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最閃亮的坐標·鮮花祭英烈
分享

烈士展志忠:家祭無忘告乃翁

2022年04月02日16:06    來源:新華網

【烈士檔案】展志忠,男,1920年生,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人。1948年2月參軍。1953年犧牲在朝鮮半島,時任志願軍第73師218團副班長。2020年作為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被移交回國。2021年,經DNA比對,成功找到展志忠烈士的后人。在當時已確認身份的10名歸國志願軍烈士中,展志忠是目前唯一有直系后代的一位。

“爺爺,我代表展家四代子孫來看您來了!”

清明前夕,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站在英名牆“展志忠”三個字面前,53歲的展保成淚水漣漣。

戰爭帶走了親人,時間消磨了記憶,但中國人對故土的眷戀和斬不斷的血緣親情不會改變。展保成說:“68年了,爺爺終於回來了。”

3月5日,展志忠烈士的孫子展保成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英名牆前祭祀爺爺展志忠烈士。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家鄉的黃土

家住河南省新蔡縣佛閣寺鎮展吳庄村的展保成,在清明前夕專程來到沈陽祭奠自己的爺爺——展志忠烈士。

為了這趟行程,展保成提前2天就從家裡出發了。先是從家裡搭1小時的車到新蔡縣城,隨后又坐了4小時的長途汽車趕到鄭州﹔第二天早上,展保成不到5點就起床,趕最早一班飛往沈陽的航班。

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英名牆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展保成找到爺爺的名字,用手指一遍一遍地擦著上面的塵土。他拿出從河南老家帶來的燒餅、糕點,又掏出燒雞和水果,連同一朵黃色菊花,按照老家的風俗一一擺好。

隨后,他在酒杯中倒滿酒,連續三次洒向地面,“這杯代表我大伯敬您!這杯代表我父親敬您!這杯我自己敬您!”

“每年清明節、寒食節、春節,我們祭祀家裡故人的時候,紙錢和香火都會給爺爺帶上一份。”展保成說,“今年清明終於直接來到爺爺的墓前。”

這並不是展保成第一次來沈陽。2021年9月,韓方向中方移交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作為烈士家屬代表,展保成和展志忠的重孫展啟祥受邀來到沈陽見証這個時刻。

展志忠烈士的遺物。

當年9月3日,展保成和展啟祥來到儀式現場。這是展家人首次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第一次來到展志忠烈士的名字前。展啟祥手裡捧著用白布包裹著取自家鄉的黃土。“我們按照家鄉習俗,讓家鄉黃土陪伴親人,讓他葉落歸根。”

本以為親人隻能長眠異國,而今,英雄終於得以再次感受故鄉泥土的氣息。來到展志忠烈士的名字前,展啟祥展開孝布,把從1500多公裡外帶來的黃土攤在地上。他和展保成跪倒在地,沖著英名牆連磕三個響頭……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告訴展啟祥,會把他們帶來的家鄉黃土帶進地宮,放進存放展志忠烈士遺骸的棺槨裡,與烈士遺骸永遠相伴。

展志忠烈士的兒子展超明在接受記者採訪。

母親的遺願

奔赴朝鮮戰場時,展志忠和妻子已經育有兩個兒子。展志忠烈士在朝鮮戰場犧牲后,妻子沒有再婚,辛苦地將孩子養大成人。

而今兄弟倆也已經年過古稀,一直生活在英雄的故鄉。展志忠烈士的大兒子展超明今年79歲,弟弟展超玉也已經75歲。

來到了展志忠烈士的老家,繞過門前的秸稈堆,穿過掉漆的院門,展超明坐在院子裡。看見記者進來,他右手握緊拐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

父親離家的時候,展超明還是一個懵懂孩童,回憶起過去的事情,頭發花白的他忍不住老淚縱橫。

他對於父親最深刻的記憶是在1954年。“1954年,父親的烈士証送到了我家,還有一張父親的照片。母親哭得死去活來。”

展志忠烈士的烈士証明書。

從收到烈士証明,找到父親就成了母親一生的牽挂。“母親每年都會把父親的信件和照片拿出來晒一晒,再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展超明說。

2005年,母親帶著未了的心願離世。臨終前,她喃喃地說:“什麼時候能找到你爸,讓他入土為安。”

遠在異國他鄉,隨著時間的流逝,尋回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沒想到的是,母親的心願居然真有實現的一天。退役軍人事務部全面採集歸國志願軍烈士遺骸DNA檢測樣本,通過鑒定比對,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2021年夏天,在收到進行DNA比對的通知后,展超明、展超玉兩位老人跋涉20多公裡到鎮政府進行採血,接受DNA比對,最終確定了展志忠烈士的身份和親緣關系。

“如今老父親找到了,我也完成了母親的遺願。”展超明說。

烈士展志忠印章照片。

幸福如你所願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根據檔案記載,展志忠烈士犧牲的時間也在1953年7月,也就是說,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年幼的展超明曾非常不解,“聽說1952年還是1953年的時候,他有機會轉業回國。為什麼他不轉業,不回來?如果回來,是不是就不會犧牲了?”

“土地改革后,我們家分到了幾畝地。母親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生活太難了,地都要靠別人幫忙來種。”展超明說。

現在,展超明理解了父親的選擇。“如果大家都想回家,誰去保家衛國?”

展超明一輩子都沒離開祖輩生活的鄉村。他初中畢業,先在村裡當會計,后來入黨,在村主任的崗位上干了20年。在他看來,為村民做實事就是對父親精神的傳承。

展超明育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展超玉育有四個兒子。兄弟兩人,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現在,我們展家人丁興旺,我都有了重孫子。家裡現在有五六十口人,有4名黨員,還有大學生。”展超明說。(王瑩、洪可潤)

(責編:陳羽、任一林)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