區新興產業布局和轉移。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日新月異。

筑牢綠色屏障

實現生態價值

“濁度8.23,溶解氧10.17,溫度20.7……”武漢市新洲區道觀河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裡,監測員徐正洲在儀表前查看數據,“機器每4小時檢測一次水質,結果第一時間上傳到生態環保部門。”監測站外,道觀河水庫碧波蕩漾,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

道觀河發源於大別山脈,流經黃岡市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下游水庫是新洲區近半人口的飲用水源地。2019年以來,新洲區與團風縣簽署協議約定生態補償,還建立了流域聯席會商、聯合執法、污染共治等機制。

今年1月,道觀河風景區發布2021年度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結果:6.776億元。這是武漢城市圈首個街鎮級GEP,為道觀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生態補償的資金,主要用於拆除道觀河水庫沿線的養殖場、石材加工廠,建設生態公園和污水處理設施。”黃岡市生態環境局團風縣分局總工程師胡正說。

大別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中部地區生態屏障。鄂豫皖三省不斷加強大別山區域自然保護地建設,加快推動長江、黃河、淮河流域環境治理,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方式,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近處花團錦簇,遠處山林蔥郁。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石關鄉東沖村,55歲的胡汪存建起苗木基地。去年下半年,他想擴大苗圃規模,但買樹苗、除雜草、施肥料,樣樣都要花錢。胡汪存守著1700多畝公益林犯難之際,縣裡傳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消息。他喜出望外、遞上申請。很快,銀行實地考察了林場管護情況,林業局出示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証明。

三方簽訂資金監管協議,胡汪存於2021年11月拿到安慶市首筆“生態貸”15萬元,“我用這筆錢買了幾千株金錢鬆和映山紅,現在長勢喜人。”

眼下,岳西縣正探索建設“兩山銀行”。全縣擁有省級以上公益林138萬余畝,2021年度公益林補助資金約1905萬元,可質押貸款額2.8億元左右。

山水林田皆是資本,綠色寶藏亦是“錢庫”。大別山革命老區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讓綠水青山轉化為人民幸福生活的“金山銀山”。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7日 06 版)

(責編:彭靜、王欲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