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國網福建龍岩供電公司保障偏遠山區用電

大山路再遠 服務總在線

本報記者  劉曉宇

2021年06月15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台滿是鐵鏽的小型發電機、一根被磨得光滑的竹竿,55歲的馬富長守著這兩件“寶貝”快20年,依然舍不得丟掉。

  “你看,我家以前就用這個來發電!”老馬做起演示:一根中間貫通的竹竿,一頭接著溪水,另一頭連著發電機的接水孔,水流順竿而下,推動葉片緩慢旋轉,旁邊15瓦的燈泡就亮了起來。“這還是我30年前跑到南昌花200塊錢買的,算是全村第一台!”

  老馬家住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童坊鎮蛟塘村。這裡地處閩西,山高路遠,過去村民隻能自備發電機。

  從2007年開始,村裡通上了10千伏供電線路,正式接入城鄉電網。但老馬心裡還是沒底,“萬一斷電,我養的十幾頭牛,不得靠這個小發電機來加工飼料?”童坊鎮供電所電力工人闕澤康忍不住說:“我巡了14年的線路,咋會讓你家斷電?別說十幾頭牛,就是再養十幾頭也沒問題。”

  “十一五”期間,國網長汀縣供電公司投資2000萬元,架設150公裡線路、安裝56台配電變壓器,解決了8個鄉鎮78個行政村1200戶的用電問題。2018年,國網龍岩供電公司又進行了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先后投資30余萬元改善線路。此后,蛟塘村再也沒有斷過電,原本常年在外打工的老馬琢磨起了回鄉創業。

  闕澤康常年奔波在童坊鎮的幾個村,負責巡護、管理線路。在老馬眼裡,他是“見過世面”的能人。“這裡山清水秀,地勢偏遠,養牛是個好辦法。”闕澤康的幾句話,讓老馬動了心。2018年初,老馬從毗鄰的連城縣牽來了幾頭小牛開始養殖。

  今年52歲的蛟塘村村民馬林木和闕澤康也是老相識。2008年,常年在縣城造紙廠打工的馬林木聽說老家通了電,決定回去養羊,“母羊每生一胎,就要用300瓦的保溫燈給羊崽保暖,以前沒有電,哪有這樣的保溫條件?”

  為了買養羊用的各種燈具、藥品,馬林木沒少麻煩闕澤康,闕澤康稱自己“不光是巡護員,還當起快遞員”。

  “大家出山一趟不容易,我每月進山巡線,能給大家帶點啥就帶點啥。”闕澤康憨憨一笑,黝黑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紅。馬林木想著再擴大養殖規模:“老闕,你看咱村現在就剩兩戶人家,村裡能通動力電不?”

  “沒問題!哪怕還有一戶人家,我們的服務也一直在線。”闕澤康回答得干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15日 14 版)
(責編:梁秋坪、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