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2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九三學社
分享

九三學社中央:關於加強我國近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提案

2022年02月28日11: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我國近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近岸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出現向好趨勢,但同時仍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陸源入海污染物量大面廣,營養鹽、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和新興污染物問題突出。二是珊瑚礁、海草床、鹽沼濕地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近海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頻發,典型生態系統多呈亞健康狀態。三是海洋變暖引起海洋熱浪加劇、海洋酸化、缺氧、高鹽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導致近海生態系統更加脆弱。四是過度捕撈、圍墾養殖、外來物種入侵等導致海洋漁業資源出現衰退現象,海洋捕撈總產量不斷減少。

為此,建議:

一是建立現代化立體觀測監測體系,創新海洋生態系統綜合監管政策。統籌共建從山頂到海洋的現代化“空中-水面-水下-海底”立體監測觀測體系,實時獲取全范圍、全水深、多時空分辨率的海岸和近海海洋信息。建設全覆蓋、網格化、精細化的海洋生態環境在線實時監測網絡體系,健全入海排污口整治驗收銷號制度,有序提高排放標准,推進入海污染達標行動,加強入海河流流域面源污染溯源整治。加強地表水和海水水質標准在分類、指標設置、標准定值等方面的銜接,增設總磷、總氮、微塑料、新興污染物等指標,推動陸海一體化的排放控制和水質目標管理。加強農業、醫藥等行業的陸源污染管控,特別是塑料和微塑料等廢棄物源頭管控,抗菌藥物、抗生素等化學藥品的管控。依托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共建共享近岸海洋綜合治理信息平台,強化“一張底圖、一張藍圖”。

二是構建全方位陸海一體聯防聯控機制,提升海洋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部際和省際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實施“灣(灘)長制”,加強跨區域綜合協調,明確灣(灘)長,並與入海河流“河長”相銜接,構建一體化治理機制。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堅持“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綜合運用財政、稅收和市場手段,採用以獎代補等形式,建立獎優罰劣的海洋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海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法律責任,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健全環境損害賠償方面的法律制度、評估方法和實施機制。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場投融資機制,鼓勵和吸引民間、社會、風投等資金向海洋保護治理領域集聚。

三是構建沿海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實施近海海洋生態保護行動。基於陸-海相互作用確定陸海空間影響范圍,形成陸海協調一致、功能清晰的空間管控分區,劃定並嚴管生態保護紅線,明確保護對象、目標指標以及用海行為負面清單,實現陸海生態空間整體保護。統籌銜接陸海生態保護紅線區、各類海洋保護地,劃定珍稀瀕危海洋生物、鳥類等生物生境和水生生物的越冬場、產卵場、索餌場和洄游通道等優先保護區。建立國家重要濱海濕地、地方重要濱海濕地和一般濱海濕地分級管理體系,並發布重要濱海濕地名錄,確定各省(區、市)濱海濕地面積管控目標。繼續實施全面禁止圍填海,進一步加強紅樹林、海草床、鹽沼、河口和潮灘及珊瑚礁等濱海濕地保護。制定行動計劃,採取更多措施恢復喪失的關鍵棲息地,修復喪失的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恢復力,特別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的停歇地、換羽地、越冬地和“江海洄游生物”的越冬場、產卵場、索餌場和洄游通道等。按照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和沿海生物區系特征進行濱海濕地修復,通過實施退養還濕、植被厚植、生境養護等舉措,改善濕地植被群落結構,提高濕地生境的生物多樣性,提升濕地水質淨化、固碳增匯等能力,合理擴大濱海濕地面積,恢復濕地生態功能。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