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萌
2021年06月24日09:09 來源:人民網評
·旁觀者贊揚“舍小家,為大家”不難,但在這句話的背后,當事人面臨的抉擇何其凝重。
·共產黨員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王鎮成同樣要考慮彌補對父母和妻兒的虧欠,人性的本能情愫,“勇士”的艱辛質朴,更觸動人心。
·感悟先輩的家國情懷,既是要從他們留下的厚重精神財富中汲取養分,更要將有關精神動能轉化為砥礪奮進的最有力支撐。
(一)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然而,英雄與先鋒並不總是以宏大傳奇的形式出現,未必接受過鮮花和掌聲,他們可能就是十分平凡的、默默無聞的“螺絲釘”,甚至得不到親人和朋友的理解。
2019年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講了一個叫高遠的科研人員,為完成保密任務,突然從女友面前消失,最終為國捐軀的故事。其實,那個年代,有很多這樣的人,前赴后繼、義無反顧的為國家做貢獻而毫無怨言。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雖然很平凡,但他的故事同樣很震撼。
(二)
1959年11月,全國海關抽調31名干部進藏建關,史稱“31勇士”。
王鎮成就是“31勇士”之一,他從汕頭海關被抽調到西藏工作。但天有不測風雲,1961年1月28日,在出差返程途中,王鎮成因車禍殉職,年僅29歲。同事在為他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封還沒來得及寄出去的家書。
親愛的張玉蘭同志:
你好!首先請允許我向你致以革命的敬禮!
你的來信我收到了,本想馬上給你回復,不想又耽擱到現在了,抱歉!這幾天我想了很久,心情也平靜了很多。我完全同意你離婚的要求,也很能理解你。這些年你一個人帶著孩子,又有老人,很不容易,我對不起你們。以后也沒有機會彌補什麼了。現在我能做的好像也隻有同意離婚了。這樣我的心裡會好受些。到了西藏,我其實做好了思想准備,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時半會也離不開西藏。也不能太自私,讓你一個人承受這一切。月兒就跟著我吧,這樣你也可以減輕一些負擔……
(三)
在那個交通與通信極為不便的年代,駐守邊關的干部常年無法回家,隻能通過信件與家人交流。透過這封信,王鎮成當時的狀況與心境在我們眼前清晰起來——他在艱苦的環境下辛勤工作,忍受著思念親人的孤獨,面臨著無法分擔家庭責任的愧疚。面對妻子的不理解並提出離婚,王鎮成忍痛同意。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的末尾,他曾寫下“本來,我想”,但又劃掉,足見其內心的掙扎和糾結。顯然,他想挽回這段感情,他想維持這個家的完整,可最終難以啟齒。在寫下這封信的5天后,王鎮成因公殉職,家書變成遺書。
作為旁觀者,贊揚“舍小家,為大家”不難,但在這句話的背后,當事人面臨的抉擇何其凝重。王鎮成很清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也以實際行動在西藏扎實耕耘。但是,共產黨員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王鎮成同樣要考慮彌補對父母和妻兒的虧欠,人性的本能情愫,“勇士”的艱辛質朴,更觸動人心。
(四)
王鎮成犧牲了,但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五年后,王鎮成的父親王興斌給組織寫了一封信。
西藏吉隆關敬愛的負責同志:
您們好!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承(蒙)同志(們)對已故王鎮成同志家屬(父母和女兒)的關懷和照顧,使我等萬分感激,謹向黨和同志(們)致以衷心的感謝!遺憾的是我們夫婦二老,皆過七十以上,不但失去勞動能力,而且風燭殘年,在世無多,萬一不幸去世,則年幼的孫女王麗芙(鎮成的女兒)其生活及培養教育,難免更成問題,而使我倆二老,心甚憂煩。黨和政府是關心人民的,尤其是對革命家屬和其子女更加照顧,故冒昧來信陳述下艱(艱苦),請求對鎮成女兒王麗芙(現年10歲)給予每月的生活及培養教育等費用的補助,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否如何,懇乞示復為謝。
此致
革命敬禮
讀罷這封信,相信許多人的眼眶已經發紅。王鎮成是家中獨子,他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年老喪子,兒媳出走,這個家面臨的艱難可想而知。然而,老人在信中沒有抱怨或責問,有的只是對黨和同志們的感謝,還有對年幼孫女無人照料的擔憂。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有了無數個像王興斌這樣可敬的老人,才能有無數個像王鎮成這樣的干部。善良朴實的他們或許不知道“覺悟”為何,但隻要黨和人民需要,他們就義無反顧地支持子女去奉獻。有奉獻就可能有犧牲,但他們無怨無悔。
(五)
2014年,在王鎮成犧牲53年后,他的女兒,也就是信中的“月兒”,來到西藏,到他父親工作過的3個海關都走了一遍,尤其是在她父親犧牲的地方,撿了一捧土帶回作為念想。“月兒”在離開西藏前,跟拉薩海關的同志說了一番話。
“這之前我是恨我父親的,那麼苦難的時期,我的父親把我扔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我曾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去找工作,獨自照顧爺爺奶奶。我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現在還是一個工人。但我到西藏來看我父親工作地方,接觸了我父親工作的一代人,我理解了父親,他是心中有大愛的人。”
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感同身受,但失去父親的“月兒”曾經的苦楚,不難想象。“勇士”的家人理當獲得撫恤,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可能事與願違。時隔53年,“月兒”去了父親曾經戰斗過的西藏海關,說明有關部門從未忘記“勇士”,更沒有遺忘他們的后代。遲來的彌補或許存在缺憾,但它解開了“月兒”自幼結下的那塊心結。而這,對於“勇士”的后代至關重要。女兒終於理解了父親,這是對“勇士”王鎮成最好的告慰。
(六)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王鎮成的故事生動地詮釋了這個道理,王鎮成也是千千萬萬甘於奉獻犧牲的共產黨員及英雄先鋒的縮影。
理想、信念、使命、擔當,是融入到許多先輩骨子裡的。他們或深入茫茫戈壁,或對抗高寒缺氧,或置身深山腹地,一扎根就是許多年。為了使新中國擺脫積貧積弱的境況,為了讓祖國在科學領域挺直腰杆,更為了堅守看似平凡實則重要的崗位,他們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為黨和人民貢獻滿腔的熱情以及最誠摯的力量。他們不得不與妻兒離別,難以對父母盡孝,他們忍受著心理上的內疚,克服著現實上的牽絆,但他們知道這是必須做出的抉擇。家國情懷看似至高,踐行卻根植於細微。
相對於先輩,今天的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面臨著更新的挑戰與前所未有的考驗。感悟先輩的家國情懷,既是要從他們留下的厚重精神財富中汲取養分,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使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更要將有關精神動能轉化到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成為砥礪奮進的最有力支撐。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廣大青年黨員和干部要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與民族興盛相結合,讓青春的絢爛綻放於祖國的廣袤大地,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中華民族就會向著偉大復興的彼岸不斷前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