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姍姍 張珊珊
2021年07月02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圖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現場。 |
![]() |
圖為鼓樂歌舞《新的天地》。 |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2021年6月28日晚,國家體育場燈光璀璨,激昂深情的歌聲裡,絢爛的焰火升騰出“100”字樣,點點星火匯聚成黨徽的圖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拉開帷幕。
音樂、舞蹈、戲劇、詩歌、光影,所有的藝術形式都在生動譜寫著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宏大史詩,繪就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壯美畫卷,奏響奮進新時代、闊步新征程的雄偉樂章。
偉大征程呼喚偉大史詩
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中華兒女闊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這一個世紀的風雨兼程初心如磐,這一個世紀的艱苦卓絕氣吞山河,如何以文藝作品闡釋、抒發和表達?
偉大征程呼喚偉大史詩。
“我們需要用藝術的語言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我們也要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血脈相連、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偉大征程》總導演陳維亞說。
約兩小時時長,能否凝練表達百年滄桑巨變?多種藝術形式,怎樣生動反映重大歷史主題?大眾對歷史的認知、對黨和國家的情感,如何跨越時空同頻共振?反復討論,幾經修改,主創團隊的認識達成一致:以100年的時間軸為演出空間,表現100年的壯闊歷史和思想偉力,讓人們通過藝術的方式來感知、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不做總結性表達,而是面向下一個百年,注重開放性和交互性,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認知點、動情點和交流點﹔按照史詩的結構和標准進行藝術表達,提煉構筑史詩的美學品格。
《偉大征程》開篇,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國人民送來了光明與希望。第一篇章“浴火前行”藝術再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歷經28年的浴血奮戰、淬火成鋼﹔第二篇章“風雨無阻”激情回顧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第三篇章“激流勇進”熱情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第四篇章“錦繡前程”深情描繪新時代壯闊圖景。
一幕幕戲劇再現歷史場景,一首首歌曲重溫光輝歲月,一段段舞蹈謳歌不凡歷程,一個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動人形象撞擊心靈……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走過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不渝,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永不褪色。
時代巨變砥礪藝術創新
《偉大征程》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向黨的百年華誕獻上的一份厚禮。
“《偉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呈現。‘情景’表現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史詩’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表述和理想信念的傳承。”總撰稿朱海說。
講出新意,講好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華,是對主創團隊思想認知和藝術創造的考驗。第四篇章“錦繡前程”最具華彩,它包括《東方奇跡》《人民至上》《強軍戰歌》《強國力量》《新的天地》《命運與共》6個節目,以每個中國人都感同身受的場景切入,以強有力也最具說服力的藝術表達,深刻闡述“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航中國在新時代的征程上”。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極大開拓廣場藝術的邊界,豐富提升廣場藝術的參與度和沉浸感。依靠強大的技術支撐,《偉大征程》連線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距地球近400公裡的天和核心艙,共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生日快樂。清晰的畫面,動人的聲音,情感的力量直抵人心。
即時投影技術大量運用到此次演出,被副總導演田沁鑫評價為“中國創新、世界首創”。大屏幕上,演員們現場演繹李大釗、陳獨秀相約建黨,抗美援朝小戰士為母親寫下家書,英雄李俠高喊“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閩寧鎮”的鄉親們分享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喜悅……細膩的表演、充沛的情感、電影的質感,把觀眾一次次帶入情境之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用心用情構筑高峰之作
史詩的藝術綜合性決定了創作的高標准、復雜度,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都是剛性標准,必須能在歷史的舞台立得住、傳下去。
接到籌辦慶祝建黨百年文藝演出的任務,主創團隊把北京能承載超大規模演出的地點全部掃描了一遍,最終選定國家體育場。大歷史、大情感、大文化、大舞台,對主創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考驗。
會議室燈光長明,閱兵村音樂不息。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多個部門、多個單位集結起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總導演陳維亞,副總導演沙曉嵐、邢時苗、田沁鑫、沈晨,總撰稿朱海,音樂總監關峽,舞美總設計孫天衛等主創聚在一起探討。一個個方案,一次次推翻,又一遍遍重來,不斷斟酌,不斷完善。主創團隊在艱苦磨礪中向著藝術高峰不斷攀登。
現場來自各地70余家演出單位、約8000名參演人員不舍晝夜地排練,觀眾席近30所大中學校、約8000名學生組成互動合唱團隊傾情參與。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接到通知就暫停手頭的工作,即使隻有一句台詞也全力以赴。“在這個舞台上,總感覺有情感表達不夠,總感覺可以做得更好。”藝術家們深情地說。
部隊的參演人數最多。戰士們是零基礎,為達到表演的要求,每天訓練12個小時,幾乎每天都有20公裡的訓練量。“盛典儀式”環節,200名戰士擺出雕塑的姿態,雖然正式演出隻有不到4分鐘,但他們提前30分鐘就要備場。身著厚重演出服的戰士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練就了一小時定位不倒、一小時表情不變的硬功夫。
當《保衛黃河》《我和你》等經典旋律響起,觀眾不禁高聲合唱。當開國大典、香港回歸、澳門回歸、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歷史影像在主屏幕上閃現,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演出尾聲,長約200秒的絢爛煙花在鳥巢上空騰躍,現場近2萬名觀眾與演員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氣氛幾近沸騰,每個人都在祝福偉大的黨生日快樂!《偉大征程》讓我們震撼、感動,我們震撼於史詩藝術的波瀾壯闊、絢爛輝煌,更感動於文藝工作者愛黨愛國的真情抒發、用心用情用功的藝術創造。
這是黨的慶典,這是人民的節日,這是百年偉大征程的深情禮贊,這是走向新天地的熱情召喚。《偉大征程》告訴我們,回首100年,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風雨兼程、同向同行,展望100年,億萬中華兒女奮進接力,昂首闊步新征程。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02日 14 版)
相關專題 |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