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時代楷模”邱軍
分享

邱軍永遠地走了,帶著老區人民對他的不舍

2021年09月01日10:4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左為邱軍

2021年1月15日,邱軍去世后的第8天。年輕的妻子,瘦了一圈,頭發白了一大半。年邁的母親,欲哭無淚,悲慟到無法下地。而90多歲的奶奶,還在安徽老家,等著孫子回家過年。

2018年12月,37歲的邱軍,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到華池縣挂職副縣長。2年來,他實施奶牛養殖、沙棘育苗,緊抓技能培訓、促進勞務輸出……2019年華池縣整縣脫貧,邱軍被評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

然而,就在2年挂職即將期滿的時候,邱軍卻病倒了。2021年1月8日,在重症監護室,經過50余天的搶救后,邱軍永遠地走了,帶著他對華池縣的眷戀,帶著華池縣干部群眾對他的不舍,永遠地走了。

我要珍惜回饋鄉親們的機會

2018年12月,邱軍主動請纓,經過集團選拔,來到甘肅省華池縣,挂職副縣長。“我來自農村,所以要倍加珍惜這樣一次回饋土地和鄉親們的機會。”邱軍曾在日記中寫道。

上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華池縣南梁為中心,建立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作為全國知名的革命老區,這裡干旱缺水、資源匱乏,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79戶35596人,貧困發生率26%。直到2019年前,還戴著“窮帽子”。“貧窮不該是革命老區的代名詞。”邱軍曾對同事說,他相信隻要發揚好“南梁精神”, 沒有什麼困難是戰勝不了。

縱橫的墚峁,將華池縣“切”得七零八落。不少自然村,藏於大山,隱於溝壑。“邱縣長天麻麻亮出發,夜幕四合才返程。”華池縣政府辦公室干部魏建飛記得,初來華池,邱軍水土不服,卻工作忙不停,嘴唇皸裂、起皮,帶血的口子,遲遲難愈合。一個多月,邱軍走遍了華池縣15個鄉鎮、75個行政村,不僅理清了思路,而且還學會了當地方言,成了地道華池人。

幾番走訪,數次調研,邱軍打算在城壕鎮發展奶牛飼養。想法說出,一片質疑。鎮上人評說鎮上事,既沒養殖經驗,也無啟動資金,“不切實際,純屬空想。”邱軍先不爭辯,只是埋頭干。他利用央企幫扶資金,作為政策補貼,並引進養殖企業,對接銷售市場,打通上下游。“養殖企業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群眾沒了后顧之憂。”華池縣扶貧辦干部閆育剛說,“牛”生意趕上了好時候,當年城壕鎮養牛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邱軍多方籌措資金,在城壕鎮新建了一座肉牛養殖場。“牛”生意再升級,引進國內龍頭企業托管代養,農民變“股民”,年底能分紅,帶動6個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

黃土高原不隻生長貧窮

近處是山,遠處還是山。一道道黃土梁,由上而下開裂著溝渠壑縫。看不到樹,也沒石頭,帶狀的塬,多是殘缺不全。黃土高原注定生長貧窮?望著荒嶺上長得歡的沙棘,邱軍動了心思。

在邱軍的積極協調下,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投入138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在城壕鎮庄科村范台組流轉土地55畝,新建鋼架大棚62座,並配有灌溉機井,“邱縣長打算發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嶺上,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庄科村黨支部書記閻鑫說,村裡一共育苗620萬株,貧困戶來務工,人均增收1.5萬多元。

“經過實驗,華池沙棘籽的出油率為49.5%至56.23%,實驗品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分析,內含黃酮、有機酸、生物鹼等20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開發前景非常樂觀。”庄科村第一書記王鵬說,去年9月,邱軍帶隊前往陝西省,與西安一家科技公司正式對接了沙棘研發。

“邱縣長這兩年到城壕鎮調研脫貧攻堅52次,走遍了全鎮1310戶貧困戶,真正與廣大群眾結成了‘親戚’。”城壕鎮黨委書記李偉說。城壕鎮余家砭村的燕剛、燕麗兄妹,父親早逝,母親癱瘓,兄妹二人守著母親,靠低保、種地度日。日子的艱辛,讓兄妹吃盡了生活的苦頭。2018年底,邱軍了解情況后,主動多次上門安慰,並聯系定點幫扶單位,通過“訂單式”技能培訓,讓千余名農村貧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長。燕剛取得了焊工資格認証,在邱軍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邱大哥讓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有種冬天裡晒暖暖的感覺。”燕麗說。

此外,邱軍還對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及所屬企業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先后有175名大學生、23名貧困農村青年實現穩定就業。

“一人學技能,全家脫貧困”“一人成才,穩定一個家庭”……邱軍這麼說,也這麼干。2019年8月,在邱軍的策劃下,華池縣27名高中生,在陝西西安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研學交流活動。“孩子有出息,生活才有希望,未來才有奔頭。”邱軍曾說。

他的心裡全是扶貧和工作

林木蔥蘢的子午嶺,見証著南梁的光輝歷史:這裡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的落腳點,八路軍三大主力整編集結、開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在中國革命史上享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這裡有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陝甘邊區軍委舊址等39處紅色革命遺跡。

不同於名聲在外的光輝歷史,華池縣出產的白瓜子、黃花菜、小雜糧等農產品,口感純正品質佳,卻因山大溝深,交通不暢,大量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農戶普遍收入不高。“電商或許大有作為。”邱軍指導華池縣商務局,完成縣域十佳企業和十佳網店電子化資料,力挺地方企業進駐各種網上扶貧平台。去年豐收節,邱軍親自直播帶貨,收獲3700多單,銷售收入突破20萬元。在邱軍的帶動下,“為家鄉代言”成為熱潮,黨的十九大代表王雅麗、民間工藝大師趙星萍等紛紛走進直播間,向外推薦家鄉土特產。

“你的心裡呀,全是扶貧和工作。”同事這麼調侃邱軍。去年6月,兒子出生,邱軍激動地發了條微信朋友圈。近兩年來,邱軍共發朋友圈65條,64條是關於扶貧工作的。“邱縣長在發病前一周,給我看他兒子的小視頻。”王鵬說,邱軍滿臉幸福地說,“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回家抱我的大胖小子了。”

11月17日,正在寫總結的邱軍,身體突感不適。但他並未在意,喝了杯熱水后,繼續工作。然而,沒多久,不適加劇,疼痛難捱,被送往縣醫院。經診斷,是主動脈夾層A型。病情嚴重,連夜轉往陝西西京醫院。

病情日漸加重,邱軍連話都無法說出。在重症監護室最后的日子裡,他示意妻子拿來紙和筆,顫抖著寫下一段話:

“一是把自評報告交宋部長。”

“二是全年和四季度工作總結,數據完善到11月30日。”

“三是明年的牛產業要做大,菊花產業要做強,鄉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強,對明年資金使用要有個大概規劃,縣上要加強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溝通……”

寫寫停停,呼吸沉重,筆端如游絲,一個個字,像是畫出來的。邱軍緩了緩,鼓勁在紙上寫下:千萬不要告訴奶奶。陪護的家屬和同事,早已涕不成聲,而邱軍則用最后的力氣寫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我去買,給你們做。”

(人民日報客戶端甘肅頻道 董洪亮 王錦濤)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時代楷模”邱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