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做青春賽道上的奮力奔跑者

范 晶

2022年05月10日08:19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做青春賽道上的奮力奔跑者

●新征程上,軍隊廣大青年隻有跑起來、干起來,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才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4月25日,習主席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親切勉勵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長志氣、硬骨氣、蓄底氣的姿態,在強國強軍的新征程上奮力奔跑,為黨和人民再建新功。

青春,一個蘊含無窮想象的詞語,一段擁有無限可能的時光﹔奔跑,一個給人向上力量的動作,一種催人昂揚向前的姿態。

奔跑在青春賽道上的身影有多美?北京冬奧會上,“一鳴驚人”的蘇翊鳴、“一跳圓夢”的徐夢桃、“龍騰虎躍”的李文龍等運動健兒,在冰雪賽道上給出答案。“當青春的熱血與賽場的冰雪相逢,碰撞出的不僅是夢想的火花,更是奔跑向前的姿態。”有網友這樣留言。

奔跑在青春賽道上的身影有多美?沖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奮戰在軍事科研前沿的研究人員、巡邏在波峰浪谷的執勤官兵……在履行使命的賽道上,一個個奔跑的身影給出答案。“強軍征程上的疾馳,‘最美逆行’裡的奔跑,讓人心暖、心堅。”有網友如此跟帖。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當年,27歲的李大釗創作的《青春》,讓無數青年讀后熱血沸騰。回望歷史,奔跑的步伐如此矯健。沖鋒陷陣的無畏奔跑,夜以繼日的趕超實干,讓中華民族追回了“失去的二百年”﹔黃繼光面對火舌的縱身一躍,歐陽海面對險情的舍命一推……無數英雄舍生忘死的挺身而出,為人民軍隊立起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歲月奔流不息,奔跑永不停歇。在青春的賽道上,一批批充滿救國報國強國志氣的優秀青年,在從“風雨如磐暗故園”的年代跑出青春奮進足跡的同時,也用身后灌滿汗水的腳窩証明了奔跑的力量——“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歲月崢嶸,征途如虹。一張張青春面孔,構成了人民軍隊90多年的青春年輪。盧德銘,22歲﹔王爾琢,25歲﹔張思德,29歲﹔楊根思,28歲……寫下“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的衛國戍邊英雄陳祥榕,犧牲時隻有18歲,他們用軍人的熱血定格下最美青春。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使命,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新時代青年官兵正在為之奮斗。軍隊青年什麼樣,軍隊未來就是什麼樣﹔軍隊青年有多大作為,人民軍隊就能取得多大成就。

新征程上,軍隊廣大青年隻有跑起來、干起來,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才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然而也應該看到,當前軍隊廣大青年不僅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機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磨練和考驗,跑出新時代需要的速度並非易事。“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軍隊廣大青年隻有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奮斗者、進取者,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方能踏平坎坷、一往無前,做出一番成績、干出一番事業。

選准了方向,前進才不會迷茫﹔走對了路,前方才能越跑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庄大道。這康庄大道,是正道、大道,也是青春的賽道。賽道如果選錯了,跑得越快越有害。軍隊廣大青年隻有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才能在奔跑中不被亂花迷眼,不被浮雲遮眼。“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沒有艱苦磨礪,難以取得好成績。青年時期是干事創業的好時期,不負青春年華,就應該以積極心態面對艱難困苦,始終奮力向前奔跑。奮力奔跑,就是竭盡全力奔跑,就是不遺余力奔跑。隻有奮力奔跑,經得住磨難、受得了痛苦、耐得住寂寞,才不會被時代淘汰。實踐啟示我們,隻有提振了“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心,激發了“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緊迫感,奮斗的征途才會通向理想的彼岸。

作家王蒙在《青春萬歲》中寫道:“在生活中我快樂地向前,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斗我不會丟臉”。任何夢想都是在堅持奮力奔跑中實現的。強軍路上的奔跑,既需要全力沖刺,更需要不懈堅持,最怕一曝十寒,最忌半途而廢。沒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沒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就可能在攀登時頂不住壓力,在長跑中耐不住寂寞。“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矣。”不留戀“快活三裡”,像巴金在《做一個戰士》中寫的那樣,“他看定目標,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絆腳石摔倒,沒有一種障礙能使他改變心思”,就能在持續奔跑中釋放屬於自己的那束強光,點亮精彩人生路。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