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准備好了?

重走長征路

楊 戈  畢 毅  杜凡丁

2020年04月06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各地長征歷史遺存周邊,都分布著大量的文物、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濕地與地質公園資源。
  (節選自《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規劃》建議稿)

圖為瑞金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楊 戈攝

圖為紅軍長征湘江戰役中新圩阻擊戰戰地救護所舊址。
  杜凡丁攝

圖為黎平少寨紅軍橋。1934年12月,紅軍長征經過少寨,當地群眾為紅軍搭建了此橋。

圖為著名的婁山關。

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

“國家文化公園”,不僅是一種新的遺產保護、利用、傳承模式,而且成為塑造國家形象、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傳播、構建國民身份認同的公共文化載體。

體驗線路和歷史步道,是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呈現出的種種特質:鮮明而統一的主題、歷史道路和故事線索共同組成的骨架、鮮活的歷史記憶和情感、突出的自然和人文生態條件,都凸顯了強調敘事、體驗和融入環境創造氛圍的重要性。

長征沿線

匯聚了豐富的文化、自然資源

以貴州為例,其境內的長征歷史遺存數量眾多,故事豐富,情節激動人心,又串聯起更多的文化和自然資源。

重要事件:中央紅軍開展以遵義會議為核心的黎平、猴場、雞鳴三省、苟壩等系列會議﹔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紅二、六軍團烏蒙回旋戰。

重要主題:對革命理想的信念和對黨的忠誠﹔黨的新領導核心的形成和革命道路的成熟﹔與反動勢力的殊死搏斗﹔紅軍的嚴守紀律與團結友愛﹔戰勝自然條件的艱難險阻﹔長征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重點工作段落:中央紅軍四渡赤水長征路線,與四川、雲南境內的長征線路相連接﹔紅二方面軍烏蒙回旋戰長征路線。

重點工作內容:重點開展紅二、六軍團轉戰滇黔邊特別是烏蒙回旋戰的歷史遺存補充調查﹔加強中央紅軍系列會議、四渡赤水相關舊址和紀念館的合作交流,與四川、雲南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完整的故事線。

重點聯合展示資源: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息烽集中營等其他重要革命歷史遺跡﹔長征沿線反映少數民族文化(苗族、侗族等)的傳統聚落﹔赤水河谷、雞鳴三省大峽谷、烏蒙山等反映沿途自然地理特征的自然資源﹔赤水河沿岸反映傳統釀酒技藝的系列歷史遺存﹔茅台鎮、土城鎮等歷史文化名鎮﹔茅台為代表的酒文化相關的歷史遺存﹔茶馬古道及沿途重要驛場、村鎮。

長城和大運河已分別於1987年、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遺產價值、構成要素、保護傳承理念已在國內外形成高度共識。而將長征歷史遺存作為一個遺產體系進行整體保護、利用,則面臨全新的挑戰。

長征歷史遺存數量龐大

涵括巨大的地理尺度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需要解決價值提取和體驗的雙重目標。

現存長征歷史遺存數量龐大,零散分布於中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而且多數地處偏遠區域。基於當時殘酷的斗爭條件,它們大多數並非專門為長征而修造,因而類型龐雜多樣,大如住宅、祠廟、教堂、作坊,到渡口、橋梁、古道、關隘﹔小如書寫在牆壁上的標語、淹沒在山林中的戰壕、樹立小路邊的一個墓碑,甚至一個山洞、一棵樹、一口井……分布散、單體小,使得長征歷史遺存在視覺沖擊力和外觀吸引力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

“從太空能否看到長城?”這個為人熟知的話題至少証明了長城帶來了怎樣的視覺震撼和深刻印象。如今,大運河的重要段落也仍在通航,行於河上,兩岸風光可盡收眼底,無疑也是展示亮點。但客觀地說,許多長征歷史遺存需要細致的內容設計和環境營造。毛澤東主席著名的《七律·長征》詩篇,勾勒出長征自然環境和紅軍戰士戰勝的艱難險阻。這些行軍線路少有平坦的通衢大道,多崇山峻嶺、激流險灘,甚至反復穿越雪山、草地等人跡罕至的區域。受地理、交通條件所限,這些地理環境在歷史上屬於“老、少、邊、窮”地區。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如何吸引人呢?

“文化線路”遺產保護理念,強調價值的整體性:整體價值大於單體之和。長征歷史遺存,體現的正是這種“1+1>2”的整體性價值,每一個單體都如同蘊藏著獨特歷史信息和歷史細節的拼圖,以整體視角看去,呈現出的是全景式的長征故事。

將道路、故事、自然景觀相互聯系

規劃長征“文化線路”遺產體系

盡管空間分布分散,但長征歷史遺存具有更加鮮明的主題和完整而緊湊的故事線索。以貴州為例,全省70%以上的市縣都有長征文物分布且遺存相距甚遠。但這數百處歷史遺存所見証的會議、戰斗、行軍、擴充等環節,構成 “紅軍入黔、強渡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兵臨貴陽、西出貴州”等環環相扣的重大歷史事件,體現了長征中“偉大轉折”的歷史進程,展現出一幅場面宏大且細節豐富的歷史場景。

當代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有一個重要思路是“遺產即記憶”。長征歷史雖不久遠,但其承載的國家、集體和個人的記憶及情感依然生動鮮活,富於時代感召力。

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過程為例,參加規劃的成員大多是年輕人。從2016年開始,他們反復行走在長征路途中,考察了長征全線。無論身處川西雪原、黃土高坡、赤水河畔抑或是五嶺環抱之中,都能在那些被父輩起名為“共產”、“萬裡”、“長征”的流落紅軍后代身上,在那些義務講解長征故事的親歷者身上,在那些捧著紅軍烈士牌位走進祠堂的宗族成員身上,在那些素不相識,卻義務為我們除草帶路、燒開茶水、送上鼓勵的村民身上,清晰地感受到這種記憶與情感的真實傳承。這極大地鼓舞了規劃團隊。當今,文學、繪畫、音樂和影視創作不斷通過各種時尚方式“重新回歸歷史現場”,這也顯示出人們對於重新發現和認識歷史的精神需求。於是,在規劃中更注重對於活態歷史記憶的感知和體驗,而不局限於單純地觀看展覽,旨在吸引體驗者尤其是年輕人產生深刻的感悟。

紅軍長征路線,從東南至西北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穿行在我國中西部地理階梯地貌中,那裡也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最為多元交融的區域。一望無際的川北草原記錄下“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的艱辛﹔川台錯落、連綿不絕的黃土梁峁和丘陵台地蘊含著“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的豪邁﹔冰封雪蓋的秦晉高原,“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之景仍猶若當年……長征經過的地域是偏遠而艱險的,但景觀也是壯麗和豐富的。正是因為地處偏遠,長征沿線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生態得到了更加完整的保存。於是,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裡,重走一段長征之路,既是體驗一條紅色革命之路,同時也是一條文化自然巡禮與探險之路,與自駕游、戶外運動、徒步越野有著天然的契合。

傳統意義上的“公園”是以休憩娛樂為主的場所﹔而“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則是要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形象塑造、傳統繼承、文化傳播和精神弘揚。以“重走長征路、感悟長征精神”為核心,開展一系列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傳承工作,應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重點。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如何設計“重走”體驗?

目前人們最關注的,仍是怎樣“重走”這條故事性極強的主題線路。

首先,長征歷史步道,將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最重要、最基本的體驗方式和展示手段。通過身體力行的行走過程,人們達到知行合一的體驗收獲。目前,結合史料研究與實地考察,規劃團隊已經完成搜尋梳理現存“紅軍路”和“紅軍村”﹔選擇路線明確、遺存豐富、歷史環境完整、地質條件安全、基礎設施較成熟的紅軍路,經過清理保護,適度改造提升,開辟為長征歷史步道﹔選擇紅色氛圍濃厚、文物和文化資源集中、文旅發展基礎和潛力較大的紅軍村,開辟為長征宿營地,形成“萬裡步道、千村串聯”的基本骨架,將沿線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紀念館展示館、相關自然和文化資源相互連通,將蘊含在其中的長征故事和歷史記憶按照歷史主題相互連接。

基於統一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正在形成全程貫通的線性歷史文化地標。在長征歷史步道上,以“重走長征路”為主題,將有許多展示人與遺產、人與歷史的互動文化活動。這其中不僅包括“紅軍會師節”“烈士祭拜”“歷史展演”等規模較大、在特定紀念日舉辦、具有一定儀式感的活動,也涵蓋“長征故事分享會”“文藝作品朗誦會”“室內外情景劇”“主題攝影和繪畫比賽”等當地群眾參與度高、主辦方多元、生活化和常態化的活動。此外,定向越野、登山、徒步等體育運動和賽事,同樣與“長征中的急行軍”主題相適應,由此構建出開放共享、歷史氛圍濃厚、與公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系列文化活動。

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為例,長征路線周邊分布有4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1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處國家級地質公園和2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傳統村落和名鎮名村達400余處,其中很多資源與長征歷史相關聯。通過“融入主題、納入線路”的方式進行聯合展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又能夠創造全新的文化旅游品牌,擴大市場吸引力和綜合帶動力。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還會成為長征沿線地區的重要文化資源。學校不僅能增加課程內容,還能擴大現場教學和體驗教學課程范圍。以此為基礎,與高校、中小學、民間機構充分合作,研發面向不同需求的研學、教育、培訓課程,出現各式各樣的“長征學院”和“長征課堂”。

(照片除署名外均選自《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文化資源》)

鏈接:

長征文化線路上的歷史步道是如何規劃的?

長征文物分布:沿途原則上必須有長征文物分布,盡量選擇長征文物分布較為集中的區段﹔

故事完整性:每段步道應有明確的主題,起止點的選擇應照顧到所講述長征故事的完整性。線路較長的步道可在統一的主題下拆分為若干階段性故事,便於分期建設﹔

歷史線索清晰程度:盡可能選擇紅軍行軍路線較清晰可尋、歷史証據確鑿的路段﹔

景觀條件及相關資源富集程度:盡可能選擇自然景觀較好、人文資源富集、較能體現長征時期歷史環境的路段﹔

地理條件:所選段落應滿足基本的安全性與可達性,避讓地質災害頻發區﹔

道路連貫性:步道應盡可能保証步行體驗的連貫性,不宜過多被車行道路打斷﹔

步道長度:步道應具備一定長度,以保証步行體驗的時間足夠長。同時考慮到操作的可能性,每段步道長度控制在10-100 千米之間(1 至5 日步行距離),高海拔、山地等行走困難地區可適當縮短﹔

與歷史道路結合:應盡可能與其他歷史道路或文化線路相結合,如茶馬古道、蜀道、川鹽古道、湘桂古道、南粵古驛道等﹔

生態保護:不宜穿越生態易受損害區域,與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摘自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長征標識與展示體系建設指引》第38條)

(責編:常雪梅、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