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2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九三學社
分享

九三學社中央:關於加快在長江干線推廣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模式的提案

2022年02月28日11: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長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但水生態問題仍然是長江流域最主要的問題。長江干線常年航行的運輸船舶達11萬余艘,僅2020年下半年,長江經濟帶港口水污染物接收總量高達21萬立方米。當前船舶水污染物“集中存儲、船上處理、達標排放”的模式,達標排放結果極不穩定,船舶偷排直排現象仍然突出。建議在長江干線加快推廣重慶段“船上儲存、交岸處置”的“零排放全接收”模式。

“零排放”模式具有四大優勢。一是船舶污染物減排明顯。如,2020年長江干線重慶段接收水污染物4萬余噸,累計減排懸浮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1600余噸,間接節約燃油消耗2萬余噸。二是船舶運行成本顯著降低。零排放模式燃油成本可由原來的1億元降為3千萬元,降低70%。三是船舶水污染違法行為減少。“零排放”模式處理簡單,可追溯性強,監管脈絡明晰,2020年重慶市船舶水污染違法行為減少近30%。四是各界認可程度較高。四川、湖北地區對重慶市認可的“零排放”船舶實施了防污免檢,航運企業對船舶水污染處理方式轉變極為認同。

當前,我國“零排放”模式推廣仍面臨諸多困難。

一是污染物接收設施缺乏統一標准。2020年長江干線重慶段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1631個,實現了全覆蓋。但儲存轉運裝置材質、規格等均無行業標准,相關設施採購也沒有公開的有資質的生產廠家,港口企業幾乎難以做到設施設備規范維修更換。

二是污染物接收處置“硬件”嚴重不足。目前,長江干線隻有上海、武漢、蕪湖等城市建成具備垃圾和污水回收處置等功能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防污接收設施建設前期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盈利能力弱,受制於防污應急保障資金預算不足,購買性服務不到位,長江干線具備資質的污染物接收公司數量較少,覆蓋率較低。

三是多方聯動制度尚不健全。船舶水污染處置涉及交通、環保、住建、市政等多部門,各省市區域環保議事聯系制度還不健全。船舶污染物水中、岸邊、陸上全鏈條閉環管理,以及接收、儲存、轉運、處置等全過程監管制度尚未形成,上中下游應急聯動機制尚未建立。

為此,建議:

一是制定分步推廣計劃。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參與,在長江干線全面推廣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模式,探索由點到面,由區域到干線的逐步推廣路徑,可先劃分為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區域、長三角區域分步實施,最終在長江干線全面推廣。

二是完善接收設施配置規范。修訂完善《船舶水污染物內河接收設施配置規范》,明確內河貨運港口碼頭、水上服務區、船閘等區域船舶水污染物岸上接收設施和流動接收船的配置要求,為長江干線內河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設施的配置提供科學依據。

三是加大防污染設施建設推動力度。將防污染治理成效納入專項考核,設立長江防污染專項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推動水上綜合服務區和洗艙站建設,逐步配備新型船舶污染物一體化處置裝置,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對污染物接收費用科學定價,嚴格監管,促進污染物接收、儲存、轉運、處置“零排放”模式有效實施。

四是建立健全多方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大環保”議事聯系制度,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形成長江沿線省市縣生態環境、交通、應急、住建、市政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完善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船舶水污染物水上交付、岸邊儲存、陸地處理等信息資源,促進沿線區域部門信息共享﹔成立長江保護聯合執法支隊,推進建成污染物產生、收集、運輸、處理等全流程監管體系。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