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王蘭花熱心小組”黨支部書記王蘭花——

志願服務溫暖你我(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勛章”獲得者)

本報記者  劉峰

2021年07月06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蘭花在翻閱志願者日記。
  本報記者 劉 峰攝

她待人熱情溫暖,做事雷厲風行,被不同年齡段的社區居民親切地喚作“王奶奶”“王媽媽”“王阿姨”“王大姐”。她叫王蘭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王蘭花熱心小組”黨支部書記、“王蘭花熱心小組”慈善協會會長,今年已經71歲。

16年前,退休后的王蘭花以滿腔熱忱建立起吳忠市首個社區志願者服務小組﹔16年間,以她為代表的“蘭花芬芳志願服務”逐漸成為吳忠市民廣為信賴的志願服務品牌。而王蘭花,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社區工作者踐行為民服務的標杆、志願者弘揚奉獻精神的模范和子女們傳承家風的好榜樣。

“有一分光,就要發一分熱”

2004年8月,王蘭花從裕西社區居委會主任的崗位上退休。“突然閑下來,心裡空落落的。”為讓退休生活更充實,一有時間,她便回到社區看望鄰裡們。

下水不通、暖氣不熱、空巢老人沒人照顧、兩口子鬧矛盾、小區衛生打掃得不干淨、樓道裡有人私拉電線……左鄰右舍一遇到煩心事,都習慣性地來找王蘭花。

“有一分光,就要發一分熱。”2005年,王蘭花與6名離退休干部和愛心人士一起,成立了吳忠市首個社區志願者服務小組——“王蘭花熱心小組”。

2010年,裕西社區專門騰出230平方米的社區用房,作為王蘭花和志願者們組織開展各類活動的地方,即“蘭花芬芳志願服務之家”。漸漸地,王蘭花和志願者們的熱心服務被越來越多的街坊們所熟知。

單親媽媽馬瑞聰帶著患有腦癱的兒子,生活困難。了解這一情況后,王蘭花幫助母子倆申請了低保和廉租房,通過殘聯請專家們為孩子會診,並為馬瑞聰聯系到一家物業公司上班。母子倆生活有了著落,王蘭花這才放下心來。

為了讓居民能隨時找到自己,王蘭花在辦公室准備了枕頭和被子,累了就在沙發上瞇一會兒。“群眾來找咱,這本身就是一份信任。再苦再累都是應該的。”面對求助,王蘭花總是傾盡全力。

2012年,“王蘭花熱心小組”成立黨支部,由於她工作成績突出、居民信任、黨員擁護,被大家選舉為黨支部書記。

“群眾有啥困難就‘點單’,咱們熱心小組來‘派單’,志願者和服務組織‘領單’,管理部門‘記單’,發揮聯系服務、管理培訓、孵化培育、整合資源、傳播志願文化等功能。”王蘭花帶領志願者們探索出依托區、鄉、村三級志願者之家的志願服務模式。

在服務居民的過程中,王蘭花秉持“接待群眾熱心、調查了解細心、教育疏導有誠心、調解糾紛有耐心、處理問題有公心”原則。她說:“走到居民中去,面對面交談,真正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用真心去幫大家,群眾的心窩窩就會暖起來。”

16年來,“王蘭花熱心小組”累計發出1萬多張熱心服務卡,募集120余萬元愛心資金,救助3000多人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00多件。

“志願服務工作不能坐著等,要主動走到群眾身邊去”

“2006年11月13日,居民耿秀蘭反映鄰居在樓道架蜂窩煤爐子,造成污染,請我們幫助調解。”

“2010年3月19日,幫助居民馬彥貴申請廉租房。”

“2012年6月14日,邀請轄區孤寡老人一起過端午佳節。”

…………

從事志願服務多年,王蘭花養成了做記錄的習慣,她把開展志願服務的情況和感受一一寫進日記本,為年輕志願者留下可以學習借鑒的經驗。

翻開日記本,看到的是發生在王蘭花身邊的一樁樁暖心事。

“為了救這個娃娃,那可是費了大勁。”翻閱2010年2月10日的一則日記,王蘭花的眼裡泛起淚光。

那年,利通區金銀灘鎮一名6歲兒童患了白血病,孩子的父母賣掉了家裡值錢的東西,還是湊不夠醫藥費。抱著一絲希望,他們撥通了王蘭花的電話。

為幫患病孩子家庭解決困難,王蘭花東奔西走,四處聯絡,終於籌到13萬元善款。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孩子得到及時救治。

“沒有王阿姨,就沒有孩子的今天。她的熱心相助,讓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如今,孩子的母親哈小蘭也成了一名志願者,“我從王蘭花身上看到了奉獻的力量,也想像她那樣,盡力幫助他人。”

“志願服務工作不能坐著等,要主動走到群眾身邊去。”王蘭花這麼說,也一直這麼做。

裕西社區曾有一對兄弟因家庭變故成了孤兒,王蘭花隔三差五為他們送去食物、幫他們清洗衣物,並聯系學校為他們減免學費。兄弟倆親切地稱呼王蘭花為“王媽媽”。

在王蘭花的幫助下,后來,兄弟倆有了穩定的工作。耳濡目染中,兄弟倆也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無償為孤寡老人、貧困家庭送去服務。

居民張金霞生活困難,因忙於外出務工,家裡80多歲的老母親和10多歲的孩子均無人照顧。得知這一情況后,王蘭花和志願者們及時上門義務幫助照顧老人和孩子。和老人聊家常,為老人和孩子買菜買藥、送吃送喝,並為老人和孩子申請低保。

回到家的張金霞從母親和孩子那裡聽說了志願者幫助的事兒,找到王蘭花后激動地說:“王阿姨,謝謝你們對我媽和娃的照顧,你們的恩情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此后,“王蘭花熱心小組”又幫助張金霞在社區爭取到一個公益性崗位,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著落。從此,張金霞逐漸變成了“王蘭花熱心小組”的“鐵杆粉絲”。凡是“熱心小組”有活動,她就跑來主動幫忙。

王蘭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隊伍。清雜物、拾垃圾……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王蘭花熱心小組”志願者的身影。如今,裕西社區的志願者已從最初的20多人發展到168人。

“誰家都會遇到困難,我只是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媽媽剛退休時,我們覺得她應該安享晚年。但她選擇成為一名志願者,心思都用在了居民的事上。”提起母親,二女兒王會珍道出心裡話。

王蘭花說:“誰家都會遇到困難,我只是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做的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會覺得心裡快樂、知足。”

王會珍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在媽媽的幫助下,解決了困難,過上好日子,我漸漸理解了:媽媽心中有大愛。”

讓王蘭花特別欣慰的是,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加入了志願服務隊伍。“現在一有機會,我們就穿上志願者的紅馬甲,用實際行動傳承志願服務精神。”王會珍說。

王蘭花始終堅信,奉獻就是幸福,共產黨員的價值體現在為群眾服務的一點一滴中。“看到老人的期盼、孩子的笑容,我們就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勇氣。”王蘭花說。

在跟王蘭花一起開展志願服務15年的郭淑玲看來,“蘭花大姐是個熱心腸,到現在還堅持和大家一起做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雖已71歲高齡,可王蘭花工作起來還是雷厲風行。裕西社區黨委書記黎夢琦說:“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王奶奶依舊是最積極的,小碎步走起來,連我們都跟不上。”

如今在吳忠市利通區,以“蘭花芬芳志願服務”為統一名稱成立了多級志願服務隊伍,注冊志願者人數達數萬人。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06日 06 版)

(責編:張靚怡(實習生)、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