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2021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中國農工民主黨
分享

農工黨中央:關於加快推進蘇浙皖毗鄰
區域長三角一體化合作區建設的提案

2021年02月24日17: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省際毗鄰區域是推進長三角區域共同開發、產業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領域。近年來,蘇浙皖毗鄰區域經貿合作不斷加強,但由於基礎、制度、政策等因素制約,對照長三角經濟的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區域內部經濟發展仍有著較大差距。

為此,建議:

一、明確蘇浙皖鄰界區域一體化的功能定位

主要功能定位應體現在“四個示范”上:一是區域合作與均衡發展示范。強化貿易往來與產業分工協作,推進區際經濟合作與區域均衡發展,為長三角區域,尤其為不同經濟層級的區間經濟融合提供體制、戰略、路徑等方面的示范。二是創新發展示范。通過加快合作區區域產業融合,促進創新要素與企業人才集聚,實現創新引導,從而成為國內創新發展的示范區。三是新型城鎮化示范。大力推進合作區要素自由流動,以人為中心,更快更好地促進鄰界地區的城鎮化,形成較為合理的城鎮體系,統籌城鄉發展,為區域城市化提供示范。四是綠色發展先導。在發展中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創新綠色發展,成為全國綠色發展的樣板。

二、加快合作區機制創新

一是創新協調聯動發展的組織機制。以建立“合作區”協同機制與共生機制為目標,建設三個層級的“合作區”組織機制,第一層為三省一市的省級協調層面﹔第二層為三省毗鄰的六縣市所在的中心城市:無錫、常州、湖州、宣城,再加上三個省級中心城市南京、杭州與合肥﹔第三層為六縣市。第一層級主要負責指導、協調第二三層級,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區”與國家層級的工作。第二層級主要進行地區間的合作協調,提高中心城市的幅射效應。第三層級是“合作區”建設發展的主體。二是探索制度創新、開放創新與科技創新。在制度創新方面,圍繞建立統一市場,在區域發展戰略與規劃、財政稅收、城鄉土地制度、土地開發機制、公共產品與服務共建共享機制、生態保護與補償機制、戶籍與人口制度、勞動人事制度、金融監管制度、教育與人才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公共管理機制與提高政府效能方面一致行動,聯合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在開放創新方面,圍繞協同共生目標,制定相關區域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等“控制參量”,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與協同系統“自組織”的形成與推進。在產業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轉移政策、引資政策、產業園區政策、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政策等方面,建立起以市場為基礎、多方共贏的協調機制。在科技創新方面,圍繞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目標,以沿G60滬昆高速公路構建的產城融合科創走廊建設為依托,尋求科技創新的全面合作。在教育科技體制、技術與人才引進與管理機制、產品研發機制、共建產業研究院、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孵化器與科技園區建設、信息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大膽的改革創新,使合作區成為全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示范區。

三、充分發揮區域增長極的作用

在省域層級下,引入杭州、南京與安徽三個都市區層級,充分發揮都市區的幅射作用,使六縣由原來的省域邊界、都市區邊緣,成為三個都市圈與上海都市圈(白茅嶺飛地)共同幅射的核心區域。加快增長極的培育,一體化推進區間基礎設施、信息網絡等建設與機制,提高無錫、常州、湖州與宣城的城市幅射功能。同時,引入南京、杭州與合肥,加強其對這一區域的幅射與帶動效應。

四、促進相互投資與產業融合

在強化區域內快捷交通與信息網絡建設、促進區域內部貿易聯系的基礎上,加快“飛地”模式創新,共建創新園區等平台,促進區域內相互投資,加大區域產業融合與要素流動,加快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充分發揮浙商優勢,引導浙商先行,使合作區成為浙商投資創業的“新藍海”,使浙商成為蘇浙皖毗鄰區域一體化的先遣兵、主力軍。

(責編:劉尤罕、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