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2021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中國民主同盟
分享

民盟中央:關於加強華僑文化遺產保護
鞏固海內外聯系紐帶的提案

2021年02月27日17: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華僑文化遺產作為反映華僑歷史的文化載體,是連接海外僑胞和祖(籍)國歷史文化的天然紐帶。加強華僑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有助於提升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和對家鄉的親近感、歸屬感,凝聚華僑華人支持祖國建設的向心力。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華僑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保護和利用華僑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挖掘和研究不夠,保護力度有待加強。雖然部分華僑建筑申遺成功,成為世界級或國家級的文化遺產,但是對全國華僑文化遺產的數量、分布和保存狀況未做過普查,仍有大量未列入文物保護范圍的華僑文化遺產尚未得到有效保護。

二是開發利用意識不強,未能發揮中外交流重要平台作用。各地政府對開發利用華僑人文資源的意識不強,華僑博物館普遍規模不大、文物藏量不多、陳列水平參差不齊,尚未和海外華僑華人博物館建立起普遍合作關系,未能完全發揮華僑華人聯系祖(籍)國和家鄉的重要文化橋梁作用。

三是華僑文化遺產的文化交流和情感紐帶作用有待發揮。對華僑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以及對華僑文化歷史的宣傳展示,有助於增強華僑華人新生代的民族認同和“根在中國”的鄉土情懷。目前,結合華僑文化遺產開展的宣傳和文化交流活動力度不夠、影響不廣,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為此,建議:

1.開展全面普查,建立華僑文化遺產數字化檔案。以各地華僑主題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為依托,大力開展華僑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華僑文化遺產的普查,進一步摸清華僑文化遺產“家底”,將普查結果編印成冊,並建立數字化檔案,建立健全華僑文化遺產的普查、登記、建檔、認定、保護等制度。

2.推進華僑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建設。發揮華僑博物館的文化橋梁作用,支持其與海外華僑博物館開展館藏交流和舉辦聯展等合作。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華僑華人進行家族史編纂及祖居修繕,支持僑鄉利用名人故居、宗族祠堂等資源大力發展村史館、家族史館、非遺民俗館等華僑專題場館。發揮各地基層僑聯組織作用,收集各地家族譜並將其數字化保存,向海外華僑提供尋根服務,推動與華僑華人建立鄉情維系。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典型僑鄉建設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區,打造標志性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際品牌。

3.發揮華僑文化遺產的窗口和橋梁作用,增強華僑華人新生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加強對華僑華人史上各個時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僑領的文物史料發掘和展示,在博物館及故居等文保遺址中全面、真實地展示華僑對中國和僑居地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吸引華僑華人新生代在追尋、了解自身歷史文化的同時,自覺地接觸和學習中華優秀文化,從而加強對自身文化源頭的理解和認同。創新開展“僑鄉華人嘉年華”“少年中國說”等品牌活動,積極舉辦“世界青年大會”“海外華裔青年夏(冬)令營”“客/潮籍精英故鄉行”“海絲藝術節”等文化教育活動,提升文化對外傳播水平,努力擴大海外影響,吸引更多華僑華人特別是青少年參與,增進其與祖(籍)國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和身份認同。 

(責編:劉尤罕、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