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

城鄉融合勇爭先

本報記者   劉泰山

2022年03月25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初春,人們驅車駛上廣佛江珠高速大瀝段,驚訝地發現,高架橋底亂石雜草變成了“袖珍公園”,青石、白沙、植物點綴而成的景觀賞心悅目……

大瀝鎮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東北部,是鋁材、有色金屬、內衣、商貿等產業名鎮,但長期粗放式“馬路經濟”、碎片化村級工業園等佔據大量土地,制約了產業升級空間。2019年,佛山市南海區獲批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大瀝率先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消除“痛點”,盤活資源,美化環境,推動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

騰出發展空間

2月18日,大瀝舉行“新大瀝·最活力”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行動,集中整治泌沖大沙工業區、瀝北湖馬工業區、太平工業區、謝邊西滘舊廠房、大瀝鹽步迴龍岸線等低效項目用地,清拆出土地1500畝。

“拆除一批、改造一批、升級一批”,大瀝從各單位抽調723名黨員骨干,駐點“三舊”(舊村級工業園、舊村、舊城)改造項目現場,同步推進111個零散簡陋的村級工業園改造,並創新“出讓+出租”“國有+集體”“居住+產業”等開發方式,找到村集體、村民、業主等多元利益“最大公約數”,盡量減少改造阻力。去年12月,泌沖大沙工業區改造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入戶表決,同意率高達99.3%。兩年來,大瀝總計拆除整理工業土地超過1.5萬畝。

與此同時,大瀝優化調整產業發展保護區范圍,對整理出來的產業用地“集中管理、統籌開發、連片升級”,陸續規劃建設大瀝中軸片區、創客小鎮核心片區、瀝桂新城核心片區、廣佛國際商貿城等容量大、配套強、環境美的發展板塊,實現“人口集聚、土地集約、資源共享”,以優質產業空間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動力與活力。

“再造產業空間,不能‘一拆了之’,要邊破邊立、先立后破,既清除產業轉型障礙,又確保經濟穩定發展。”南海區委常委、大瀝鎮黨委書記何春雲說,未來5年,鎮政府每年要統籌連片工業用地1000畝,騰出空間引進優質項目。

優化產業格局

跨過千燈湖北部佛山水道,佔地3000多畝的全球創客小鎮建設如火如荼。首批13家企業已簽訂意向合約,包括西門子智能樓宇集團、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阿裡巴巴生態合作浩鯨雲、聯想新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平台等行業領先企業。

據介紹,全球創客小鎮竣工之后,將導入300個創新型團隊,引進兩萬多名高端專業人才,聚合5萬多名從業人員,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創新創業生態鏈,形成商住、創業、文娛、運動、休閑一體化魅力小鎮。華南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平台副總經理周雲強說:“我們會立足全球創客小鎮,吸引服務合作伙伴,為創客項目賦能,並服務輻射整個粵港澳大灣區。”

“政府引導、規劃引領、市場推動”,大瀝盤活存量土地,優化產業結構,引導有色金屬、鋁材、內衣、商貿業等跨界創新,轉向裝配式建筑產業、全鋁產品、時尚產業、現代展貿業﹔以新材料、泛家居、安全、現代醫藥、有色金屬、智能裝備等產業為重點,培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都市型經濟﹔依托廣佛商貿城、南方時尚城等超百萬平方米產業載體,建設大瀝電商產業園。

不久前,大瀝廣佛商貿城中心區的南海國際會展中心落成,被定為“中國安全產業大會”永久會址。去年,大瀝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3.5億元,增長16.1%﹔引入超億元項目15個、千萬元以上項目38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至164家。其中,鹽步內衣產業集群成為佛山市中小企業抱團數字化轉型試點。

加快城鄉融合

2月15日,瀝東社區金花田“百社千園”項目正式啟動,拉開了大瀝首批100個“四小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落成使用、1000個“四小園”建設序幕。

按照“江河兩岸、沿路兩邊、高架橋下、名企百園、百社千園”行動部署,大瀝抓住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契機,系統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建設美麗宜居社區。去年,大瀝決定投入1.2億元,建設鹽步社區文化示范片。其中,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農業公園已落成開放。今年6月之前,大瀝將建成1000個“四小園”,讓城鄉居民“出門滿眼綠、開窗聞花香”。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也倒逼廣佛全域同城化進程。大瀝東部有25公裡與廣州市荔灣區接壤。今年,大瀝“以水為媒”,啟動修建近10公裡的廣佛濱水綠帶,打造城市亮麗、產業高端、環境優美的高質量發展之城,重構“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嶺南水鄉。

如今,大瀝正重點改造廣佛灣、廣佛同城示范帶,並研究交通、管理、住房、教育、醫療等配套措施,繼續提升城鄉面貌,吸引更多人來此發展,依靠全鎮46個專業市場筑起“廣佛黃金走廊”“灣區創新寶地”。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說:“大瀝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鄉融合發展,讓落后工業園區變成現代產業園區、廣佛邊界地區變成廣佛都市圈核心區,爭當產業轉型、城鄉融合、廣佛同城的標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5日 10 版)

(責編:吳楠、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