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1日14: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解決我國農業人口多和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出路在於機械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機是解決誰來種地、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十四五”期間,應加快推動農機裝備向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助力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促進提高農業生產力。
農機裝備發展仍存在一些短板:
一、高端裝備供給不足。農機產業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有近30年的差距。國產機具90%為中低端產品,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產品多被外國壟斷。
二、智能化和綠色化程度不高。農機向智能化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尚以加裝信息化設備為主。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的農機裝備供給嚴重不足,缺少類似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或清潔能源的替代產品。
三、創新研發能力不強。農機院校人才培養規模漸趨萎縮。農機研究面臨產業化、商品化不足的瓶頸,科研成果多停留在實驗室。
四、配套環節跟不上。農機智能化產品缺乏智能化平台,插秧機、收割機等行距規格不一,缺少標准化﹔高性能、智能化農機裝備和大馬力機械、適應南方丘陵山區的農機欠缺﹔農機農藝融合難度大、成本高,對農田的宜機化改造不足﹔丘陵山區土地碎片化制約了綠色智能農機發展。比如,重慶90%以上的耕地達不到大中型農機通行作業條件。
為加快智能化、綠色化高端農機裝備發展與利用,建議如下:
一、設立“十四五”高端農機專項研發計劃,精准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將高端精密液壓件、農業智能傳感器、大型高效復合型農機具等關鍵部件和整機裝備列入﹔加強優勢整合,用好在人工智能、5G、北斗導航等領域的先進成果,促進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精准對接﹔“清單式”推動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動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二、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力度,協同推進“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探索“揭榜挂帥”新型項目組織方式,推動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成立聯合體﹔建立國家農機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打破學科、校際、校企壁壘,鼓勵共同申報綠色智能化農機重大研發項目,推動成果轉化﹔對農機人才培養規模大、“新農科”“新工科”融合優勢明顯的高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搭建國際合作平台,“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農機綠色智能化合作。
三、推進以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第三代農機產業化應用。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農機裝備,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廣應用。加大對自主關鍵技術和先進、智能、環保農機產品支持力度﹔破解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技術“瓶頸”,加大丘陵山區先進適用、小型智能農機研發與推廣﹔大力推進信息化、數字化、企業化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加強“數據上雲”,促進創新迭代。另一方面積極推行農田向宜機化方向進行整理改造,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地流轉、土地整理、服務體系建設等與智能化農機應用結合起來,加快綠色智能農機裝備更大規模地普及利用。
四、積極完善配套政策扶持,加強對綠色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鏈的支持。搭建農機信息化服務平台,加強人工智能農業生產主體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綠色智能裝備設施應用培訓。注重政策導向,中央資金加大對綠色智能農機設備補貼力度,出台新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補貼資質方面突出農機科技自主創新,拓寬農機創新產品取得補貼資質條件,對高端綠色智能創新農機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將丘陵山區急需機具以及高端、綠色、智能農機產品的補貼額比例提高至35%。
相關專題 |
· 2022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 · 科技 · 衛生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