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鴻亮
2022年04月07日10:59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42年春,年輕的共產黨員王實先,奉命從蘭州出發,腳踏一輛自行車,隻身一人翻越崇山峻嶺,穿越戈壁荒漠,沿河西走廊前往安西(今瓜州),歷時一個多月,跋涉1000多公裡。其間,他秘密聯絡各地中共地下黨組織,傳達上級指示精神,並通過實地考察,為組織上在河西走廊建立起一條秘密紅色地下交通線收集了准確的情報,用對黨的一片赤誠之心和驚人的毅力成就了一段紅色傳奇。
在延安接受一項艱巨任務
1942年2月中旬,張聞天找到正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的中共甘肅工委委員王實先,告訴他上級准備建立一條從延安經蘭州到新疆星星峽的秘密交通線,並通過沿途設立的交通站轉送物資、人員和情報。由於當時中共甘肅工委機關被國民黨頑固派破壞,處於交通線上的各地地下黨組織停止活動,組織上對國統區甘肅各地黨員情況並不完全掌握,因此組織上決定派他回到甘肅了解各地地下黨組織的真實情況,實地考察建設地下交通線的可行性。王實先當即表示,堅決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
隨后,他的組織關系被轉到了專門負責同共產國際電訊聯絡的機構——中央農委。負責農委工作的任弼時和李富春接見了他,向他重申了這項任務的重要性,並給王實先定下了執行此次任務的三條原則:一、先行考察,然后建站﹔二、這次出去,決不能與地方組織發生關系﹔三、凡選定的黨員,一律割斷地方組織關系,作長期隱蔽打算,隻許組織找,不許找組織。王實先一一謹記。
在得到上級組織的批准后,王實先從延安秘密潛回蘭州。在蘭州,他找到甘肅工委,並聯絡了多名潛伏在國民黨黨政軍機構中的同志,盡可能搜集出一份甘肅各地中共地下黨員的情況,並和大家共同研究了建設秘密交通線的初步方案,然后火速返回延安,向組織匯報。在得到組織上批准后,王實先又馬不停蹄地趕回蘭州。
王實先從在甘肅驛站管理局地下黨員處搞到了“工作証”和“証明信”,化裝成西北公路局職員,以“檢查甘新公路通暢情況”為名,帶上幾件簡單的行李,於當年春天,騎著一輛自行車便出發了。
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不辱使命
王實先到達的第一站是永登縣。在這裡,他分別約見了隱蔽在永登國民黨駐軍中的地下黨員王儒林(時任國民黨騎兵第二軍第五師軍需科長)、王建三(身份為國民黨騎兵第二軍第五師手槍團參謀主任)和蔡振東(時任國民黨騎兵第二軍第五師電台主任),三人都是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思想覺悟高,對敵斗爭經驗豐富,且均在中共河西支部擔任領導職務(王儒林任書記,王建三任組織委員,蔡振東任宣傳委員)。王實先和三位聯系交流后,獲得了當地地下黨組織的確切情況,並掌握了當地國民黨軍警特的情報。
初戰告捷,王實先信心倍增,不幸的是他此時感染了疾病,無法前行,隻好暫回蘭州治療。病情稍有好轉,他便再次出發。過了永登,道路崎嶇難行,王實先奮力向前,途中巧妙躲過了國民黨軍警特的重重盤查,一路到達烏鞘嶺腳下。烏鞘嶺為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區向干旱區過渡的分界線,道路坡度很大。王實先克服大病初愈導致體力不支的困難,咬著牙一步一步翻越了烏鞘嶺,來到古浪縣城。在古浪,王實先耐心地探訪了兩天,終於和當地地下黨員接上了頭,聽取了他們的匯報,並向他們傳達了組織上“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指示。
王實先繼續上路,不久到達武威,經過3天的尋訪,終於找到了以皮貨商身份為掩護的中共武威臨時縣委書記李振華。李振華是中共中央組織部從延安調派到甘肅、又被甘肅工委派到武威開展工作的,此前和王實先本就相識。久別重逢,雙方分外激動。王實先聽取了李振華的匯報,了解到“李振華到武威后不辱使命,在甘肅工委的領導下,廣泛發動群眾,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不斷發展積極分子入黨,壯大黨的組織”的情況﹔還了解到“武威的斗爭形勢非常嚴峻”——1940年4月,該地國民黨當局曾以“陰謀活動罪”將李振華逮捕,李振華在獄中和敵人斗智斗勇,並沒有暴露身份,后在組織上多方營救和武威地方進步人士出面擔保的情況下,敵人不得已將他釋放。王實先代表組織上對李振華的工作予以肯定,向他傳達了上級的方針,並約定了今后的聯絡暗號。
離開武威城,王實先一路穿越茫茫戈壁,經張掖趕往酒泉。進了酒泉,王實先找到了在酒泉師范任教的中共地下黨員寇從善。寇從善於1939年1月從延安到青海開展工作,但剛到青海后就得知敵人正在通緝他,於是暫時轉移到酒泉,托關系進入酒泉師范學校任教。在酒泉期間,他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廣泛在學生中傳播革命進步思想,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亡主張,並引導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率領同學們針對校方克扣教學經費、貪污學生糧餉、打罵體罰學生、無端開除學生學籍等惡劣行徑展開斗爭並取得了部分勝利,深得學生們的信任。受寇從善革命思想的影響,不少酒泉師范學生畢業后,來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后去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王實先見到寇從善后,向他傳達了上級的指示精神,雙方就地下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交換了意見。
和寇從善道別后,王實先冒著漫天風沙出嘉峪關,一路來到玉門油礦,找到了地下黨員、中共老君廟礦區支部書記刁德順。刁德順是新疆伊犁人,1938年1月從延安抗大畢業后由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中共甘肅省工作委員會派到酒泉進行秘密工作。刁德順到酒泉后,利用他和當地一些國民黨官員的舊關系,很快立住了腳,為黨組織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各類情報,還調查了散落在當地的西路軍紅軍戰士的情況,並通過密信匯報給了甘肅工委。1940年,刁德順受命來到玉門油礦發展黨組織,很快便成立了中共老君廟礦區支部。王實先與刁德順秘密接上關系后,指示礦區支部今后的工作重點是以“團結力量,堅持抗戰,努力生產,嚴防敵特”為中心,同時對礦區支部的對外聯絡做了新的安排。
離開玉門油礦后,王實先繼續向安西(今瓜州)出發。幾天后,他到達安西縣城,找到當地一位地下黨負責同志,向他傳達了上級指示,同時了解了當地的情況。
為落實建站工作再赴征程
任務完成后,王實先再次修補了自行車,便動身返回蘭州,前后歷時1個多月。在蘭州,他通過蘭州的秘密電台把此行了解到的情況傳送到延安。不久,他又按照上級指示前往延安,向組織上做了具體匯報。在聽取了王實先的匯報后,任弼時、李富春等研究認為:在永登建立地下交通站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條件基本成熟,永登的王儒林、王建三、蔡振東3位同志也完全符合成為交通員的條件﹔玉門也可以建立交通站,由中共老君廟礦區支部負責交通站事宜,刁德順為交通站站長。至此,地下交通線河西走廊的布點基本確定下來。
經過中央農委審查批准,當年6月初,王實先帶領電台技術員李申、楊剛等人風塵仆仆地回到甘肅,落實建站的具體工作。王實先到永登后,代表中共中央農委宣布:任命王儒林為中共中央國際交通線永登交通站站長,王建三為副站長,蔡振東為電台部主任。隨行的李申、楊剛秘密接通了永登電台的聯絡信號。隨后,他又來到玉門,找到刁德順,傳達了建立秘密紅色地下交通站的任務,並安排了相關任務。不久,通過蘭州、永登、玉門交通站,一條紅色秘密交通線被建立起來。值得一提的是,紅色秘密交通線建立后,經寇從善等同志的積極參與,酒泉也很快被吸收進紅色秘密交通線的聯絡體系中。
落實建站任務完成后,王實先奉命前往延安,走上了新的戰斗崗位。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登縣政協文史委)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