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北斗三號正式開通!開啟服務全人類新篇章

趙竹青

2020年08月03日15:17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回放: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斗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萬眾一心,彰顯制度優勢

北斗系統是黨中央親自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

“北斗是黨和國家調動千軍萬馬干出來的,是工程全線幾十萬人團結一心拼出來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堅定支持共同托舉起來的。”談及北斗圓夢全球,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感慨萬千。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建設航天強國偉大事業的感召下,天南海北的建設者們懷揣激情和夢想匯聚到北斗研制建設一線。他們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不分前方后方、不分國企民企、不分台前幕后,共同譜寫了重大航天工程“舉國上下一盤棋、千軍萬馬大會戰”的火熱篇章。

據統計,工程啟動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先后調集了400多家單位、30余萬名科技人員參與研制建設。陳芳允、孫家棟兩位“兩彈一星”元勛和幾十名兩院院士領銜出征。

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鄂豫湘、川陝渝五大產業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每逢重要節點,數以萬計的公安干警、警衛人員和通信、電力、氣象、交通、醫療等行業員工堅守各自崗位,共同筑起堅固的安全保障﹔當神箭騰飛之際,無論白晝黑夜還是酷暑嚴寒,無論頂風冒雪還是大雨滂沱,發射首區和火箭殘骸落區多個省市區的數十萬人民群眾都自覺服從大局,積極進行疏散……如此堅如磐石的群眾基礎,是北斗自信走向全球的最大底氣所在和不竭動力之源。

“我們常說,北斗是‘五千萬’工程,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楊長風說。

追求卓越,闖出特色之路

上世紀90年代初,國際局勢復雜多變,讓人們愈發強烈地意識到,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重要標志、成為大國競爭的科技制高點。

在北斗系統研制建設過程中,工程全線始終堅持從現實國情出發,遵循“自主、開放、兼容、漸進”原則,克服種種困難,探索出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憑著追求卓越的精神實現了“彎道超車”。

首先,我國選擇了符合國情的“三步走”戰略。同樣是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俄和歐盟選擇搞“一步建全球”。而我國起步晚、底子薄,明智地選擇分步走,先解決有無、滿足急需,切實做到“把每個銅板都用在刀刃上”。“兩彈一星”元勛、北斗系統首任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進一步組織研究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決定先建試驗系統、然后再建區域系統,最后建成全球系統。

此外,採用了獨樹一幟的“混合式”星座。北斗系統在國際上首創以地球靜止軌道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骨干,兼有中圓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北斗系統高級顧問、原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說,對於區域衛星導航系統而言,這種“混搭”組合可以用最少衛星數量實現最好覆蓋效果,已獲得國際認可。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學者觀點稱,在亞太地區,北斗使用三種軌道衛星,該系統能有效抵制城市和森林等遮蔽環境造成的信號干擾。

同時,北斗的“一體化”設計體現了獨特的“中國智慧”。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僅能無源定位,因而用戶隻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用戶則不同,不但自己知道“我在哪”,還能告訴別人“我在哪”“在干什麼”。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說“這一招很管用,比如突發地震、海上遇險時,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況下,北斗短報文通信可以成為傳遞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最后保險索。”

不僅如此,北斗三號全球系統還可以提供星基增強、國際搜救、精密單點定位、地基增強等多樣化服務,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獨特貢獻,惠及世界人民

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北斗始終以開放合作的理念擁抱世界,用發展讓世界相信“中國願同各國共享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中國政府致力於推動衛星導航領域國際合作,步履堅定、成果斐然。

雙邊合作走深走實。中俄衛星導航政府間合作協定正式生效,為中俄互建監測站等合作提供組織與法律保障,北斗和格洛納斯系統實現信號兼容﹔中美實現北斗和GPS系統信號兼容與互操作﹔中歐深化開展頻率協調。持續推動多系統兼容共用,讓全球用戶更好地享用多系統帶來的好處。

多邊合作成果顯著。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ICG)等多邊平台上積極發聲,並成功舉辦兩屆ICG大會。成功舉辦中阿北斗合作論壇、中國—中亞北斗合作論壇,拓展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平台,持續擴大北斗“朋友圈”。

北斗應用落地海外。國產北斗基礎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基於北斗的土地確權、精准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2018年在突尼斯建成首個海外北斗/GNSS中心。

國際標准快速推進。北斗成為國際海事組織認可的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北斗全球信號標准已完成國際民航組織絕大部分指標驗証,北斗星基增強系統相關標准工作全面啟動﹔支持北斗全球信號的國際移動通信標准已通過評審、即將發布﹔首個北斗船載接收設備檢測國際標准已經國際電工委員會批准向全球發布,正在推動北斗新信號標准升級。

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后,聯合國外空司專門發來視頻,祝賀北斗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肯定北斗系統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贊賞北斗系統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邊建邊用,結出碩果累累

隨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屬於北斗的“全球時代”已經到來。發展到今天,北斗系統已應用到各行各業,走進千家萬戶,如同水和電一樣,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無處不在、觸手可及。

邊建邊用、以用促建,北斗應用碩果累累。近年來,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各行各業,已經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綜合效益正在不斷顯現,人們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中國北斗與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

交通運輸是北斗應用的主戰場之一。截至2019年12月,國內超過650萬輛運營車輛、4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中心城市約8萬輛公交車、3200余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余座海上導航設施已用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正向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遠洋航海、航空運輸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縱深推進,提升我國綜合交通管理效率和運輸安全水平。近年來中國道路運輸重特大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約50%。

目前,我國已構建起集芯片、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北斗產業鏈,在國家關鍵行業和重點領域標配化使用,在大眾消費領域規模化應用。近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約20%,2020年將有望超過4000億元。

融合發展,開創精彩生活

北斗作為國家重大空間基礎設施,提供的是公共服務產品,就如同電、無線網絡一樣,必須通過終端服務來實現價值。因此,“融合發展、萬物互聯”一直是北斗應用推廣的基本方針。

目前,北斗正在加速進入新基建,與新一代通信、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精細農業、精准物流、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由衛星導航技術催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通過萬物互聯,“北斗+”讓生活更便利、更精彩。

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入網的智能手機,已經有70%以上提供北斗服務﹔共享單車配裝北斗終端實現精細管理,牧民坐在家裡就能通過北斗項圈放牧牛羊﹔支持北斗系統的手表、手環、學生卡,更加方便和保護人們日常生活。通過“北斗+支付”,能對1秒鐘內成百上千的股票、車票購買申請進行精確排隊,按序辦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北斗的貢獻有目共睹。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無人機被廣泛用於區域內消毒防疫,一架無人機單次噴洒面積可覆蓋5000平方米,並且能深入防疫車無法抵達的死角。在全國各地,數十萬台北斗終端進入物流行業,通過北斗精准定位,位置信息一目了然,一些物流企業還通過機器人向部分隔離小區提供物資運輸配送。北斗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結合形成的“北斗+”信息產品,可以對感染者的行動軌跡進行精確定位並向社會公開發布,為大城市特別是基層社區做好防控提供關鍵數據支撐。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十萬火急、分秒必爭。“萬丈高樓平地起”,高精度定點定位是基准,快速精確測量是基礎。大年三十晚上,工作人員聞令而動,奔赴火神山醫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

“北斗應用隻受想象力限制。”面向未來,這句話精辟地勾勒出了北斗應用發展的無限可能和廣闊前景。

登攀永無止境,夢想催人奮進,北斗系統建設者們追求卓越的本色永不改變。走向全球的中國北斗,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