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深刻認識黨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本報評論員

2021年11月18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入研究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百年歷程,深刻指出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把“堅持人民至上”概括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強調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回望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回望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磨難而淬火成鋼,正是因為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回望百年奮斗歷程,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經過波瀾壯闊的偉大斗爭,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斷發展,14億多人口實現全面小康,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與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要深刻認識黨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更好為人民謀幸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從根本上說,黨的理論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的理論,黨的路線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的路線,黨的事業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的事業。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正如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的:隻要我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夠領導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勝利,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就永遠不會得逞。

從“能吃飽肚子”到“吃‘淨顆子’”,再到“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回憶起陝北黃土高原上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講述:“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如今,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脫離群眾,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我們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8日 01 版)

(責編:梁冠群、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