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4日09:08 來源:天山網
10月1日,阿勒泰邊境管理支隊沖乎爾邊境派出所民警和護邊員在邊境線上巡邏。 □石曉坤攝
10月3日,新疆唯美棉品家紡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車間趕制訂單。 □馬光元攝
10月3日,“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幫助農戶採挖山藥。國慶假期,沙灣市各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一起忙秋收。 □蘭玲攝
10月1日,位於吉木薩爾縣的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吉慶油田作業區的工人堅守工作崗位,確保完成生產任務。 □張昀攝
國慶期間,當天山南北各族群眾享受美好假期的時候,我區各行各業仍有許多勞動者堅守工作崗位,揮洒汗水和智慧,選擇在勞動中度過假日。他們中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生護士,有舍小家為大家的社區工作者,有用心服務旅客的列車乘務員……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感受節日裡那道最美的風景,一起為奮斗的姿態點贊。
醫務工作者宋國宏:
堅守“醫”線 守護健康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蘇璐萍
“宋醫生,不好意思,要讓您加班了。”10月3日13時30分,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中醫科宋國宏專家門診,眼見已到下班時間,來自庫爾勒市的患者張敏(化名)不好意思地說。此時,還有不少患者在外候診。
為確保患者及時就診,尤其是來自各地州市的患者在國慶期間能看上專家門診,該院中醫科在國慶期間安排了5名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和1名高年資主治醫師坐診。“患者中有不少來自各地州市,來一次不容易,我們要竭盡全力為他們服務好。”宋國宏說。
以中醫科過道為界,一邊是針灸門診,患者在醫生的引導下,有序進行治療。一邊是專家門診,宋國宏仔細為患者把脈、詢問病情。當日上午,雖說有的患者病理差不多,但宋國宏的藥方不盡相同。“開藥方最考驗中醫的功力。”在宋國宏和他的團隊看來,中醫講究辨証施治,在這個“慢工出細活”的科室,接診一位患者至少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思考如何對症下藥、給患者解釋發病原因、反復教患者煎藥……就這樣,宋國宏一直工作到14時30分,才去吃午飯。“作為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宋國宏說,“我們會竭力提升診療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各族群眾服務。”
消防接警員滕菲:
每個電話都是一份責任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郭玲
10月1日,在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近280平方米指揮大廳裡,接警員滕菲和同事們正在忙碌著。
“你好,我被困在電梯裡了……”12時15分,滕菲接到報警電話,得知一名男子被困在阿克蘇市鑫大公寓的電梯裡。挂掉電話,她立即將接警信息反饋給轄區消防救援站。12時25分,救援人員到達現場﹔12時40分,被困人員救出﹔12時50分,救援人員歸隊。
工作5年來,滕菲一直值守在“生命線”上。“每一次接警,我們都需要把救援過程完整記錄下來。”滕菲說,指揮中心是消防救援的中樞,肩負著上傳下達的任務,一刻也不能鬆懈。
“接警時,常會遇見報警人因緊張說不清楚的情況,這時我們要主動引導對方快速說出有效信息。”5年的接警員工作,讓滕菲積累了不少經驗,平時在生活中,她也會關注周邊人的口音,以防接警時發生因口音問題不能准確掌握信息的情況。
“我們平均每天要接300多個報警電話,其中有的是火情,還有被困電梯、手被卡住等社會救助。”滕菲說,“我們就是信息的集散地,要給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提供最快最准確的信息。”
社區干部王勇清:
服務群眾的腳步不停歇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余夢凡
“您好!請戴好口罩。”10月2日,在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社區工作人員提醒著過往游客。
國慶假期,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成為眾多游客和烏魯木齊市民的打卡地。而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大巴扎片區大巴扎社區第一書記王勇清的腳步也沒有停過,越到節慶,她和社區干部越是忙碌。
每到節慶,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都會迎來游覽高峰。轄區內有1200余戶商戶,社區干部有時看到有的商戶往店裡拉貨,趕緊過去幫一把﹔有的商戶口罩舊了,他們就掏出隨身攜帶的新口罩拿給對方換上……
受冷空氣影響,國慶期間烏魯木齊市出現大風和降雨天氣。考慮到部分室外展位沒有遮雨工具,王勇清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及時為室外展位搭起了戶外雨傘。10月2日早晨,天空開始飄雨,為了不讓室外展位的商品淋濕,社區工作人員又趕緊幫助商戶給商品蓋上雨布。
一同在景區巡查的該社區副主任李忠信的微信運動顯示,前一天他走了18811步。“社區的同事都一樣,每天都要走上萬步。”王勇清在一旁說,“隻有走到群眾中去,才能了解群眾的訴求。我們節慶期間堅守崗位,就是要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更好為群眾服務的腳步就不能停。”
列車乘務員沈陽:
溫馨服務 情暖旅客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於熙
“您好!這個站台比較低,下車請留意腳下。”“您先上車,我幫您把行李遞上去。”……10月2日,烏魯木齊至和田7557/8次列車上,每到一個站點,乘務員沈陽都會提醒和幫助旅客。
國慶假期,客流激增。沈陽始終以飽滿的精氣神,按時核驗車票,進行安全檢查,提醒中途到站乘客下車。此外,她還要整理窗帘、清掃廁所……
沈陽始終用溫馨的服務,全力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節假日,總得有人承擔送旅客出行的責任。盡管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但我覺得值!”她說。
整理行李箱較為繁瑣,每次停靠站后,列車一啟動,沈陽都會仔細將行李架上擺放不規范的行李箱整理一遍。列車空間狹小,沈陽都會把自己負責的區域整理得井井有條。“我想讓旅客感受到,無論大事小事,乘務員一直都在,都會用心陪伴和守護旅客的旅程。”沈陽說。
為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沈陽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隔兩三個小時,她就會給車廂進行全面消毒和重點消毒,力求無死角、無遺漏,並隨身攜帶測溫儀,隨時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我只是做了一名乘務員應該做的事情。”沈陽說,對於祖國母親,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愛的方式,她選擇堅守崗位用心服務,向祖國母親表達自己的那份情感。
企業員工阿塔吾拉·肉孜:
生產線“流淌”著幸福和希望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趙悅
10月3日,在葉城縣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旁,阿塔吾拉·肉孜走走停停,時而細聽設備運行的聲音,時而查看設備控制台,看到生產線運行正常,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阿塔吾拉今年45歲,在該公司工作近10年,從最初的一線工人,成長為公司維修部的管理人員,負責設備維修和電工。
“10月1日至5日,我會一直在廠區值守。我是主動要求加班的,這樣其他同事就能和家人好好團聚。”阿塔吾拉說,“看到設備正常運轉,我特別開心。在我眼裡,生產線‘流淌’著我們葉城人的幸福和希望。”
“公司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很多人喝著我們公司生產的飲料歡度國慶,一想到這些,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祖國繁榮昌盛,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我們公司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阿塔吾拉高興地說。
“剛進公司時,我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后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現在每月能拿到5200元左右,我很滿意這個工作。”阿塔吾拉說。
阿塔吾拉告訴記者,自己親戚家的3個孩子也在該公司上班,收入不錯,現在每家人的生活條件都很好。葉城縣因為有了像美嘉公司這樣的核桃深加工企業,當地農民種植的核桃都能賣個好價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