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7日08: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五一”假期還沒過完,從湖北洪湖看望父母返回武漢后,80后科學家周雷換上膠鞋,戴上草帽,鑽進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的試驗田裡,觀察早稻秧苗的長勢。
他是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有著一雙粗糙的手——不但晒得黢黑,上面還總有小傷口。這是常年與水稻“親密接觸”留下的印記。每年超過300天,周雷都“泡”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圍繞水稻遺傳育種開展科研攻關。
10多年來,周雷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並解析其分子機理,攻克籼稻花藥培養力低下等“卡脖子”難題﹔培育出16個水稻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5000多萬畝、增產糧食30多億斤。
近日,為“中國碗”裝“中國稻”增添底氣、為“中國稻”增添“中國芯”的周雷,被授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兒時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
水稻曾伴隨周雷整個童年時期。1983年,他出生在洪湖一個農村,父母每年農忙時插秧、割稻,常常連午飯都來不及回家吃。周雷不到10歲就知道做好飯菜送到田裡,最忙時他也要下田幫忙,一天插秧下來,“腰都直不起來”。
這樣辛苦的農活兒,收入卻不高。周雷從小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他希望將來能通過技術改變農業現狀,“讓千千萬萬像爸媽這樣的中國普通農民,能過得好一點”。
1999年,周雷當時就讀的母校——荊州中學傳出一位從事水稻基因組研究的校友當選院士的消息。周雷兒時埋下的那顆種子瞬間生根發芽,最終驅使他報考華中農業大學。
讀本科期間,在做“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時,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用實驗探索生物學的魅力,從此對遺傳學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后來,他考入中國農業大學碩博連讀,開啟在遺傳育種領域的求索之路。
2010年,周雷博士畢業進入湖北省農科院工作。水稻良種是水稻產業的“芯片”,他選擇聚焦水稻遺傳育種開展科研。
研究工作需要輾轉於實驗室和農田之間。夏天,為了避開最熱的時間段,天剛蒙蒙亮周雷就得起床,到地裡時往往不到清晨6點。40度的高溫天氣裡,衣服穿多了,一上午下來他整個人被汗水濕透,還容易中暑﹔穿得少,胳膊又容易被稻葉割傷。他想出個法子:給手臂套上冰袖。稻田裡蚊虫多,就套上膠鞋、長褲。
冬天,湖北的氣溫不適合做水稻繁育實驗,周雷便去海南陵水基地開展“南繁”工作。試驗田裡,同事徐華山注意到,周雷常常在稻叢間一蹲就是幾個小時。頭頂太陽晒,腳下水汽蒸,身邊蚊虫繞,周雷卻能聚精會神地把住穗頭,剪穎、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記錄、建檔……除了中午吃飯休息、晚上收工,周雷都在地裡。
科研任務重,周雷經常春節不能回家。他倒不覺得孤獨:“認准了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沒時間去想孤不孤獨這回事了。”他將“南繁”看作學習交流的好機會——各省的科研工作者吃住都在同一個小鎮,有時就在同一個基地裡。
克服寂寞后的水到渠成
水稻遺傳育種是極具探索性的過程。與國內外的學者交流學習,是周雷積累經驗、尋找“靈感”的方法之一。
從美國訪問交流結束回國后,他和同事創造性地構建出分子標記與花藥培養相結合的高效籼稻育種技術體系,花藥培養效率提高了7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基於這一技術,團隊的科研項目“長江中游優質中籼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獲得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周雷清楚,“農業科研大多數時都沒什麼‘重大突破’,而是克服寂寞之后、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坦言,一個新品種可能會有上百種配方,他和團隊要做的就是篩選出那個最優化的配方。
糧食低溫減產問題,曾困擾我國農學研究者多年。周雷從研究生階段就跟隨導師李自超教授展開攻關,前后花費十余年,終於在2017年首次成功克隆並解析分子機理的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這一研究結果也宣告了我國在水稻耐冷基因克隆領域的領先地位。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北方粳稻裡的耐冷基因克隆到南方籼稻種子的基因裡。大概5年后,水稻就可以從品種上解決低溫減產問題。”周雷有些自豪,“這樣我們國家就再也不用擔心低溫造成的糧食風險了。”
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
作為湖北省博士服務團成員,周雷從參加工作起便對口幫扶荊門市京山縣和宜昌市遠安縣,包括21個貧困村和30多家企業。
湖北雖是水稻大省,但長期以來稻米品質不優、品牌不響。這也直接導致湖北稻價低、農民收入少。為此,周雷和同事堅持收集種質資源、選配育種親本,培育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在數以萬計的雜交組合中,育成了“巨2優60”等16個優質水稻新品種,兼顧了高產與品質。
“看改種新品種的人賺錢了,其他農戶自然願意跟著種了。”2017年推廣“巨2優60”時,周雷告訴種糧大戶,這一新品種施肥量隻需達到常規品種的三分之二,對方對此猶豫不決。雙方約定同步種植試驗。結果,新品種果然豐收了、品質也很高,最終得以成功推廣。
前些年,在湖北省潛江市,看到小龍蝦市場火爆,很多農民“重蝦輕稻”。周雷很是心急:隻養蝦不種稻,容易導致糧食安全隱患﹔小龍蝦價格波動大,也會造成農民收入不穩定。
周雷和團隊展開為期3年的調研。在發現蝦稻田虫害多、水稻易倒伏的缺點后,他帶領團隊培育抗倒抗病的新品種。2015年,團隊向湖北省有關部門提交報告,提出“蝦稻共作”的綠色發展模式。
如今,這一模式已在湖北推廣,並輻射至江西、湖南,實現了每畝蝦稻田的水稻產量提升30%、農民收入增加50%。
碰上學農的青年找他探討行業前景,他這樣回答:“希望在田野上。它需要面向產業,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可能會很累,但一定會有收獲。”
如今,周雷已成為首批“湖北實驗室”——洪山實驗室的固定研究人員之一。“我現在在做的就是‘藏糧於技’,通過科學育種把水稻的產量、品質再提升。”周雷期待,繼續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戴紫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