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1年“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分享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集卡司機王慶:20年“堅持” 雕琢匠藝 傳遞匠心

2021年12月13日16:14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最后1米!”“30公分!”“脫離!”隨著口令的下達,浙江海港集團下屬寧波港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的王慶和林元章合作完成了“集卡車夾雞蛋”的硬核挑戰,兩輛總長35米的集卡車夾住直徑僅有5厘米的雞蛋,同向行駛20米后准確投入預定位置。在令人拍案叫絕的技術背后,是王慶22年的執著和堅持,把牢人生的方向盤,在集卡車駕駛室的方寸間,詮釋著貨運司機的“匠心”。

王慶駕駛車輛。(受訪者供圖)

在王慶看來,不管干什麼工作,日復一日的鑽研求索,在工作中積累精進的技藝,不斷超越自我,刷新行業標准的高度,雕琢匠心匠藝,就是工匠精神的具體表現,而他一直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不論是剛參加工作考取駕照時的堅持學習,還是為了提高效率苦練技術,再到十幾年如一日在實際工作中堅持規范操作,王慶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

“十幾年的日常行車中,每次在燈控路口等紅燈,作為頭車停車時,我都會要求車前保險杠距離停止線1厘米的間距,一開始會有誤差,次數多了就練就精准停車的本領,正是這樣的要求,成就了我在每次大賽中對精准要求的把握。”王慶說。

王慶參加全國大賽。(受訪者供圖)

榮譽是對付出和奮斗的最好肯定,而其背后更大的意義在於爭得榮譽過程中給人帶來的提升。不論是全國冠軍,還是完成“集卡車夾雞蛋”的挑戰,都是日積月累后的技術提升,而這也與司機的日常工作要求相輔相成。王慶認為,隻有一直用標准的操作手法,精益求精的態度,持之以恆的堅守,才能成就技術技能的提升,好的工作方法也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操作的規范和高超技藝技能的養成,更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條件。據悉,王慶從業至今始終保持著上崗以來未發生主責事故的良好記錄。

王慶(右)與林元章參加全國大賽領獎。(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寧波舟山港集裝箱業務量不斷增長,集卡司機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王慶也意識到了盡快培訓新司機,幫助港口擴大作業能力的重要性,並主動承擔起了培訓的責任。

早在2016年,王慶就客串過一陣子集卡培訓教練,在其他司機眼裡這是個苦差事,而正是身上這股子“堅持”的勁頭,讓他一點都不畏難,“沒有教不好的徒弟,隻有不適合的方法。”王慶說,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認真負責的考評,精益求精的要求,是對每一位上崗職工的關愛,也是對單位最好的負責,更是對培訓工作的價值體現。

培訓之初,王慶發現,盡管講解示范倒車、移庫多次,但學員們還是失誤連連。為了讓大家更快更直觀地學會關鍵要領,王慶分解每一個動作,開始逐一研究培訓要領,他用電腦繪制了現場圖紙,拿黃色油漆標注各關鍵點,從修理廠找來廢舊鐵板和鋼管焊接了參照杆,對學員進行悉心教導。“我覺得集卡駕駛培訓工作的關鍵還是要從職工的安全意識、操作規范抓起,方法就是注重統一的培訓制度、規范的操作流程、標准的操作手法,促進職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王慶與同事學習車輛理論知識。(受訪者供圖)

“人才培養的意義說到底就是弘揚工匠精神的具體延伸,展現匠人匠心的工作延續,工匠技藝的傳承。”王慶說。(中國經濟網記者 佟明彪)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