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婀娜 吳 月
2022年03月18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教育部 |
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強調,要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確定人才培養規模,優化結構布局,在選拔、培養、評價、使用、保障等方面進行體系化、鏈條式設計,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研究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為什麼要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如何吸引和培養拔尖人才投身基礎研究?本版今起推出“兩會后探落實·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系列報道,聚焦各高校在選拔、培養、評價等方面的探索,探尋未來發展方向。
——編 者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拔尖計劃”畢業生宮勇吉,畢業后留學深造,並在高分子材料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如今任教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為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
眼下,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畢業生田恩麟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回憶本科時光,最難忘的是在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參與了多個科研訓練項目,在他看來,“本科階段的科研訓練,堅定了我投身基礎學科研究的信念”。
如何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研究?
“沒有強大的基礎研究,很難做出原創性、變革性、顛覆性的關鍵核心技術”
“基礎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難題的關鍵。沒有強大的基礎研究,很難做出原創性、變革性、顛覆性的關鍵核心技術。”談及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說。
“發展強大的基礎學科,需要一大批對基礎學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深有同感,“基礎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石。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的基礎能力是關鍵,而基礎學科所構建的就是這樣一種‘底層能力’。”
基於對基礎學科建設和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迫切性的深刻認識,近年來,教育部以及相關高校持續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做了一系列探索。
開辟多元渠道,吸引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2020年,教育部出台《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起步階段遴選3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展試點,兩年來共錄取新生1萬余人。
同時,創新培養模式,為學生成長成才厚植土壤。“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拔尖計劃”)持續推進,在77所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288個培養基地,吸引1萬余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96%的本科畢業生繼續在基礎學科深造。通過實施“英才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6000余名中學生走進大學參與科研實踐,推進科教融合育人。
此外,加強基礎學科專業建設,學科專業布局進一步優化。2012年以來增設數據計算及應用、量子信息科學等10個理學新專業和古文字學等冷門本科專業,認定建設1189個基礎學科一流專業。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別是拔尖人才培養,事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事關民族復興偉業,是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要為杰出人才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自主學習和研究”
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科學設計、協同配合。
圍繞選拔,“強基計劃”探索建立基於統一高考的多維度考核評價學生的招生模式。同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單獨制定培養方案,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和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
圍繞培養、評價與使用、保障等環節,教育部深入實施“拔尖計劃”,深化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改革,探索建設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等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特區”,形成了“選拔設通道、培養留空間、評價長周期”的育人模式。
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本科二年級以上學生實行全員導師制,在耳濡目染中激發學術興趣和創新潛力﹔中國人民大學建設拔尖學生榮譽課程體系,鼓勵學生加深對學科知識的思考,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天津大學與校內外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科技領軍企業等合作,引導學生加強需求導向的自由探索……
“我國本科生具有‘高均值,低方差’的整體性特征,一流大學本科生則呈現‘個體差異性顯著’的結構性特征。如何讓有潛質的未來領軍人才脫穎而出,是不能回避的難題。”在南開大學伯苓學院副院長段文斌看來,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應更多依靠專家主導的多維度評價和遴選。“同時,在學生培養上,強調‘點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段文斌認為,學校應注重因材施教,讓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成為主導。
“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的天才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保護出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曾這樣形容。古典語文學項目學生來自不同院系,但常常自發組織讀書會、研討會﹔生命科學學院通過鹿鳴書院開辟400余平方米活動空間,均在學術名師的實驗室附近……通過種種舉措,北京大學給予拔尖人才適宜的成長空間。
在復旦大學,開放性的培養理念貫穿於拔尖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015年起,復旦啟動高挑戰度和高開放性的“本科榮譽項目”,面向全校所有院系,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專業要求設計相關專業。項目不設門檻,動態管理,學生基於自願修讀高挑戰度的榮譽課程,教學管理上採用靈活的選課退課機制,允許學生中途在榮譽課程和對應普通課程中相對自由地切換,鼓勵學生大膽挑戰高難度榮譽課程。
“要為杰出人才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自主學習和研究。”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學堂計劃”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看來,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關鍵在於創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持續探索、匯聚合力,著力構建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
“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具有周期長、投入高、見效慢等特點,需要持續探索、匯聚合力,著力構建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說。
在選拔上,需要創設多元渠道,多階段、多方式發現真正對基礎學科有志趣的“優秀苗種”,探索建立拔尖學生早期發現培養機制。“建議拓展基礎學科人才選拔通道,進一步選拔更多具有拔尖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進入大學﹔不斷總結各個高校二次選拔的經驗,為真正熱愛基礎學科研究的學生提供機會﹔鼓勵更多優秀本科生攻讀基礎學科研究生,加快高層次基礎學科人才儲備。”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鄭慶華建議。
在培養上,需要為學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間。“我們的想法是:寧願多留白,絕對不超載。”清華大學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介紹,為改變以往部分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較滿,學生自主支配時間太少的問題,書院強化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靈活性和模塊化,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制定課程修讀方案,為有學術志趣、潛力的學生提供“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
在評價上,需要“長周期”觀測。有專家表示,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工作需要遵循“長周期培養、長周期評價、長周期支持”的原則。“培養體系和評價體系創新是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徐雷建議,破除用唯績點、唯論文來評價學生,應通過真正考查學生的創新力、刨根問底的鑽研力、發自內心的對基礎學科的熱愛,形成新的學生評價體系。
此外,在保障上,還需穩定經費支持。專家建議,應當建立國家、地方、學校、社會聯動的多元化經費支持機制,完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體系。特別是在師資配備、科研實踐、國際交流等方面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提供持續穩定經費支持和優質資源供給。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已加大對基礎學科建設的布局,日前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基礎學科相關建設學科共124個(不含北大、清華),佔公布名單中全部433個建設學科的29%。
“下一步,將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超常規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學生為重點,堅持選拔、培養、評價、使用、保障全方位謀劃,堅持專業、課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堅持基礎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職業發展階段全周期支持,堅持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等全鏈條銜接,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支撐。”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8日 1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