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創造人民美好生活(輝煌歷程)

本報記者  張璁

2021年04月29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片說明:

圖①:2019年2月11日,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村民喜搬新居。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圖②:2020年4月14日,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官庄鎮鄧村,紀檢干部在群眾家中了解扶貧資金落實情況。

劉繼東攝(影像中國)

圖③:3月31日,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

白桂斌攝(影像中國)

圖④:4月6日,上海市鬆江區小昆山鎮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民在田裡勞作。

姜輝輝攝(影像中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協調推進,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僅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為中國這艘巨輪的前行提供了強大動力。

百年大黨的為民本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於引領地位,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三溝兩岔山旮旯,紅薯洋芋苞谷粑”,武陵山脈中的湘西十八洞村,一首苗歌唱盡了曾經的貧窮與落后。今天,十八洞村已經成為中國脫貧攻堅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

正是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准扶貧。精准扶貧徹底改變了這個小山村的面貌,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隻用了3年多時間就實現了全部脫貧。貧有百種,困有千樣,通過精准扶貧,全國83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甩掉了“窮帽子”。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擺脫貧困,歷史洪流巨響,蘊藏著百年大黨的為民本色:貧困人口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新改建農村公路110萬公裡,貧困地區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790萬戶、2568萬貧困群眾的危房得到改造……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山鄉巨變的背后,是8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601億元﹔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一群體已超過4億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20年來我國新增植被覆蓋面積約佔全球新增總量的25%,居全球首位﹔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為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寫下生動注腳。

同人民群眾情連得更深、心貼得更近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前一天網上提交材料,第二天就能完成企業注冊。營商環境這麼好,干事創業更帶勁了!”2018年3月16日,北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聯合創始人馮是聰拿到了我國第1億張市場主體營業執照。

曾經的“辦証難”,一度讓企業為拿到作為市場“入場券”的“証”“照”而頭疼。2016年元旦,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啟動“証照分離”改革試點。2017年9月,試點范圍擴大至除上海外的全國其他10個自貿試驗區。2018年11月,“証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不僅如此,“多証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在全國加速落地,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壓減。如今,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

從垃圾分類到廁所革命,從戶籍制度改革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老百姓生活裡的每一個急難愁盼問題,一項項列入中央深改委會議日程,一次次成為改革的關注點、發力點,讓黨同人民群眾情連得更深、心貼得更近。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有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向前發展。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惠及民生的改革。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2018年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提高了個稅的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優化了稅率結構,讓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20年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正式編纂完成,1260個法條對應著細致入微的民生關切,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法治保障。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到長江經濟帶發展,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近年來,立法的不斷推進,為一系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部署推進保駕護航。

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民心

“歷史充分証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2021年初,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播出,選取16個近年來發生的真實案例,赴青海、廣東、雲南、福建、甘肅等18個省區市實地拍攝,採訪紀檢監察干部、有關被調查人及涉案人員、干部群眾100多人,講述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正風肅紀反腐給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故事。

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根本保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民心。

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針對一些干部身上的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治理公款吃喝、旅游、送禮等不正之風入手,以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了全黨全社會風氣整體轉變。群眾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必須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僅2020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24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1.8萬件,處分60.4萬人。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據統計,全國共查處相關問題28.1萬件。

2021年3月29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總結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此次專項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大舉措。3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政法機關將掃黑除惡與反腐結合起來,與基層“拍蠅”結合起來,將“打傘破網”與掃黑除惡一體推進。據全國掃黑辦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案件89742起,處理115913人,其中廳級干部362人、處級干部6260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隻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一定能夠依靠人民,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翻開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9日 08 版)

(責編:吳楠、薄晨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