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種樹就是種希望”(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

本報記者  申琳  徐馭堯

2021年08月23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前這裡光禿禿的,現在樹綠綠的。”站在高處,指著遠處雅魯藏布江兩岸成蔭的綠樹,邊久高興地說。

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區是高原高寒風沙類型區,曾經土地沙化嚴重。作為土生土長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人,邊久的印象裡,過去雅魯藏布江兩岸沙丘裸露,大風一來,黃沙漫天。

上世紀80年代起,山南市開始在雅魯藏布江沿岸建設防護林,40余年來累計造林4500多萬株。1984年,26歲的邊久買了一輛車跑運輸,剛開始就是幫扎囊縣林業部門搬運樹苗。

幾年后,看著曾經光禿禿的山頭變得綠意盎然,邊久有了種樹的想法。向林業人員學習育苗技術后,他開始種植樹木。因為技術好,他種的樹成活率頗高。

2004年,邊久在當地政府資助下建立起個體苗圃基地。2006年,他承擔起雅魯藏布江北岸桑耶鎮、阿扎鄉等兩鎮三鄉6萬余畝治沙工作,採用礫石壓沙、草方格等辦法,有效減少了風沙肆虐。

工程造林、園林綠化、防沙治沙……各種和綠化有關的項目,邊久都積極參加。“如今種樹效益好,干活還要搶嘞。”目前,邊久的苗圃基地年產值四五百萬元,有70多名員工。

在山南市桑日縣絨鄉程巴村,一座佔地千余畝的蘋果園裡,當地村民正在忙碌。“村裡的苗圃基地育苗,樹苗拿去造林,果樹能夠結果,果園還是景點。”村民巴桑達瓦說,“種樹就是種希望。”

除了個人,很多企業也參與綠化造林。由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等3家單位共同出資建設的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2017年3月落戶扎囊縣,總投資3億元,集科研馴化鄉土植物、生態修復等為一體。

基地暖棚裡,仁慶羅布細致地修剪著枝丫。從農民到工人,仁慶羅布經歷了艱難的學習過程,但他覺得值,“干活有工資,土地流轉有分紅,收入像暖棚裡的樹一樣,噌噌地漲。”

根據規劃,山南市在雅魯藏布江北岸沙地區域實施了萬畝苗圃基地、千畝經果林等一批生態產業項目,初步形成生態種植、生態旅游等多元生態產業體系和江北萬畝林果經濟帶。

如今,在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貢嘎縣到桑日縣之間,形成了長160公裡、寬1.8公裡、面積約45萬畝的防護林帶,有了這條“綠色長廊”,沿線每年的沙塵天數從上世紀80年代的60余天降至目前的不到10天。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3日 01 版)

(責編:於子青、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