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山東加大黃河三角洲保護力度——

護大河之洲 引百鳥來棲(大江大河·關注黃河保護①)

本報記者  侯琳良

2021年10月20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成群的白琵鷺。
  資料圖片

黃河口低窪濕地上生長的鹼蓬。
  胡友文攝(人民視覺)

編者按: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將為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效保障。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即日起,本版推出“大江大河·關注黃河保護”系列報道,關注黃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保護和治理工作,展現兩年來黃河保護取得的相關成果。

山東東營,黃河在這裡奔騰入海。泥沙沖刷沉積,形成黃河三角洲。讓生物多樣性更豐富、生態系統更健康,規劃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這兩年,山東重任在肩,努力護好大河之洲。

生物多樣性更豐富

眼下,黃河三角洲迎來最美的季節:深紅色鹼蓬簇成的“紅地毯”上空,一群群鳥兒不時掠過。

“剛進10月,鳥兒就多起來了!”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事講解工作的王彩虹說,20米高的電線杆頂端,東方白鸛高高站立﹔濕地中央,天鵝在水中游弋……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以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如今,這裡已經成為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多年來,山東堅持保護為重,先后頒布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和條例,印發實施《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詳細規劃(2014—2020年)》。“我們對東方白鸛、黑嘴鷗、鶴類等關鍵物種棲息地進行重點保護,進行檉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就地保護生物種群。”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許明德介紹。

據統計,在黃河三角洲,鳥類已由保護區建立之初的187種增至現在的37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這裡已經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國丹頂鶴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生態系統更健康

“你看這一泓清水,來之不易!”站在岸邊,保護區科研中心負責人王安東說。2020年,黃河三角洲共計生態補水1.74億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兩倍多。通過筑堤修壩向濕地引水、蓄水,恢復地表徑流、補充地下水,用淡水沖鹼壓鹽,促進濕地的自我恢復、自我發育。

除了補水,如何讓水系循環起來更是關鍵。這些年,東營實施引水提水、濕地水系大連通、濕地小連通等工程,著力構建“河—陸—灘—海”水系連通體系,促進黃河與自然保護區的大循環和濕地內部小循環,生態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緩解,濕地生態功能獲得較大改善,河流生態系統更加健康。

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說,近些年,東營市一方面以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另一方面通過實施16個濕地修復項目,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累計修復濕地28.2萬畝。

實施互花米草治理實驗項目,清除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恢復鹽地鹼蓬、海草床及灘涂貝類等物種,維護區域生態系統平衡與安全……東營市與中國科學院等30余家科研機構合作,成立8個野外監測和科研教學平台,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聯合開展濕地修復模式、外來有害物種防治等科研攻關,形成了20余項可復制推廣的科研成果。

規劃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

不久前,《黃河口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規劃,黃河口國家公園整合現有8處自然保護地,劃定范圍面積352291公頃。

“通過國家公園建設,實現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許明德介紹,目前,落實國家林草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東營市編制了黃河口國家公園設立方案及本底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符合性認定報告、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一方案三報告”及《黃河口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完善黃河口國家公園機構設置方案和管理辦法。

根據規劃,黃河口國家公園分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記者了解到,為實現黃河口國家公園游憩體驗可持續發展,公園擬實行訪客限額、到訪預約、非常規到訪資格審核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一般控制區生態修復區域及生態敏感區域原則上不允許訪客進入,有科考、修復工程等特殊需求,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審批同意后,且在專業向導帶領下,訪客方可進入﹔一般控制區生產生活區域及生態游憩區域原則上允許訪客進入,採取預約機制,適當開展游憩體驗。

“護好大河之洲,安穩候鳥之家!”山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尊重生態規律,搞好科學規劃,敢於較真碰硬,依法依規強化生態保護, 提高生物多樣性,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規劃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0日 14 版)

(責編:鄭翅(實習生)、薄晨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