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分享

寧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各族人民心向黨的見証

鐘華民

2021年06月28日08:16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2015年9月30日,習近平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強調

  民族團結誓詞碑現立於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城西北側的普洱民族團結園內,2006年被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70年來,它喚起了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凝聚力,激勵和鼓舞了各族人民一心向黨、團結奮進,為增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邊疆地區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每年都有大量慕名而來的各族各界人士到園內參觀學習,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起到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1950年,黨中央決定從各地選派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一周年盛典。雲南普洱地區是多民族聚居區。新中國成立初期,普洱地區各民族社會形態差異極大,發展不平衡,同時還受到境外反動勢力的蠱惑影響,民族關系十分復雜和特殊。

  起初,普洱地區很多民族頭人心存顧慮,害怕到了北京不能安全返回,一再借口推辭。經過當地縣工委的多番耐心動員,各民族頭人感受到共產黨的誠意,最終組成34名民族頭人及其代表為成員的觀禮團,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些人受到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中央還安排觀禮團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參觀,最后從重慶返回普洱。一系列活動增加了各民族代表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堅定了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1950年底,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召開,決定以“會盟立誓,刻石銘碑”的形式來表達各族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團結到底的決心。1951年元旦,普洱專區26個民族的代表與地方黨政軍領導人,按佤族的習慣剽牛卜卦,喝咒水盟誓立碑。

  碑文誓詞為:“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文下簽名的是當地各族各界代表48人。

  寧洱民族團結誓詞碑是新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歷史見証,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它象征著新中國成立后,邊疆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締造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它折射的民族團結精神,不僅是雲南邊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象征,也是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縮影。

  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需要全國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努力奮斗。寧洱民族團結誓詞碑所承載的一心向黨的民族團結精神,要世世代代發揚下去,各族人民要團結在黨旗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責編:薄晨棣、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