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最閃亮的坐標·鮮花祭英烈
分享

為志願軍烈士尋親|烈士吳雄奎:橄欖枝頭寄鄉情

2022年04月01日15:52    來源:新華網

【烈士檔案】吳雄奎,男,福建閩侯縣青口鎮宏三村人,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73師218團戰士,1953年7月犧牲。2020年,吳雄奎烈士遺骸回國。2021年,通過DNA信息比對,吳雄奎烈士與家人“相見”。

閩侯橄欖,長約一寸,青黃色的果實透著清香,口感微澀而回甘。清明前夕,47歲的吳玉成再次帶著家鄉的橄欖,跨越2000多公裡,由福建閩侯一路北上,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拜他尋了40多年的“父親”吳雄奎。

“我來看您了。”吳玉成輕輕摩挲著英名牆上“吳雄奎”三個字。聲聲低語后,是久久的沉默。英名牆前顆顆帶著故鄉氣息的橄欖,是家人經年不絕的思念,是吳雄奎離開后便不曾回去的故鄉。

“父親”的謎題

小時候,吳玉成一直以為自己是孤兒。

“我和叔叔嬸嬸一起生活,鄰居到家裡來找我父母,我都說我沒有爸爸媽媽。”成年后,吳玉成才慢慢發覺,從小叫到大的“叔叔”“嬸嬸”,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那個未曾謀面、隻在一張泛黃的2寸照上見過的“父親”,是自己的伯父——吳雄奎。

“我們這裡有這樣的風俗,對沒有結婚就過世的親人,他的親屬會把自己的子女過繼過去作為后嗣。我就是過繼給伯父的,后來我才知道,伯父是個犧牲在戰場的英雄。”吳玉成說。

伯父是什麼樣的人?這在吳玉成心裡是一道解不開的謎。

1934年出生,志願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1953年7月,朝鮮,因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烈士証上寥寥數語,記錄著吳雄奎短暫而壯烈的一生。這是吳家掌握的,關於吳雄奎為數不多的信息。

吳玉成的錢夾裡,那張泛黃的2寸照片,是吳雄奎留給吳家的唯一遺物。精心塑封的照片上,站著筆直軍姿的吳雄奎面容青澀,瘦小的身軀穿著寬大的軍裝,身后是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這是刻畫在吳家人腦海裡的那個永遠年輕的少年。

“兄奎贈,公元1952年5月15日,紅星照相館”——相片的背面,簡單幾行字記錄著即將奔赴戰場的少年,對家鄉親人濃濃的眷戀。

“紅星照相館,這一定是在國內,這家照相館在哪?現在還有嗎?一定是因為馬上就要打仗了,他想給家人留下一點念想。”吳玉成說,這張照片是伯父犧牲后經人郵寄到家裡的。“他是哪年過江的,又是怎麼犧牲的,沒人能說得清。”

對於吳家的疑問,同村年過九旬的吳興水給出了部分答案。在過鴨綠江的時候,他和吳雄奎分到了不同的隊伍,從此再未見面。有一次自己受傷,在醫院遇到一位戰友,那名戰友告訴自己,吳雄奎犧牲了。“他在偵察隊,穿插到敵人陣地后,受傷犧牲了。”

說罷老人的眼睛有些迷離,那群穿越烽煙、慷慨赴死的少年似乎又出現在眼前。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內,零零散散的遺物從另一個側面勾勒出戰場上英勇就義的吳雄奎:一枚印章、六枚紐扣、一個手電筒、一支鋼筆、一個水壺……

“他還帶了鋼筆,是准備給家裡寫信的吧”“那個手電筒可能是巡視用的,他是個偵察兵”“水壺上有個洞,不知道是不是子彈打的,是不是就是這顆子彈要了他的命”……吳玉成說,“看著心疼。”

珍貴的印章

歲月輪轉,吳家三代人始終有一個心願:吳雄奎能落葉歸根。

2014年以來,韓國陸續向中國移交發現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吳雄奎年過八旬的弟弟吳奎俤看電視時,總會同兒子吳玉成嘮嘮叨叨:“會不會有一天,你伯父也能回來?”

“他走那年,我哭得厲害。”吳奎俤說,因為父母早亡,自己從小與大哥吳雄奎相依為命,生活上靠吳雄奎打零工、種地過活。大哥當兵走的時候,自己還是個孩子。“隻記得他比我大7歲。”

“世界上很多事情有時就是很奇妙,感覺沒希望的事情,好像被他這麼嘮叨出來了。”吳玉成說,2021年7月的一天,他接到了村裡的電話,通知說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到家裡來。“第二天,真的來人了,對方說伯父遺骸可能找到了,需要DNA比對進一步驗証,家裡人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快70年了,怎麼可能?”

第二天,吳奎俤和吳玉成一起到縣裡抽了血。幾天后,有關部門傳來消息:DNA比對成功!

2014年至今,累計有8批825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目前,通過DNA比對成功找到家人的已有10位。吳雄奎的家人能夠在第7批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中確認他的遺骸,首先源自一枚珍貴的印章。

據了解,當年,一些志願軍戰士有自己的印章。那個年代識字的戰士不多,他們與家人通信時大多請人代筆,最后蓋上自己的印章。多年后,這些印章成了辨析他們身份的重要信物。

2020年9月,在第7批在韓志願軍烈士回國的遺骸中,吳雄奎的棺槨編號是621。烈士遺物中就包括刻有“吳雄奎”三個字的印章。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內,吳玉成將手中的照片扣在玻璃展陳窗上,認真比對著印章上的字跡。“就是它,和照片背面的印章一模一樣。”吳玉成略顯激動地說,“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桌上的碗筷

一杯家酒,一副碗筷……每年7月6日,吳雄奎犧牲的日子,吳家都不忘在家中祭拜。中秋、除夕這些特殊的日子,吳家的四角方桌上總會留出一個位置,“他回來了,家才算團圓。”吳奎俤說。

福建閩侯縣青口鎮宏三村,是吳雄奎出生的地方。吳雄奎犧牲后,相關部門就安排當時還小的吳奎俤去烈士學校讀書,此后為他安排了工作。

如今,那個吳雄奎離開時放不下的年幼弟弟已是耄耋老人,一家三代居住在村裡老街上的一棟五層小樓裡。一樓是十幾平方米的門市,租給別人經營。閑暇時,吳奎俤會在這裡坐上搖椅,看看街上往來的行人。

距離吳家三五十米的距離,是一座單孔石橋,連接著村子內外。吳玉成每日都要跨過這座石橋,騎上電動車去到對岸七八公裡外的工廠上班。

夜幕降臨,一家三代人再次圍坐在四角方桌前,熱鬧地吃著晚飯。偶爾,吳玉成兩個年幼的兒子會翻夾盤子裡的菜,隨即調皮地偷笑。吳玉成說,“等疫情過去,我一定帶他們去烈士英名牆下敬少先隊隊禮。”

日子就是這樣平平淡淡,如同吳家門前那條碧波連連的小河,向遠在天堂的吳雄奎訴說著歲月靜好。

吳奎俤的抽屜裡,一張藍格子手帕還包裹著那張泛黃的照片。想念時,吳奎俤就會拿出來看看,嘴裡還會念叨著:哥,你總算回來了……(記者 汪偉、於也童)

(責編:陳羽、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