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4日18: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歷史新征程。中醫藥事業也將走進新發展階段所要求的發展路徑。中醫藥現代化將從行業方向指引轉向國家階段目標任務的基本要求﹔中醫藥產業化將成為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和自主可控能力的組成部分﹔中醫藥對人民群眾高品質健康生活的保障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方面﹔中醫藥國際化將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積極力量。然而,我們也應看到,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的獨特作用發揮還不夠﹔中醫藥的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進程緩慢。
為此,建議:
一是建立中醫藥科技創新國家隊新型舉國體制。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中醫藥工作部級聯席會議制度職能。持續改善中醫藥科研條件,強化需求導向,將中醫藥科技創新平台體系融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優化和整合中醫藥科研力量配置與共享,強化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建成中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多學科融合的科研平台,推動地方、區域中醫藥科技創新中心組建,強化中藥領軍企業和豐富中醫藥中小企業業態。改革中醫藥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努力為優秀中醫藥人才培育適宜的成長環境,形成規模較大、布局合理、優勢明顯的學科體系和科技創新基地群,充分發揮好中醫藥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的獨特作用。
二是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中醫藥制造業、服務業產業鏈供給鏈的完整性。全面梳理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完善中藥資源區劃及動態監測技術方法和體系,提升中藥材監測技術水平,穩定和提高中藥材質量和安全性,提升中藥資源循環利用的能力,強化道地藥材知識產權保護。針對中藥創新升級的“卡脖子”技術和關鍵裝備缺失問題,以關鍵共性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為主攻方向,突破一批中藥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深度挖掘中醫藥原創資源,將中醫藥傳統方法與現代醫學操作路徑有機結合,落實經典名方制劑簡化注冊,圍繞中醫治未病、診斷、治療與康復儀器研發關鍵技術,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有機融合,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供給,催生一些以需求牽引供給、以高質量供給拉動潛在需求的新業態與新模式。建立統一規范的中藥質量評價標准,提高各省份指標的規范性和一致性,制訂長期化、周期化的中藥再評價規則,合理公平地反映藥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完善醫保控費和臨床合理用藥的政策監管體系,強化中藥評估、評價的作用與定位,包括臨床路徑、藥物經濟學評價、循証醫學研究、重點藥品監控、用藥目錄管理等,在藥品招採中實現“優質優先”,鼓勵使用中藥,促進整個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大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但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與貢獻使國人振奮,讓全世界矚目,也為加快推進中醫藥國際化提供了契機。應積極推動開展中醫藥抗疫國際交流合作和中醫藥國際標准制定,研究制定一批國際、國內認可的道地中藥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團體標准,為全球衛生健康事業,尤其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加強國際藥用植物資源普查開發及利用,促進中醫藥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與創新,選擇臨床應用廣泛、國際認可度高、出口份額大的常用中藥材及中藥大品種,以及中醫診療需求,推動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藥典、《美國藥典》和《歐盟藥典》,進一步提高中醫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中醫藥進入國際醫藥保健主流市場,確立中醫藥在世界傳統醫藥的主導地位,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相關專題 |
· 2021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