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習書記以驚人的速度進入角色,大刀闊斧地開局”

——習近平在浙江(二十)

2021年03月26日08:42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習書記以驚人的速度進入角色,大刀闊斧地開局”

採訪對象:王同元,1958年5月出生,浙江慈溪人。2000年5月任浙江省委副秘書長,2003年2月兼任省委辦公廳主任,2005年2月任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黨委書記、總裁。2018年6月退休。
  採 訪 組:邱然 黃珊 陳思
  採訪日期:2017年9月19日
  採訪地點:杭州市大華飯店

  採訪組:王同元同志,您好!您在浙江省委工作多年,習近平同志從福建來浙江工作的時候,您到福建去接他,請您講一講當時的過程。
  王同元:好的,習書記是2002年10月來浙江工作的。那年國慶長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秘書長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告知說:“中央已經決定調習近平同志來浙江接任省長職務。根據省委主要領導意見,由喬傳秀(時任省委副書記)帶隊,王培民(時任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海玫(時任省政府辦公廳主任)和你(時任省委副秘書長)一起代表省委去福建迎接習近平同志”,並當場交代了一些具體的工作環節。
  經過與福建方面的溝通,我們一行四人於10月10日乘坐10點多的飛機前往福州,下榻省委招待所。下午兩點半左右,習書記來到招待所會見我們,與大家一一握手,待人非常熱情,讓人倍感親切。喬傳秀同志首先代表省委和省委主要領導對他來浙江工作表示衷心歡迎,隨后大家商定了具體的日程安排。習書記對我們一行專程來福建迎接他表示感謝。他說,浙江和福建同處東南沿海,兩地山水相依,文化相通,人緣相親,自己對浙江印象很好,能到浙江工作感到很高興。
  雖然我們四人與習書記都是第一次見面,但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直觀的感受是,他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很年輕很干練,經過多年領導崗位上的磨礪,舉手投足十分穩重,身上有著獨特的風採魅力,很有“氣場”。
  10月11日下午,我們陪同習書記乘坐兩點多的飛機前往杭州,同行的還有時任中組部副部長孫曉群和有關同志,抵達后安排在大華飯店臨時住宿。
  10月12日下午,省裡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孫曉群同志宣讀了中央決定,習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提議人選。
  當天晚上,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投票決定習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副省長、代理省長職務。從這天起,習近平同志就以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身份在浙江展開了緊張而有序的工作。
  採訪組:最初在一起工作,習近平同志給您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王同元:實際上,習書記當時在全國已有相當大的知名度了。記得20世紀80年代,我在中央黨校三年的學習期間,就聽說過不少有關他的成長經歷和工作業績,那時他就是我們青年干部的一個學習榜樣,我后來也一直關注著他的工作動向。他從正定到廈門、寧德、福州,再到福建省政府擔任主要領導,從基層到省裡,從政府到黨委,各個層級歷練,具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和領導經驗。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也比較關注他寫的文章和書,很喜歡他的文字,因為既有思想的理論性,又有工作的實踐性,語言朴實,話說得很清楚。所以,隻要在報刊上看到他的文章,我都會留起來。就在他到浙江工作的前幾個月,我還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他的一篇署名文章《研究借鑒晉江經驗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這對擔任過縣委書記的我來說,印象尤為深刻,所以內心一直對他充滿著敬意。他寫的書,我也買來看。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農村市場化建設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展山海宏圖創世紀輝煌》等,都是我認真閱讀的書籍。
  有一次,我對他說:“你寫的書,我都買了,都在看。”他說:“你那裡有幾本?”我說:“我現在有三本。”他說:“你沒有的,我再送你。”過了幾天,他送了我《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思考》等幾本書,這些書我至今還很好地保存著。
  后來,我和他在工作上接觸多了,對他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他待人親和,熱情周到,特別有謙謙君子的氣度,既不喜形於色,又有不怒自威的氣場。他處事干練沉穩,很有條理和章法。遇到大事胸有成竹,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遇到比較難的事,馬上就能找到關鍵點,打開工作的突破口。
  採訪組:請您具體講一講,習近平同志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王同元:2002年11月20日,時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張柏林來到浙江,宣布習近平同志接任浙江省委書記。習書記開始主政浙江,他以驚人的速度進入角色,大刀闊斧地開局。
  記得在當天的領導干部會議上,習書記對前任書記給予了充分尊重和高度肯定,對做好浙江下一步工作充滿了信心和決心。他說,這次中央決定由我接任省委書記,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到浙江工作才一個多月時間,對這次崗位變動沒有任何思想准備。走上新的領導崗位,對我來說,有一個轉換角色、適應工作的問題。我深感擔子重、責任大。但是,我有信心有決心和同志們一起,共同努力把浙江的工作做好。他在會上強調,浙江是個好地方,是個干事業的地方,是個能干成事業的地方。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做到勤奮敬業工作,腳踏實地做事,以實干聚民心、以實效促發展,克己奉公,干淨干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干部、取信於民,向全省干部群眾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言為心聲。當時聽了習書記的講話,我又進一步感到他謙遜中透現自信,朴實中充滿智慧,嚴謹中飽含激情,沉穩中蘊藏力量,讓我們深受感染,也備受鼓舞。
  習書記的工作是有自己特色的。最主要的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調研開局,確定目標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戰略措施,抓好執行落實。他強調,做工作首先要謀篇布局,然后要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打,有“釘釘子”精神﹔當然也不是零敲碎打地抓、布置一項抓一項,而是要“並聯”起來,分頭推進,整體落實。
  在2003年召開的第一次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上,安排的主題就是“轉變作風,加強調查研究”。他在會上專門強調了調研工作的重要性。他說,新年第一次學習,確定調研為主題,是有現實和長遠考慮的。以調研開局,以轉變作風入手,著眼於全局性問題進行調研,實際上也是抓落實的過程。他結合省裡的實際,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調研課題,會上還建立了調研工作制度。當時,省委辦公廳有個任務,就是根據習書記的指示,起草他每一周的工作安排表。上報的工作安排表上,調研行程總是排得滿滿的,習書記審定時,總是隻做“加法”不做“減法”,以至於許多工作安排隻能臨時調整到晚上。在辦公廳的行事日歷上,可以清楚地查閱到,他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和部門調查研究。
  他到浙江履新后,便馬不停蹄地走企業、下農村、去海島、進山區,密集開展調研工作,全面了解浙江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狀況,從代省長到書記的那一個多月時間,他一直在浙江各地跑,了解和熟悉省裡的情況。白天調研、視察,晚上查閱市志、縣志,了解各地的歷史沿革,把情況掌握得很透。他還幾次召開 退休老同志座談會,虛心向他們請教。他表示,自己到浙江還是個新兵,要盡量縮短“學徒期”,主要任務是學習,主要方法是調研,把握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一任接著一任干。同時,他還積極聽取中央部門和兄弟省份對省裡的意見和建議。
  到了12月,我們開始籌備2003年1月召開的省兩會。由於這是一次換屆會議,所以會議內容特別多。那段時間,習書記就更忙了。他專門召開了一次省委常委會,聽取兩會籌備情況,提出了從成立兩會臨時黨組、起草政府工作報告、人事安排到輿論宣傳、社會穩定等八個方面的具體要求,為開好兩會指明了方向。
  省兩會開始后,我一直陪著他到各市代表團參加討論,最后他還要發表講話。聽了他的講話內容,我發現他雖然到浙江的時間不長,但對各地的情況已經非常熟悉了,每次講話都能講到點子上,與會的代表都感到非常驚奇。比如,到溫州代表團,他就重點講了欠發達地區的問題。他說,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均衡發展,這是政治問題和戰略問題,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溫州的發展一直很不平衡,富的地方很富,但窮的地方還很窮。溫州經濟的特點是發達地區呈塊狀分布,貧困地區呈點狀分布,所以,扶貧一定要精准,要真扶貧,扶真貧。這和中央現在提出的精准扶貧思路是一以貫之的。
  到了舟山代表團,他強調了舟山的經濟戰略地位。他說,舟山的海洋面積大,海岸線長,海島資源非常豐富,雖然目前發展還不是很快,但隨著時間推移,后發優勢就會顯現出來,發展潛力很大。他還講到,開發海島旅游過程中,要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要發展臨港工業、多級倉儲,特別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推進大陸的連島工程。這個想法很具前瞻性,今天舟山的發展,總體就是按照他當時的設想穩步前進的。
  習書記是“干部下基層”的踐行者,他在基層付出了汗水,也獲得了寶貴財富,所以他一直強調把調查研究當作“基本功”。直到今天,我還清晰記得他在省委辦公廳一次會議上說過的一段話:像20世紀50年代那樣,一個省委書記可以下鄉蹲點一個多月,現在很難做到,因為工作環境和機制不一樣了。我到浙江工作15個月多,除嘉善縣外,其余89個縣(市、區)我都去了,杭州、寧波等市去了20多次,這也是現代化的好處,信息、交通都比較便捷。但我們在“深入解剖麻雀”上做得還不夠,在一個地方能住一個晚上就算不錯了。下基層怎樣才能了解到真實情況?不接觸基層干部是不對的,畢竟他們掌握當地的實際情況比較多一些﹔但如果只是接觸干部也是不對的,那是脫離群眾。你如果完全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也是不對的,但完全不按照他們的安排來,也會亂套。這裡要講求真務實,怎麼合適怎麼來。一定要轉變作風,體現求真務實,不懈地進行改革,改進存在的不足,改善不良的狀況,解決問題所在。這兩條請大家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一些經驗,這也是當好參謀助手的一個方面。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工作認真、精力充沛,基層調研時走家入戶,看得真切、問得仔細,走到老鄉中間去和他們面對面談心,深入了解情況,可以說把調研工作做到了極致。
  採訪組:在習近平同志領導下工作期間,有哪些事情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同元:這方面的事例很多,我在這裡著重講幾件。第一件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制定“八八戰略”。
  這個戰略規劃的制定,是基於習書記對當時國情、省情深刻變化的前瞻性把握,更基於他的辛勤調研、勇於探索、不斷思考、科學概括。習書記上任時,浙江發展正值關鍵期:增長方式的轉變、各項改革的攻堅、開放水平的提升、經濟結構的轉型、社會矛盾的交織,既有成長中的難得機遇,更有成長中的諸多煩惱。怎樣高屋建瓴地謀劃浙江發展的新戰略,是當時擺在習書記面前的重大課題。他在調研思考中發現,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幾個優勢,而為了更好地發揮這幾個優勢,必須採取進一步的措施。所以“八八戰略”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兩句話,前面一句是歸納總結已經形成的優勢,后一句則是進一步改進提高所要採取的措施。“八八戰略”的雛形,就是他通過不斷調研思考總結后,包括向中央領導和部委同志匯報浙江的情況時,分析歸納、精心提煉、逐步形成和豐富起來的。
  2003年7月召開的省委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他正式闡釋了“八八戰略”的內容,文字表述就非常完整了。經過與會同志廣泛深入的討論,正式把這八個方面確立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簡稱“八八戰略”。
  現在回過頭看,這是習書記在把握歷史進程、順應歷史規律、充分發揮浙江自身優勢基礎上,對浙江發展提出的系統性戰略謀劃,真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這個戰略規劃的提出,填補了此前浙江在發展戰略方面的空白,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5年,我因身體原因離開黨政機關。當時習書記對我非常關心,幾次征求意見,考慮到我的實際情況,調我到省廣電集團工作,並囑咐我注意勞逸結合、養好身體。我到廣電工作后,為了使新聞宣傳能緊緊圍繞省委中心工作來開展,要求浙江衛視集中力量組織了近百集的大型系列報道《“八八戰略”在基層》,反映全省90多個縣(市、區)貫徹落實“八八戰略”的生動實踐和嶄新成就。這個報道播出后得到了習書記的充分肯定。他說,《“八八戰略”在基層》我每集都看,一些基層工作的情況讓我有了更深的印象,這個系列在基層也反響熱烈,說明效果是好的,起到了宣傳“八八戰略”、推動“八八戰略”深入實施的積極作用。他還說,“八八戰略”是科學發展觀在浙江的具體實踐,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基層家喻戶曉。
  “八八戰略”不僅開出了破解浙江“成長的煩惱”的良方,而且為解決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作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八八戰略”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並萌生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態省建設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決策部署。習書記當時說過,省委抓浙江的發展,從幾個角度出發,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我們抓經濟,就是深入實施“八八戰略”﹔抓社會建設和發展,就是建設平安浙江,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再一個,加快文化大省建設,增強構成浙江綜合競爭力的軟實力﹔還有就是抓黨的先進性建設,切實增強執政本領。這是習書記在省域層面,對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開創性地進行戰略謀劃和具體實踐,體現了以習書記為班長的省委領導班子高瞻遠矚的謀略、先試先行的膽識、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氣魄,具有鮮明的浙江特色和時代特征,為中國發展的“浙江樣本”建設開拓了局面、奠定了基礎。
  第二件事,他積極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帶領考察團赴上海和江蘇考察。
  習書記到浙江工作后,就提出要加快對內對外開放步伐,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融入大上海,接軌長三角”,使浙江經濟既能走出去,又能引進來。在省兩會期間,他專門找我布置起草赴上海、江蘇學習考察方案的任務,並詳細提出了“學什麼”“怎麼學”“回來以后怎麼干”等一系列考慮。事后我向秘書長作了匯報,起草了一個學習考察方案,經習書記同意后,做了一系列准備工作。
  2003年3月21日,習書記率領省黨政代表團對上海、江蘇展開了為期5天的學習考察,成員包括省級領導和各市委書記以及有關部門一把手共80余人,規模空前。
  在綠樹環抱的上海西郊賓館,習書記表達了此行的目的:虛心學習、主動接軌、真誠合作、互利共贏。結束對上海的考察后,習書記又率隊趕往江蘇。在南京,他再次表達了與上海之行相似的意圖。5天時間裡,浙江代表團馬不停蹄,學習考察了上海、江蘇的多個地方。作為此行的重要成果,浙江與上海、江蘇分別簽署了進一步推進經濟合作、技術交流的協議,並就習書記提議的建立三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的設想達成共識。
  對於為何要建立定期會晤機制,習書記表示:完善的合作機制是加強經濟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証,“要從政府、企業、民間等多方著手,健全合作機制,建議建立滬蘇浙三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堅持和完善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制度,進一步探索建立有組織、可操作的專項議事制度,積極推動各類經貿活動的開展”。
  滬蘇之行后,“接軌上海”成為浙江發展的關鍵詞。回到杭州后,3月27日,省裡馬上召開了關於學習上海江蘇經驗、推動長三角合作發展的動員大會,習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詳細闡釋了推動長三角合作的重要意義,明確了指導思想,提出了主要目標任務。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的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發揮浙江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正是他的這些前瞻性、戰略性決策,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如今的國家戰略,使中國經濟主要發達區域開啟了全新的發展格局。現在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已經實現企業注冊登記、社保基金辦理等60多項業務互聯互認、跨省共享,為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第三件事,他大力推進信訪工作,親力親為落實“下訪”制度。
  習書記把信訪工作與基層調研緊密聯系在一起,並從當時浙江“三訪”(越級訪、重復訪、集體訪)增多、信訪熱點問題突出的實際出發,倡導領導干部“下訪”。他對我們講,信訪反映民生,民生關乎民心,民心連著黨心,帶著感情下訪、真情接待來訪,這既是掌握基層第一手情況的重要途徑,更是踐行群眾路線、幫助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的有益行動。
  他提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省委常委和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的領導同志,都要下基層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從2003年6月開始,先在浦江縣、諸暨市開展了領導下訪試點工作。在試點的基礎上,同年8月省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信訪工作匯報並作了研究部署,決定在完善每月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的基礎上,層層建立領導干部下訪接待群眾制度,要求全省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信訪,帶頭搞下訪,並規定要把領導干部在一年當中到基層處理群眾來信來訪的次數作為考核指標。我想,習書記制定這項規定的用意很深,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讓“深入實際、為民服務、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從省委書記的個人行為變成領導干部隊伍的集體行為,上升為常態化的制度機制。這對全省干部隊伍進一步樹立群眾意識、改進工作作風,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習書記曾說過:“下訪接待群眾是考驗領導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場,來訪群眾是考官,信訪案件是考題,群眾滿意是答案。”他自己就是抱著“趕考”“答卷”的心態,認真對待每次下訪的。下訪前,他讓基層提前廣泛告知,以確保群眾能夠知曉,方便群眾准備。每次他選定一個地方下訪,都要連續幾天通過當地新聞媒體提前播報消息,讓有訴求的老百姓進行預登記。各鄉鎮(街道)還要張貼正式公告,使省委主要領導要到這裡來接訪群眾的消息迅速傳遍十裡八鄉。為方便群眾來訪,接訪點設立了登記咨詢點、休息區、候訪區,開設了綜合、土地拆遷、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勞動和社會保障、基層組織建設及反腐敗、農林水利、交通基礎設施、涉法涉訴等十多個來訪接待室。在接訪室裡,他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訴求,不時與省市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隨行律師進行商量,與上訪群眾耐心探討,凡是能解決的問題,當場予以解決﹔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交辦處理﹔對有政策規定但群眾不太理解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努力使群眾帶著微笑和滿意而歸。
  習書記大力推進信訪工作,而且敢於啃硬骨頭,下大力氣解決一些老大難和歷史遺留問題。這裡我講一下關於解決黃岩兩會問題的事。
  20世紀90年代中期,台州撤地設市,同時把黃岩撤市設區,給黃岩的財權和事權帶來較大影響,給當地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黃岩的干部群眾心裡有股怨氣,頻頻上訪,省裡也收到過許多信訪件。每逢區裡召開兩會期間,媒體輿論和群眾信訪都會引起較大的反應,這樣的情況持續了8年。到了2003年恰逢召開換屆選舉的兩會,沒想到開了2天就進行不下去了,黃岩區出現了全國罕見的“留守”政府,台州市做了大量工作還是解決不了。當時習書記來浙江主政還不久,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下決心要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我記得當年7月正在召開省委全會期間,省委副書記喬傳秀找到我說,根據習書記的意見,省裡要組織一個調研組,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人大法制委和省財政廳等有關單位的同志組成。你在縣裡當過一把手,由你牽頭當組長,把問題了解清楚后,向省委寫出調研報告。事后我率調研組赴黃岩,對撤市設區后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通過聽取多位市、區和有關部門領導意見,召開各種類型的座談會特別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的座談會,並向群眾個別私訪聽取他們的訴求,查閱有關檔案資料,基本摸清了問題的症結,調研組向省委提交了調研報告。我印象很深的是,習書記對這份調研報告看得非常仔細,幾乎每頁紙上都劃了杠杠,並提交省委書記辦公會議進行研究。經討論,習書記提出了解決黃岩問題的5條具體意見,要求台州市委執行落實。此后黃岩區順利召開了兩會,至今都很平穩。黃岩兩會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僅體現了習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對地方工作規律的科學把握,更體現了他不回避矛盾、敢於較真碰硬、善於攻堅克難的擔當和魄力。
  第四件事,他大力突出省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強化黨的領導。
  在黨的建設方面,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揮好地方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這是習書記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課題。當時社會上包括黨內一些同志,對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法檢兩院的關系是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的,認為“黨委應該抓虛、政府應該抓實”,甚至個別同志把分管工作當成自留地,覺得沒必要向黨委報告,不然就是“黨政不分”。但習書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追求真理的勇氣,立足浙江工作實際,與時俱進地貫徹落實管黨治黨方針,堅持不懈地推進黨的建設。
  他從政府轉到黨委工作后,首先考慮在省級層面如何實施黨委對重大經濟工作的領導,既不越俎代庖,更不能缺位失職。他在會上多次講,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黨委不抓經濟工作是“半截子”黨委,隻有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才可以更好展開。習書記抓經濟工作這個“牛鼻子”,是從一件看似很小,但以小帶大、小中見大的事情入手的。
  2003年初的一天,習書記專門把我叫去,交辦了一個任務。他說,中央有一個財經工作領導小組,這個小組的工作職能、組成結構、成員分工,你去了解一下,再結合省裡的實際情況,擬個方案給我。按照他的指示,我了解了有關情況,向他作了匯報。2003年2月,經過省委常委會討論,正式成立了省委財經領導小組,成員由書記、省長、常務副省長等組成,具體事務由省委政研室承擔。這裡還有個插曲,當時發通知時,常務副省長缺額,隻好寫上職位而沒有具體名字。這個小組成立后,有關全省的重大經濟政策、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及經費支出,都需報該小組研究決定。
  省委財經領導小組的成立,從體制上保証了省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也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提供了組織保障。我記得,小組成立后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就是專題研究全省的電力發展問題。當時電力供應緊缺已經成為制約浙江經濟發展的瓶頸,夏季高峰經常拉電,對老百姓生活影響也很大。習書記在會上提出了“圍繞中心、電力先行、適度超前、積極平衡”的十六字方針,要求政府部門重兵布陣、全線鋪開。除確保投產裝機容量1000多萬千瓦外,還要完成500億元的電網項目投資,使全省電力建設在5年內有一個超常規發展,以適應經濟快速發展需要,保障居民生活用電需求。這個重大項目實施后,我省從2007年開始夏季高峰拉電的現象越來越少,現在早就成為了歷史。
  習書記經常講,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雖然有其自身的內涵和要求,但最終還是要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上,體現在黨的各項建設上。
  以他為班長的浙江省委積極探索和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制,理順關系,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了“省委一個核心,人大、政府、政協三個黨組”的領導體制、決策程序和執行機制,構建分工協作、責任明確、程序嚴密、民主科學的制度體系,有力強化了黨委把方向、謀全局、議大事、管干部、促落實的職能,保証了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的充分發揮,推動了黨的全面領導的具體落實。從2004年1月開始,省委常委會每年都要聽取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黨組的匯報,充分體現了省委在全省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反復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以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政治定力,在明辨大是大非、排除重重干擾后旗幟鮮明地提出來的,也是他持之以恆的思想。從實踐效果來看,“三個黨組”向黨委報告工作,也是一個民主集中、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過程,可以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件事,他對辦公廳的工作非常重視。
  辦公廳是省委的辦事機構,省委領導的指示都要通過辦公廳來傳達協調、落實督辦。習書記對辦公廳工作非常重視。他到省委工作后,經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到各處室走走看看,與大家寒暄交流,非常親切。他指出,辦公廳是“核心要害部門,既是參謀部、聯絡部、執行部,又是‘總開關’‘總樞紐’‘總調度’”“省委提出大的思路,辦公廳的同志要幫助出主意﹔省委作出大的決策,辦公廳要制定具體方案﹔省委勾勒藍圖,辦公廳要描繪細節,具體深化﹔省委提出目標,辦公廳要考慮‘行軍路線’,做好‘搭橋鋪路’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省委的工作效率能否得到提高,重大工作部署能否得到落實,形象和威信能否得到維護,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辦公廳的工作。
  辦公廳的同志都記得,習書記每年都會來參加省委辦公廳的總結表彰會和他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看望慰問大家。在會上,他要求辦公廳緊緊圍繞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辦公廳隊伍的整體素質,把忠誠放在第一位,牢記理想宗旨,堅定作為。他提出的“激濁揚清、敬業樂業、樂在人和、力戒浮躁、貴耳重目、求知善讀、戒奢節儉”二十八字要求,成為辦公廳干部職工一直以來的遵循和引領。
  工作中,習書記十分注重與辦公廳同志相互交流,他說:“不僅我談,你們也談。我談對大家可能是一種提示,有時是工作部署,讓你們知道現在領導在想什麼。你們談對我是一種啟發,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資訊,也是參謀作用。”
  剛才我講了習書記特別重視基層調研工作,在這方面他也注重發揮辦公廳的作用。當年他還親自發起了辦公廳干部在省委領導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的活動,要求干部多到有困難的地方、最偏僻的地方、最不發達的地方去看看,到老百姓家裡和群眾拉拉家常,到企業、田頭看看情況,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把領導干部平時下去看不到聽不到的情況原汁原味反映給省委。大家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對每份調研報告都看得很仔細,劃過許多杠杠,作過很多批示,由此發現和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習書記對辦公廳的文秘工作也特別重視,經常與大家交流寫作心得。他的組織關系在辦公廳綜合一處黨支部,該處的同志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有幸聆聽他對文稿起草的真知灼見。2004年在參加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時,習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文風的改革,我還是那句話:‘求短、求實、求新’。文稿宜短則短,宜長則長,開題單刀直入,分析鞭辟入裡,論証順藤摸瓜,結論水到渠成,讓人聽了以后感到思路很清晰,觀點很明白,重點很清楚,要求很具體。”求短,就是要用盡可能短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求實,就是要追求朴實的文風,所用的語言不一定華麗但要准確,要實實在在,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實話實說﹔求新,就是要根據特定的講話場合寫出有特色、有新意的文稿。后來他參加生活會的時候又說,文風體現一個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的人講話光風霽月,讓人覺得簡單明了透徹,而有的人講話雲遮霧繞,讓人捉摸不透。領導干部要本著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態度,在講話中勇於堅持對的、反對錯的,觀點鮮明,態度明確。對於工作,對於問題,對於群眾,絕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雲遮霧繞,玄之又玄,其實是能力不夠、水平不高,既弄不明白問題的是非對錯,又怕承擔責任,所以隻能裝腔作勢,故作高深。他在一篇《文風體現作風》的文章中還指出,最要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文,那種“穿靴戴帽”、空泛議論、堆砌材料、空話連篇、套話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習書記除了對辦公廳工作提要求外,對辦公廳干部的學習和生活也是非常重視的。他經常說,辦公廳的工作很不容易,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年復一年,連日連夜,加班加點,任務是無窮的,完成一個任務就是另一個任務的起點,可以說沒有句號,其中也包含家人的奉獻。因此他非常體諒、關心辦公廳的同志,政治上重視辦公廳干部的成長和使用,生活上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辦公廳的同志感到溫暖,極大地鼓舞和激勵了干部的積極性。大家的工作熱情也空前高漲,力求恪盡職守、追求卓越,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辜負習書記的信任和期望。

(責編:吳楠、馬昌)
相關專題
· 《習近平在浙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