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山東兵團解放兗州之戰

賈曉明

2022年05月10日08:29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山東兵團解放兗州之戰

  1948年夏,中共中央軍委指示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出擊津浦鐵路中段,由北向南逐步殲滅泰安至臨城各點守敵,進逼徐州,打通與魯西南的聯系,從戰略上配合華野西線兵團的夏季作戰。

  5月29日晚,山東兵團各部隊對津浦鐵路中段各要點發起攻勢,至6月20日,先后攻佔泰安、大汶口、曲阜、鄒縣等地,控制了兗州南北150千米的鐵路線。第七縱隊、魯中軍區部隊包圍兗州,至6月25日掃清外圍並攻佔四關。

  兗州為津浦鐵路中段戰略要點。控制該城,南可威脅徐州,北可攻擊濟南。該城城郭堅固,筑有半永久性防御工事,城西開闊,東依泗河,駐有國民黨軍第十“綏靖”區司令部、整編第十二師及保安團隊共12個團2.8萬余人。國民黨軍陸軍總部徐州司令部為解兗州之圍,令整編二十五師沿津浦鐵路北援,該師先頭部隊於28日進抵滕縣以北界河地區。山東兵團當即調第九、第十三縱隊由濟南附近南移打援﹔令第七縱隊撤圍兗州,准備協同第九縱、十三縱打援。與此同時,被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圍困在豫東睢縣、杞縣地區的國民黨軍區壽年兵團求援甚急,國民黨軍統帥部遂命整編二十五師改援豫東戰場。

  山東兵團鑒於兗州國民黨軍處境孤立,迅速集中主力及地方武裝共45個團的兵力再次包圍了兗州,中共地方黨組織動員周邊17個縣153萬多群眾直接參與了支前工作,有力保障了前線的后勤供應。

  7月6日,中共中央軍委賦予山東兵團“以全力攻殲兗州守敵和爭取殲滅濟南援敵,以完成掃清津浦線之敵”的任務。同日,山東兵團首長做出戰略部署——以七縱並指揮十三縱隊及魯中軍區部隊負責攻城﹔以九縱集結於兗州以北、以魯南軍區部隊位於兗州以南准備分別阻擊濟南和徐州援敵﹔以渤海縱隊位於濟南以東牽制濟南國民黨軍﹔各攻城部隊在7月11日前,完成攻城准備,待命攻擊。

  接到兵團攻城命令后,七縱隊與十三縱隊首長相互聯系,共同研究制定了作戰方案:集中3個師(七縱隊第二十師及十三縱隊第三十七、三十八師)從老西門及其南北實行並肩突擊,打進城內,“四處分割,各個擊敵”﹔以3個師(十三縱隊第三十九師、七縱第十九師和魯中軍區部隊)分別從東南北三面圍城,堵住突圍之國民黨軍。

  經過數日的戰斗,攻城部隊逐步攻克了琉璃廠、豆腐店、舊關等兗州的外圍據點,並連續打退城內守敵的反扑,步步進逼至兗州城下。隨后,攻城部隊指揮員率隊實地觀察、研究作戰方案,同時,還進一步明確了任務和攻城手段及組織指揮問題。攻城部隊戰士們用三天三夜的時間,將縱橫交錯的交通壕網一直挖到護城河前。

  12日17時,攻城部隊以兩發榴彈炮為信號,發起全面總攻。各部先以各種火炮進行火力准備,壓制守軍火力,摧毀老西門、新西門城牆及縱深工事﹔並用山炮抵近射擊,打開突破口,摧毀了敵人設在城內制高點興隆塔上的炮兵觀察所﹔爆破組在炮火掩護下實施連續爆破,摧毀了敵人的碉堡和障礙物,開辟前進道路﹔突擊隊員涉水越壕、架起雲梯奮勇登城。至20時50分,解放軍已多路突破城垣,並擊退敵人的反扑,鞏固突破口,同時迅速向縱深發展。

  13日上午8時,解放軍攻城部隊各師全部進入城內,控制了城內西半部,繼續對守敵進行穿插分割。中午,各路部隊全線進擊,將敵人壓縮到城東。

  下午2時許,敵守軍指揮官李玉堂見解放軍已經打到了核心工事,隻身化裝潛逃,殘敵失去指揮,頓時大亂,紛紛逃出東門。解放軍十三縱三十九師等部隊早已進佔泗水河東岸,構成了對兗州城東的包圍。當大股逃敵竄至官庄堡時,遭到解放軍的迎頭痛擊,兗州部隊追兵乘勝從兩翼發起攻擊,配合阻擊部隊殲敵一部。另有兩股逃敵,一部竄至粉店、牛廠、西郭家村一帶,另一部竄到劉家樓一帶,分別被解放軍一一七團和一一六團三營包圍殲滅。至下午7時,戰斗宣告結束。

  當兗州再度被圍時,濟南國民黨軍整編九十六軍4個旅於7月1日南援,其先頭部隊13日渡過汶河進至太平鎮地區時,得悉兗州已失,慌忙北逃。至18日,第九縱隊追殲萬余敵人。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