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平凡的一天 不平凡的十二時辰

本報記者 彭景暉 董城 光明網記者 陳暢 靳鈴涵

2022年01月31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掃一掃觀看視頻《守護十二時辰:謝謝每一個你》

   【新春走基層】

   1月29日,北京,整個城市已進入春節節奏。我們的攝像機整整運轉了十二個時辰,記錄了他們的身影——

   子時,00:00,高碑店北路,民警徐睿駕駛警車緩慢巡邏,車頂藍紅色的警燈與路邊的彩燈交相輝映。“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辦。”從警十年的他一直踐行著這句話。

   丑時,2:03,冬夜裡鐵路工人李玉明的額頭上已沁出汗珠。他已與工友連續奮戰了兩個多小時,改道、焊縫打磨、更換配件,他們要在凌晨4點30分之前,完成對京哈鐵路線北京段的整修任務。“中國高鐵跑得越快,就越需要更加穩定的線路基礎”,他明白自己必須像鐵路道釘一樣,堅守在祖國鐵道線上。

   寅時,3:30,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綜合病房樓四樓,重症醫學科醫生劉博快步走進病房。一位患者血壓出現異常,必須馬上查看。劉博牢記著實習時老師的教誨:“好醫生,要一直在病床旁邊。”

   卯時,5:58,奧林匹克公園,環衛工人盧海杰已開始一天的清掃工作。“我們200多名員工全部在崗。”盧海杰說,這個春節能為冬奧服務,他為此而自豪。

   辰時,7:00,北京公交集團客一分公司510路駕駛員陳劍精神抖擻,雙手穩健地握著方向盤。他所駕駛的510路公交車,途經速滑館、冰立方、國家體育館、鳥巢等場館。“冬奧會期間要拍照打卡的朋友,歡迎來乘坐!”

   巳時,9:50,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北京昭陽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主任李紅霞組織孩子們去慰問社區老人。“越是佳節,空巢老人越感覺孤單。”朝陽門街道為轄區困難老人舉辦“一個觀眾的劇場”活動,孩子們入戶慰問老人時,會帶去一場精心排練的演出。

   午時,11:20,來自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的劉海衛正與同事們查驗貨物,作為奧運專庫的駐點監管工作人員,他們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保障冬奧期間的食品安全。一邊是冬奧,一邊是疫情防控,劉海衛很少有時間給家人打電話,“腦海中就一句話,食品安全每一個環節都錯不得”。

   未時,14:05,郵政投遞員劉杰正在送件路上。春節,郵件數比平時增加了至少一半,每個投遞員每天要投遞近400件郵件,一直工作到夜裡10點。在收件人的笑容裡,劉杰感受到“這大概便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吧”。

   申時,15:15,航空總醫院,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市民排成長長的隊。門診護士李躍躍埋頭工作,粗略估計,她一天的檢測量不少於1200人次。她曾聽到市民說“看見穿白大褂的小姐姐,很有安全感”,一時熱淚盈眶。前些日子,她主動報名參加核酸檢測任務。她說:“家人是我堅強的后盾,而我們是患者和所有人的后盾。”

   酉時,18:00,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府右街特勤站站長焦雲龍與消防員們整裝出發,駕駛消防車在轄區執勤。雖然沒有接到火警任務,但他們每天24小時准備著,“守衛萬家平安,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戌時,20:40,北京地鐵二號線北京站,值班站長李生專注地盯著客流。每逢春節,這裡客流量劇增,對李生的現場判斷和指揮疏導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班組人員全員在崗。”李生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亥時,22:50,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總站民警於海倫仍在崗位上。於海倫和他的同事們負責對廣大出入境人員,特別是冬奧會相關人員的出境、入境驗放工作,繁重的任務才剛剛開始。此刻,於海倫的妻子也在執勤,作為民警夫妻,他們一起在家過節的機會並不多。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身著警服,不辱使命”。

   (本報記者 彭景暉 董城 光明網記者 陳暢 靳鈴涵)

(責編:王欲然、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