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弋
2021年04月29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酒后拒駕如今已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但現實中仍有一些人因為對酒駕醉駕存在誤區,以致產生酒駕醉駕行為,並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公安部交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量執法實踐,現實中存在以下幾大酒駕誤區,值得廣大駕駛員和社會公眾警醒。
誤區一:酒量大,喝一點不礙事。有的人覺得自己酒量好,休息一會兒即可駕車。事實上,酒駕認定標准與酒量大小沒有任何關系,酒量大的人飲酒后即便神志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達到酒駕或醉駕標准。
誤區二:酒后隻需休息一會就能開車。有人認為,飲酒后隻需要休息一會即可開車。事實上,酒精在人體內代謝過程較長,休息一會后血液中仍含有大量酒精,仍有可能構成酒駕或醉駕,危及交通安全。
誤區三:多喝水能稀釋酒精。一些人認為,喝酒后通過多喝水稀釋的方式,可以通過酒駕檢查。其實這些方法隻能降低口腔內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檢測儀檢測的是來自肺部的空氣。此外,酒精在人體內代謝過程較長,短時間多喝水並不能降低酒精含量。
誤區四:藥品、保健品引起體內酒精超標不算酒駕。一些人認為,隻要沒飲酒,服用藥品、保健品等引起體內酒精超標不算酒駕。其實不然,隻要攝入任何含有酒精的物品,並達到相關標准,都可能危及交通安全,構成酒駕或醉駕。
誤區五:酒后騎摩托車不算酒駕。一些人認為,酒后駕駛摩托車不屬於酒駕。實際上,摩托車屬於機動車,酒后駕駛摩托車仍要受到相應處罰。
誤區六:服用醒酒藥后即可開車。一些醒酒藥號稱可短時間內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應對酒駕檢查。事實上,醒酒藥並不能起到快速降低體內酒精含量的效果,隻能緩解酒后症狀,並不能以此來躲避酒駕檢查。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9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