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十三五·中國印象⑥

新增超6000萬!就業穩當日子暖

本報記者  李  婕

2020年10月22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早晨,迎著陽光,雨君飛快地走過北京的街道和人群,奔向工作崗位。作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她剛入職一家國企兩個多月:“第一份工作達到了預期,而且能不停學習新東西,每天都元氣滿滿!”

傍晚,追著余暉,陳勝駕車駛過武漢的路和橋。一天的忙碌過后,等待他的是孩子們的歡鬧。今年有了二孩,陳勝也跳槽升了職:“沒想到疫情期間換工作也挺順利,要帶著同事們,在人工智能領域闖出一片天!”

有人初入職場,有人創新創業,有人謀到新職位,有人做起兼職副業……在7億多就業人員組成的大市場裡,就業的故事豐富多彩,又扣人心弦。

就業是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間,中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看整體,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5年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6000萬人﹔看細部,新動能、新業態、新亮點涌現,不斷創造著就業新篇章。

點滴變化,映射在工作日常,體悟在百姓心間。

“員工多了,產能上來了,訂單排產才跟得上!”在廣東佛山一家主打中高端電動自行車外貿的公司,今年以來,廠房擴大了近4倍,員工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公司運營負責人何沖說,今年以來,公司產品在歐美非常暢銷,基本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借助國內產業鏈齊全、上下游配套完整以及產業集群優勢,中國制造正贏得海外客戶。

從筆記本、平板電腦、醫療器械、紡織、機電產品的批量出口,到智能手機、綠色家電、母嬰用品、養生保健等消費升級類產品的強勁需求,一筆筆新訂單背后,是就業崗位的增加。

——這5年,中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帶動就業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至近百萬億元,2016年至2019年,中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378萬人,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保持1300萬人以上。

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47歲、來自山西天鎮縣的溫瑞林沒閑著。作為一名資深月嫂,她服務的客戶一家接著一家,報酬也從早先的六七千元漲到上萬元。多年前,從未走出大山,“連跟人交流都膽怯”的溫瑞林沒想過,40多歲時還能迎來職業的“黃金期”。她做好了打算:“隻要客戶需要,哪裡都能去,干到不能工作再‘退休’。”

如今在中國,像溫瑞林這樣的家政從業人員有超過3000萬人。隨著家政、餐飲、住宿、旅游、教育、醫療等生活性服務業和金融、信息、科技、商務、流通等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普通人就業有了新歸宿。近年,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為何就業始終保持平穩?部分答案就在其中。

——這5年,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帶動就業能力更強。進入“十三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點,對應的城鎮新增就業是190萬人次,這比“十二五”時期平均增加了30萬人次。截至2019年末,全國7.7億就業人員中,第三產業就業佔比升至47.4%。

螺絲、配件、遙控、機身、機架……小小工作間裡,各式零件擺滿了台面和貨架。每天至少六七個小時,山東濟南的孫晗都在這裡與機械和細節作伴。20歲出頭的孫晗從事的是無人機裝調檢修工作,1年維修的無人機大約有400台,“業務量好的話,月薪上萬沒問題”。

原先,客人都稱他為“維修師傅”,而不久前新職業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的推出,讓他有了歸宿感。“感覺自己是無人機裝調維修崗位的正規軍了!現在操作無人機的人很多,但能裝調檢修的不多,我看好這個職業。”

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大數據管理師、電子競技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蓬勃發展,一批批新職業應運而生,背后無不對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才缺口,也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時髦選擇。

——這5年,新經濟、新業態蓬勃向上,帶動就業創業新意十足。目前,中國共享經濟參與提供服務者約7800萬人﹔社交電商從業人員規模超4800萬人﹔2019年,中國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活躍的新動能讓就業更靈活更多樣。

“多年來我國的就業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認的成就,在國際競爭力的多次評價中,國內經濟、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就業一直名列前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說。

(責編:王靜、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