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分享

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 ——我國體育事業錨定新定位和新使命奮楫前行

繆翼

2022年02月18日09:27    來源:農民日報

——我國體育事業錨定新定位和新使命奮楫前行

開欄的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繼續創造著波瀾壯闊的偉大奇跡。從即日起,本報開設“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專欄,推出記者採寫自各個行業和基層一線的系列報道,聚焦新征程上踔厲奮發的新作為、新成就,展現新時代昂揚奮進的新氣象、新風貌。

“我們贏了!”徐夢桃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高喊。

108.61分,徐夢桃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賽中完成完美一跳,奪得金牌。

賽場內,一片沸騰﹔賽場外,越來越多的人在觀看冬奧會的同時,也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感召下走出家門,3.46億人投入到冰雪運動當中。“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已經從願景成為現實,冬奧之約,兌現了中國承諾,體育強國夢從未像今天這樣離全民如此之近。

“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這也是新時代賦予中國體育事業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贊!健康願景發展為國家戰略

曾幾何時,馬拉鬆不再是運動員的專利。“全馬”(全程馬拉鬆)、“半馬”(半程馬拉鬆)、“北馬”(北京馬拉鬆)、“PB”(個人最好成績)……很多人的朋友圈時常會被這些詞語刷屏。

我國體育發展至今,已不只是賽場的爭金奪銀,更是體育機制的創新、全民體魄的增強,展現著全方位發展的豐富細節。

公園裡四季無休打太極的老人、健身步道上一天不跑個幾公裡就渾身不舒服的青年、廣場上一圈圈玩著輪滑的孩童……各類人群的健身需求越來越強烈,全民運動、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意識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更多中國人身體壯起來了、精神強起來了。“我們將順應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以更大力度積極推動全民健身,為體育強國建設,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建設健康中國,為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公共服務處處長趙愛國說。

近十年來,全民健身制度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趙愛國介紹,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12月,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央宣傳部、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9個部門和單位組成。此后,省、市、縣逐級建立起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相關統籌協調機制不斷健全。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對“十三五”時期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要求,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在頂層設計上實現了深度融合。2019年以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相繼出台,體育領域關於健身消費、投融資、稅費價格、規劃用地、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科技研發、營商環境等支持政策不斷完善。

“這彰顯了黨和政府對全民健身事業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推進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的堅定決心。”對於十年來不斷完善的全民健身制度和政策體系,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汪曉贊解讀說。

從應運而生的健康願景到深入人心的國家戰略,“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初心得以不斷彰顯。

看!每個人參與都是增光添彩

每年4月,安徽溝鄉的農民文化體育節上,籃球、拔河、運糧大力士等比賽活動好不熱鬧﹔寧夏結合民俗民風,開展打梭、黑驢馱鹽、拿硬腰等體育活動﹔河北成功舉辦了農耕文明農事健身比賽暨美麗鄉村健康跑活動……

近年來,群眾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品牌賽事、項目系列賽事和特色賽事活動,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普及。同時,社會力量舉辦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的熱情不斷高漲,賽事數量和參與人數屢創新高。2019年,全國共舉辦馬拉鬆規模賽事1828場次,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參加人次超過700萬,創造了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此外,以全國智能體育大賽為代表的智能在線體育賽事,集健身、娛樂、社交於一體,突破了物理空間和時間限制,正在以新的形態吸引群眾關注和參與。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中國農民體育協會副秘書長胡永萬介紹,各級農民體育協會充分發揮體育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獨特價值和重要作用,結合地域文化、農耕文化、精神文化等組織舉辦了一些有價值、有內涵、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進了文明鄉風的形成。“更可喜的是,廣大農民健身參與程度不斷提高。”胡永萬說。

據了解,截至2020年,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37.2%,比2015年提高3.3個百分點。通過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群眾身體素質逐步改善,截至2020年,我國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90%以上。

此外,農民健身組織網絡越來越壯大。一是農村體育人口在不斷增加。各級農民體育協會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樹立“終身鍛煉”“規律鍛煉”的理念。通過舉辦各類賽事活動,創編針對鄉村基層的健身指導類書籍,不斷強化農民群眾的健身意識。二是農村體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積極開展送賽事活動、送器材書籍、送健身指導的“三下鄉”活動,走到農民群眾身邊,把全民健身與健康的理念帶給偏遠地區的廣大農民群眾。有效推進農村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向農村延伸、向農民傾斜,讓更多農民群眾共享體育事業發展成果。三是農民體育人才隊伍在不斷壯大。“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民體育協會團結和帶領各級農民體育協會組織,先后推出了健身秧歌、跳繩、廣場舞(健身操舞)、三對三籃球等一系列單項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通過各省、市、縣農民體協體系,培養了一批農民體育教練員,農民單項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

沒有落下農村人口的體育事業,正在匯入體育強國夢的時代洪流中。

盼!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上台階

“我不知道真正的羽毛球場館是什麼樣子,希望有一天可以在真正的羽毛球館裡打一場球……”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果布嘎鄉高石小學11歲的馬健降是個酷愛羽毛球的男孩。

就在去年,馬健降的願望實現了。國家體育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工程,利用中央資金,引導支持地方補齊5000個以上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新建或改擴建2000個以上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場、健身步道、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等。各地公共健身設施狀況正在加快改善。

然而,還有許多和馬健降一樣熱愛體育運動的人被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發展不足、“健身去哪兒”等問題困擾著。

如何破題?“解決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趙愛國解釋,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有利於更廣泛深入地普及全民健身運動、擴大多層次多樣化全民健身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提升豐富人民文化生活品質……

如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讓體育運動“飛入尋常農民家”?

趙愛國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在頂層設計上統籌謀劃好農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更多全民健身公共資源向農村基礎薄弱地區傾斜﹔組織實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指導督促地方落實好全民健身領域的兜底保障責任,包括支持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在行政村舉辦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等﹔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工程,支持農村地區補齊公共健身設施短板,新建或改擴建一批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等健身設施,補齊5000個以上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實施新修訂的公共體育場館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將符合條件的縣級以上公共體育場館、全民健身中心納入中央財政補助范圍,推動公共體育館更好地為農村居民提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構建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全民健身大會、社區運動會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體系,為農民兄弟、農村居民參加賽事活動提供更多機會、搭建更廣闊平台﹔深入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更好地發揮體育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多元價值與功能。

如今,體育運動的種子正在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為更多人帶來健康與歡樂,為美好生活增添時代光彩。

(責編:王欲然、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