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張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增一批文物資源、新建一批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及科技創新將達更高水平,推動實現從文物資源大國向文物保護利用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對規劃的框架結構、主要內容、重點亮點進行了介紹。李群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物工作的重視前所未有。“十三五”期間,文物資源系統保護、科學研究、依法管理、合理利用得到全面加強,財政投入持續加大,法規體系不斷健全。進入“十四五”,文物領域五年規劃首次提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會同有關方面,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扎實完成“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規劃設置了6類21個指標,明確了10方面重點任務,設置了10個專欄48項重點工程項目。“十四五”期間,預計新增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預計達到2.35萬處,館藏文物數量預計達到6000萬(件/套)﹔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預計達到6500家,年舉辦陳列展覽數量預計達到3萬個,年觀眾人數預計達到14億人次﹔此外,文物機構數量預計將達到1.22萬個,文物機構從業人員數量預計達到19.5萬人,考古從業人員數量預計達到1萬人,文物保護勘察設計、施工人員數量預計達到2.7萬人。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國家級專項規劃之一。規劃強調融入大局,注重規劃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銜接。強調落實落細,對於綱要點題的任務和工程項目,進一步明確總體思路和路線圖,具體明確類型、地域分布和管理運營方式。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健全政策環境,加大資金投入,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企業債等渠道,加大科技應用,切實共同推進規劃實施見效,讓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重大科學問題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實現突破,但仍存在科研力量分散薄弱、資源配置總體規模有限等突出問題,亟待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創新體系。“十四五”時期,將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開展建制化的跨學科研究﹔推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部署“文物保護利用科技創新”研發任務﹔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中布局科技考古和保護等方向,依托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南海基地等建設綜合性科學研究實驗平台﹔推進科技創新成果應用示范,切實帶動文物保護利用提質增效。
李群等就加大文物保護、做好考古工作、讓文物活起來、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部署、加強文物科技創新、文物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壯大文物人才隊伍、文物國際交流合作、讓人民共享文化遺產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制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4日 1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