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1年02月05日06: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解放軍打到哪裡,我們就支援到哪裡!”在各解放區通往淮海戰役前線的十幾條運輸線上,曾活躍著數百萬支前民工推著小車運送物資的身影。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陳列著一件國家一級文物:一根長約1米的竹竿,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這支竹竿的主人,名叫唐和恩。
在淮海戰役中,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河北五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共產黨員、山東農民唐和恩就是其中一員。唐和恩的兒子唐振明告訴記者,當時父親聽說村裡要組織民工隊到前線去,便主動報名,帶領本村小車隊啟程。
臨行前,唐和恩攜帶了一支竹竿。累了,用它當拄棍﹔過河,用它來探路﹔遇到野狗,能用來防身。每到一地,他還用針尖把地名刻上。
竹竿頂端,刻著從家鄉出發的地點:山東省膠東地區萊東縣陶障區,后面一串,是支前的路線:水溝頭—平度—臨淄—蒙陰—臨沂—徐州—蕭縣—宿縣—濉溪口……這條支前路橫跨山東、江蘇、安徽三省,行程長達2500余公裡。
小車隊翻山涉水,日夜奔走。隊員們吃紅高粱,省下小米、白面給解放軍吃﹔他們把身上穿的蓑衣、棉衣脫下來,蓋在糧車上,避免淋濕軍糧﹔鞋子跑掉了、腳被磨破了,硬是將小推車從膠東推到淮海,推到了淮海戰役勝利的那天。
淮海戰役結束后,唐和恩立特等功,被授予“華東支前英雄”榮譽稱號,他帶領的小隊被評為“支前模范隊”。電影《車輪滾滾》中那位攜帶竹竿推著獨輪車的主人公耿東山,就是以唐和恩為原型拍攝的。
唐和恩曾在竹竿上刻下詩句:“一根竹竿行萬裡,省縣村鎮刻分明。勝利回來留紀念,傳給后代好革命。”唐振明告訴記者,在父親的教育下,子孫中每個家庭都有共產黨員,一心一意跟黨走,把淮海戰役精神傳承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5日 05 版)
相關專題 |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