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2021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中國致公黨
分享

致公黨中央:關於加快構建種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提案

2021年02月26日17: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目前,我國傳統作物品種和農家品種日趨減少並且流失速度非常快,有必要借助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加強農家品種收集、保護以及基因資源挖掘利用和特色品種選育,助力我國作物種業健康快速發展。

為此,建議:

一、加快構建種業自主創新產業生態

一是結合目前國內外生物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升格為法律。

二是制定新發展階段的種業計劃,建立現代種業產學研戰略聯盟,強化科校企合作,扎實開展作物良種選育聯合攻關,補齊育種“卡脖子”技術短板。

三是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加快融合發展和產業集群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推動數據、技術、資本等各類資源整合,引導種子企業推進商業化育種研究,著力發展“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推動形成現代種業產業生態。

二、發掘農家品種優異基因,助推育種“卡脖子”技術攻關

一是加強農家品種資源收集、評價和利用,對農家品種立項的育種項目,不能一味以產量作為評判標准,要突出其地方特色、原有口味等考核指標﹔對於從事農家品種研究的科技人員,關注其在農家品種保護和利用方面的貢獻。

二是開展農家品種保護性育種工作,對一些地域性強、民族特色鮮明的農家品種在科研項目立項等科研政策方面給予優先支持﹔以農家品種為親本,利用基因編輯、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技術手段加速育種進程。

三是加快農家品種開發性保護,鼓勵科研機構和育種公司加強農家品種優質、抗虫、抗病、抗旱等優異基因挖掘,搶佔科技制高點,從法律制度上切實保護知識產權。

三、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多方獲益的作物品種資源保護體系

一是結合國家第四次資源普查,在雲南、廣西、江蘇、河北和內蒙古等地,選擇前期農民種子保護工作基礎比較好的農業文化遺產地和傳統村落,加強對傳統作物品種和農家品種的登記和收集。

二是在社區系統整理和收集傳統作物品種資源基礎上,依托當地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建立公共種子庫,實現種子的標准化和規范化保存和管理制度﹔同時將相關種質資源保存於國家種子庫,實現與國家保存體系的互存備份和資源共享機制﹔進而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種子庫資源,開展參與式田間保種鑒定,提純復壯和主導品種改良及特色新品種選育工作。

三是運用國際通行的遺傳資源惠益分享(ABS)和國家地理標識保護法規體系,鼓勵科研單位、種子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探索利用農家作物品種的惠益分享方式,探索建立社區種子庫獲利的新機制。

四是針對我國不同地域資源稟賦和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開展農家品種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在東部沿海和大城市周邊地區,重點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當地品種改良、育種和小規模種子生產。在西部貧困山區,主要通過有償使用和惠益分享,支持農家品種系統可持續發展。

四、提升優質特色新品種的展示和示范能力

一是緊緊圍繞農業綠色發展,大力示范推廣特色品種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組織協調有關種業龍頭企業,實行訂單生產、規模種植、優質優價收購,做到新品種示范與產業化開發相結合。

二是指導各地加快推進優勢基地建設,因地制宜開展農作物優質、特色新品種展示與示范工作,讓示范基地成為新品種與新技術的先行者、農民增產增收的試金石。

三是樹立品牌種業理念,加快種業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的發展,加快特色品種展示和示范體系、質量監督檢驗體系、標准化體系、信息服務體系等建設,建立健全種業服務平台。

(責編:劉尤罕、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