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夯實“平安中國”的社會根基

本報記者  徐  雋

2020年08月21日07: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到過疫情高風險區卻不報告、小區封閉后孤寡老人買菜困難、企業停產拖欠農民工工資、家庭矛盾潛藏激化風險……北京市豐台區芳城東裡社區的志願者整理疫情防控日記,筆記本上,一個個問題被標注“上報”“解決”。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平安建設和社會穩定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各地堅持和發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群防群治力量大顯身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效用,安全穩定風險被消滅在萌芽,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凝聚社會力量,更好守護平安家園

“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身體不適要就醫。”浙江紹興市新昌縣志願隊開著廣播車,在社區網格中流動宣傳常態化疫情防控知識。

“阿姨,我把飯菜送來了,趁熱吃吧!”在浙江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吳牙社區的助老員吳惠芬將飯菜送到86歲老人陳蘭清家中。作為平安志願者服務團隊的一員,吳惠芬每天都要為街道的獨居孤寡老人送菜送飯送藥。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盧春中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浙江共有1萬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各級文明單位、各類志願服務組織280余萬名志願者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成為基層一線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生力軍。

全國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社區防控主陣地,組織動員基層網格和網格員,建立健全覆蓋鄉鎮(街道)、社區(村居)的防護網絡﹔把專業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群眾性疾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健全完善疫情信息報告網絡、基層疾病預警機制、應急響應機制、干部下沉機制等,形成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服務不缺位”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特征。各地各部門出台一系列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人員返工返學返崗等的政策措施,服務“六穩”“六保”,助力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讓我們走進千萬家,與轄區群眾手拉手、心連心,一起創造平安幸福的生活!”全國首批100名“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所長向全國公安派出所民警發出倡議。隨后,公安部制定“百萬警進千萬家”工作方案,動員部署全國150余萬名派出所民警、輔警積極參與。

廣東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黃岐派出所組織“黃岐街坊”平安志願者隊伍,加大社會面治安防控﹔江蘇南京市公安局江心洲派出所成立防汛突擊隊,對長江大堤不間斷巡查……以公安派出所為支點,凝聚社會力量,更好守護平安家園。

“隻有真正深入群眾,才能更好為他們排憂解難,才能更好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湖南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永安派出所社區民警歐蘭英說。

排查化解矛盾,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近日,李晨等10名農民工在人民調解員的幫助下,與企業達成協議,討回了拖欠半年的工資。

一個多月前,李晨和工友們走進湖北武漢市洪山區司法局青菱司法所,反映企業老板以受疫情影響虧損為由拖欠工資。司法所立即聯系勞動保障部門開展聯合調解。

“企業經營虧損是事實,但不能因此影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農民工兄弟打工不容易,再苦再難也要想辦法支付工資,否則就是涉嫌違法甚至犯罪。”調解員入情入理入法的溝通,讓企業負責人認識到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嚴重后果。調解員又做農民工的工作:“企業現在有困難,一時籌不到這麼多錢,再緩一個月支付,如何?”

兩方最終達成協議,一個月內償付工資。

為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湖北武漢市司法局在全市開展社會矛盾糾紛集中化解專項行動。“我們著力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信訪、仲裁等有機銜接配合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多管齊下,最大限度助力化解‘疫后綜合症’。”武漢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關太兵說。

疫情防控中,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構建疫情防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智防智控的工作格局,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樣離不開新時代“楓橋經驗”,各地深入開展涉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化解合力,努力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走進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兩行標語:“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群眾解憂‘最多跑一地’”。環形的辦事大廳內,有10個開放式接訪窗口,縣級職能部門在這裡常駐,就地解決群眾信訪問題。除調解員外,中心還邀請群眾信任度較高的“兩代表一委員”、農村老黨員、老干部、企業家等,參與群眾矛盾糾紛化解。

“對老百姓要用心用情,調解矛盾貴在公平公正。”30年堅守人民調解事業的王正平退休后發揮余熱,在調處化解中心建立了“正平工作室”,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

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堅持傳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源頭化解矛盾。像安吉這樣的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已在浙江實現全覆蓋。在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任務下,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從線下發展到線上,通過一系列“在線辦”“無接觸調解”等手段,及時處理群眾訴求。

公正定分止爭,解難題化積案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不久前審理的一起案件引起關注。該案中,哥哥起訴妹夫要求其償還因妹妹治病產生的債務。審理中,法官感到,這場訴訟表面上是哥哥向妹夫討要借款,其實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對方承認這些年哥哥為妹妹治病付出的努力。

當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法官注意到,原告妹妹在治病期間得到過社會捐助,多次表示希望回報社會。“能不能不爭了,共同把這筆錢捐給抗疫一線,了卻妹妹的心願呢?”法官的提議很快得到了響應。雙方當事人當庭和解,將爭議款項以逝者女兒的名義捐贈,原告撤訴。

“這事就過去了,我們以后還按親戚走動。”近10年的恩怨和6年的訴訟,在法院和各方當事人的共同努力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個結果正展現了調解魅力。當事人用獻愛心的方式,互相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同時還將關愛傳遞下去。”承辦法官石磊說。

“化解矛盾糾紛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爭,是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職責,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魯桂華說,該院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調解、速裁、快審一站式解紛機制。

“法院敞開大門,但不能唱獨角戲,必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依靠人民群眾和社會組織有效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負責人說,各地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在線化解糾紛功能,讓人民內部矛盾能夠更快更有效化解。

全國檢察機關也暢通服務渠道,決不讓群眾無處申訴,決不許對群眾訴求置之不理。安徽省檢察機關對檢察機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落地落細,確保群眾信訪件能夠在7日內做到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對辦理過程或結果進行答復。這有效解決了“來信回復少或回復不及時”等問題,推動安徽省檢察機關信訪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發生重大轉變。“通過辦理群眾信訪,促進了檢察機關信訪形勢趨穩向好,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安徽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盛大友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1日 04 版)

(責編:常雪梅、王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