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朱德、康克清之孫朱和平:“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風代代相傳

2021年06月16日08:48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風代代相傳

家庭小傳

朱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是舉世聞名的“紅軍之父”,光照千秋的人民領袖,自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部隊與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的部隊在井岡山會師之日起,“朱毛”的名字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中國革命勝利的旗幟。康克清,朱德之妻,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英勇善戰的“紅軍女司令”,眾多革命后代和人民群眾尊稱她為“媽媽”。朱和平是朱德和康克清的孫子,在他看來,朱家的家風核心是立德,而這個“德”,就是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和思想作風。

 

“爺爺奶奶是一對革命夫妻,在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他們並肩戰斗、走南闖北、東征西戰,無暇顧及家庭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而我,有幸在他們身邊長大,耳濡目染,受益頗深!”日前,在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朱德、康克清之孫朱和平將軍說,爺爺奶奶給后代留下最寶貴的財富,就是“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朴素家風。

談到朱家的家風,朱和平進一步解釋:核心是立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評價爺爺:“他的一生可謂海納百川、厚德載物,其崇高的人格風范最后濃縮為一個‘德’字。”朱和平說,他理解這個“德”,就是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和思想作風。

身經百戰熱愛和平 清廉本色一心向黨

眼前身著藍色襯衣的朱和平,目光從容,透露著一股儒將風范。他回憶起爺爺的生平,是從關於自己名字的一段趣事開始。

“1954年的‘五一’勞動節,我跟著爺爺奶奶上天安門參加紀念活動,遠遠地聽到游行隊伍裡時不時地喊著‘世界和平萬歲’的口號。當時,我不解地問爺爺,說他們老喊我萬歲干嗎呀。

這可把爺爺奶奶逗樂了,奶奶說‘小東西,誰喊你萬歲啦,人家喊的是世界和平萬歲’,爺爺說‘和平是人類的美好希望嘛,這不單單是你的名字’。”朱和平說,他出生的時候,時值抗美援朝戰爭轉入和平談判,爺爺給他取名“和平”,是希望他成為社會主義和平建設的有用之才。

“爺爺的軍事經歷好似一部中國近代戰爭史,雖然參加過無數次戰爭,但並不沉湎於戰爭,因為爺爺心中真正熱愛的是和平。”朱和平說,在爺爺奶奶身邊生活了近40年,爺爺心中對“和平”兩字有著非同一般的向往。

“中山主義非無補,卡爾思潮集大成。從此天涯尋正道,他年另換舊旗旌。”1922年,為尋求革命真理朱德遠赴德國留學,之后不久,他經張申府、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追尋真正的革命。

“爺爺23歲時候,就懷著對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深切憂慮和矢志救國救民的初心,離開了家鄉,步行兩千裡,走進了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大門,他參加了辛亥革命、護國討袁、護法戰爭等,成為一代名將。經歷多年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洗禮,他深刻地認識到隻有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朱和平說道,爺爺的初心就是“救國救民”。

朱德一生南征北戰,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他以嚴於治軍、愛兵如子而聞名。

“朱德的扁擔”就是有力的見証。在家庭生活中,他勤儉持家、嚴慈相濟,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功高不居,德高不顯,為革命家庭樹立了一代新風。

在朱和平的印象中,爺爺和奶奶生活簡朴,襯衣、襯褲、襪子總是洗了又洗、補了又補,很少添置新衣服。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老人去世了,裡外都應該穿新衣服,但爺爺去世的時候,在他的衣櫃裡根本找不到新衣服。后來,奶奶決定讓爺爺穿著他生前參加外事活動常穿的那套中山裝,而貼身的衣服全是舊的,還有很多補丁。爺爺去世的時候,是穿著打補丁的舊衣服走的。”回憶起往事,朱和平眼裡泛起了淚花。

“爺爺沒有留下什麼物質上的東西,但是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以家風的特殊形式留給了我們。”朱和平說,爺爺終身的追求,是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這不是一句空話,爺爺的整個人生都在用行動一點一點地踐行。

戰爭年代鏗鏘玫瑰 和平時期心系婦兒

1929年,朱德同志與康克清同志在福建長汀結為伴侶,戰火中的情緣讓他們珍惜彼此、互敬互愛、相互扶持走過風雨47年。

“奶奶在我心中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14歲就立志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從紅軍女戰士成長為‘紅軍女司令’,到后來中國兒童工作的開拓者,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時期,她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克勤克儉,清白清廉。”談起奶奶康克清同志時,朱和平有說不完的心裡話。

1911年,康克清同志出生在江西省萬安縣羅塘灣的一個貧苦漁家,從小由養父母養大,艱難困苦的生活培養了她的獨立自強。朱和平說,奶奶在所有參加長征的中央紅軍女同志中,是少有的在一線帶兵的女干部,靠自己的雙腳走下來的,這得益於她童年的生活經歷。

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皚皚雪山,歷經艱辛的長征路,康克清同志是紅軍中為數不多的真正指揮過打仗的女軍人。在中央蘇區的一次戰斗中,她憑借出色的指揮,打了個勝仗,被人稱為“紅軍女司令”。

新中國成立后,康克清同志以博大的情懷,把所有的心血投入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當中。為婦女解放運動、兒童保育工作和為創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工作而不懈努力,做出了杰出貢獻。

“無論是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婚姻法提倡‘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建立‘五好家庭’等,還是在1988年全國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上,提出的建議國務院法制局研究制定兒童少年保護法案,為全國婦聯工作的縱深發展確實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朱和平如是描寫奶奶在領導崗位的具體貢獻。

康克清同志擔任全國婦聯第四屆、第五屆主席期間,帶領全國婦聯領導班子,時刻關懷著婦女素質的提高,在中國婦女第四次代表大會上提出“四個現代化需要婦女,婦女需要四個現代化”,在中國婦女第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自尊自愛自重自強”。這些極富感召力和推動力的思想與主張,激發了廣大婦女奮發有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斗志。

潛移默化激勵志向,革命傳統代代相傳

說起爺爺奶奶對自己的人生影響,朱和平坦言,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他們高尚的思想、偉大的人格、親切的形象都深深影響著自己,並為他塑造了一心為黨、不忘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當一名軍人是朱和平的人生理想,1970年底,他如願成為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朱和平告訴記者,爺爺知道他要當兵后,囑咐他繼續樹牢獻身革命的思想,做一個干實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努力成為技術型、專家型的軍人。

到了部隊后,朱和平牢記爺爺的囑托,經過自己30多年的努力學習和工作,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在軍事科技等領域取得了足以令爺爺欣慰的成績。朱和平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家風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傳承著。”朱和平談到,自己的兒子朱辰在奶奶身邊生活了五年,這五年短暫的光陰,給老人家帶去無限的快樂,也給朱辰幼小的心靈留下難忘的印記。朱辰的名字是奶奶取的,中華大地,龍的傳人,於是名辰。

“與您相依相伴的日子,濃濃的關愛和期望包圍著我、呵護著我,成為我兒時最難忘最美好的記憶。多年后我從爸爸媽媽和更多的人嘴裡知道了您和老爺爺那個時代的故事,也因此知道眼中慈愛的老奶奶是一本無言的書。您的樂觀堅強、您的無私偉大,將激勵著我的一生。”2011年,朱辰在那封《遙寄天國裡老人的一封信》中,這樣表達了對祖奶奶真誠的緬懷與思念。

“爺爺奶奶雖然離開我們幾十年了,但是他們留下的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子孫后代樹立了光輝榜樣,爺爺說過‘革命者的遺產不是金錢,而是革命精神’,在朱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傳承。”朱和平說。

“時代在發展,歷史在延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祖國日益強大,如果他們能看到這祖國盛世景象,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作為后代,我們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好紅色血脈,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為建設美麗中國奮斗不息,才是對爺爺奶奶和所有革命先輩最好的告慰!”朱和平堅定地說。(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陳姝)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