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8日20: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也應當清醒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前者為后者2.5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當前制約農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與農村戶均土地經營規模存在矛盾。戶均土地經營規模過於狹小是導致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的重要因素。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約2.1億農戶,農戶戶均經營規模僅7.46畝。解決三農問題重要途徑之一是在減少農業人口的基礎上提高戶均耕地規模,而受城市化進程緩慢和城鄉二元土地制度抑制城鄉人口流動等原因影響,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緩慢,戶均土地規模長期難以提高。
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增效與投資短期化存在矛盾。中共十九大將“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具體明確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目前經營權流轉合同的有效期限通常最遲截至2028年,雖然有續約可能,但由於土地經營者並不能得到確定保障而偏離最優投資水平,導致土地投資行為短期化,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不利於農業勞動生產率與利潤率的持續提高。
三是農村封閉經濟生態與鄉村振興存在矛盾。推進城鄉融合應當注重城鄉要素的雙向自由流動,但當前社會資本和城市人才參與鄉村振興還面臨許多困難,農村封閉的經濟生態制約了土地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阻礙了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的實現,同時也不利於吸引並留下鄉村振興所需要的人才,阻礙了城鄉融合發展。
為此,建議:
一、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鼓勵適度規模經營。一方面盡快解決長期在城鎮務工人員及其家屬的市民化待遇,在保障性住房、子女義務教育、公共醫療服務、失業救濟和養老等方面與城市戶籍人口享受同等權利,做到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改善民營企業在融資、投資和市場准入等方面的營商環境,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更加充分的就業崗位。隨著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的加快,使農戶戶均土地逐步達到規模經營的水平。
二、進一步落實農民土地承包權,穩定農業投資預期。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2018年修正)第三十八條所強調的“依法、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土地經營權流轉”原則,應當進一步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農戶可以通過合約期長短、風險大小設定不同金額流轉費,如“長約高租、短約低租”等方式,既保障自己的財產性收入,又保障土地經營者在其產業發展所需年限內擁有確定的土地經營權,讓土地經營者免受對土地經營權到期收回的擔憂,穩定投資預期,提升農業投資回報率。
三、推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推進城鄉土地同權化,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二是引導城鄉人口合理暢通有序流動,在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同時,也應不斷引導人才、技術和資本等流向農村,為城市各類人才下鄉創業和居住提供保障,同時鼓勵城市居民下鄉消費、休閑養老,提升農村居民收入,從而推動共同富裕。
相關專題 |
· 2022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 · 經濟 · 發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